APP下载

如何打造会说话、能走路的青少年阅读类产品

2020-09-10高娟李利霞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7期
关键词:云教学新冠疫情

高娟 李利霞

摘要: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给高校教学活动带来巨大冲击,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面对疫情,积极采用云教学模式,实现“停课不停学”。经过一学期的云教学实践,学校云教学模式日益成熟,学生和老师都适应了云端教学,并且实现了教学相长,本文对期间云教学模式进行有益总结,以期未来进一步完善云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冠疫情;云教学;总结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已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但阅读仍然是汲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的重要性对于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他们正处于精力旺盛的最佳学习期,如果能够进行有效的阅读,能够从书中汲取知识、经验和思想,必将会提升自己的素养。作为出版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为青少年读者提供高质量的阅读类书籍。在我们操作“作家走进校园”系列图书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去打造会说话、能走路的青少年阅读类产品,以期为青少年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

什么叫会说话?顾名思义,一本书摆在你的面前,拿到你的手里,你是能够感受到它给你传递的信息的。它是大是小,是轻是重,平装还是精装,高大上还是接地气。另外,还有封面上的书名、腰封上的广告语等,这些都在给读者传递着图书的不同信息。看,不止蔡康永有说话之道,一本书也是有说话之道的。所以,会说话,指的是一本书的整体包装好。

能走路,又是什么意思呢?好书,通常自己都有脚。很多时候,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有一些图书,只要给它一些基础的曝光,让一部分读者知道它,它的好品质带来好口碑,而好口碑能带着它走到更远的地方。而网络的发达,让图书的营销推广有了不一样的创新和尝试。所以,能走路,是指图书内容自带传播属性,在合适的传播中介作用下,图书传播变得更广、更快。

青少年阅读类产品,服务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如何打造会说话、能走路的青少年阅读类产品?我们经由作家走进校园系列丛书,来聊一聊,怎么让产品内外兼修。

1.阅读经典——和名作家们来一场美妙的邂逅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不同场合谈到阅读时提出,要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鼓励孩子阅读,因为“读书养性”,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兴趣,是发掘學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能够为终身的发展打底子。

确实,对孩子们来说,在生命的黄金阅读期里多读书,会受益终身。其中经典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经典阅读,中小学生们可以积累起丰富的语言词汇,运用更形象和更儒雅的表达,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培养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可以使中小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同时可以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培养良好品质。

基于此,我们就想为中小学生出版一套符合少年儿童阅读心理的,适合他们的经典阅读套系。

选择什么样的作家呢?我们将视线锁定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名作家。第一辑选定的作家为:赵丽宏、肖复兴、吴然、徐鲁。第二辑的作者为:沈石溪、金波、董宏猷。这些作家都是孩子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作家,这些作家也都有多篇文章收入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在孩子中的认知度相当高。

选题确定后,我们进行市场调研,发现市面上这些名家的作品非常多,大部分是以散文精选、作品选的形式呈现。为了做出差异化的经典阅读,我们在形式上做了变化。

首先,我们梳理了作家入选语文课本的文章,发现这些文章都是依照不同的主题进行编排的。于是,我们想到用课堂的形式,将作家的作品按照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不同的写作主题进行分类。

其次,每一堂课后,让作家自己或评论家进行点评和分析,介绍这一主题的作品创作的背景或写作思路。帮助中小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家,更好地理解作品,同时获得写作的指导,感受到阅读的快乐。阅读提示、读写提示的篇幅长短,我们控制在两码以内,让孩子们在温暖简洁的文字中获得阅读的力量。

这样,一册书在手,学生们既可以从头至尾顺着阅读,也可以选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挑着阅读。

2.文稿打磨与封面设计

2.1丛书名、书名的确定

我们将丛书名定为“作家走进校园”。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作家本人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另一个则是作家的作品走进校园,让学生更方便地读到作家的经典作品。

确定书名时,一类是用作家入选语文课本的经典篇目做书名,这样图书的辨识度会更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学生一听,就知道是肖复兴老师的经典篇目。《为你打开一扇门》《让太阳长上翅膀》分别是赵丽宏和金波的经典名篇。

另一类则根据作家擅长的写作领域来确定。像沈石溪是动物小说大王,大家都知道他的动物小说很有名,所以将书名定为《充满灵性的动物世界》。吴然的儿童散文写得很精彩,书名定为《散文向你微笑》。

这些书名,《为你打开一扇门》《我们美丽的母语》《一棵树也是风景》,契合了青春季阅读“励志、成长、向上”的主题,也暗合了“和现实拉开一点距离,对未来充满一点想象”的美好阅读状态的需求。

2.2编排形式的确定

根据作家自身写作的特点,每一本在具体编排上各有侧重和不同点,这些课被分为阅读课、写作课、文学课、语文课。像肖复兴,指导孩子写作的能力被大家认可,所以将其编排为12堂写作课,每堂课后都有具体的写作提示。金波的文章多是诗歌和童话,按不同主题,分为24堂阅读课。我们邀请紫雨老师赏析,紫雨老师是一线语文老师,了解语文课外阅读的要求,同时更了解孩子们的需求,用孩子们可以接受的语言来解读金波的文章。

2.3形式上的创新

由于作家的经典篇目很多,考虑到孩子的阅读量和接受程度,我们在图书形式上做了创新。将未能收入的经典篇目,独立编排进《朗读手册》,随书附赠。通过这种形式,能让孩子们读到更多的经典作品。

2.4封面设计

图书封面是带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好的封面会让人对书爱不释手。这套丛书的读者对象是中小学生,因此在封面设计上,要体现出清新、温暖的主色调,我们和这套书的美编,多次沟通,反复修改,先确定嫩绿、鹅黄、橘红这样暖色调的色系。不同的色彩能引起人的不同的生理反应,不同波长色彩的光波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通过视觉神经传入大脑后,经过思维,与以往的记忆及经验产生联想,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暖色让人容易联想到太阳,火焰等物象,让人感觉到温暖、热烈,学生类图书用上暖色调,会给读者以可爱、温馨的感觉。我们还邀请了画手为图书画插图,就是为了凸显这套书的风格,和市面上其他同类的书做出区别。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这样一套色彩比较温暖、形式比较活潑的封面设计,呈现出一股蓬勃的青春气息。

3.营销宣传中的创新

3.1根据市场细分,有针对性地选择媒体

这套书的读者定位非常明确,中小学生,所以,我们将媒体锁定为中小学生阅读的省级重点刊物上,如《中学生天地》《小学生天地》《中国少年报》等,通过各种方式,在这些刊物上对套书进行了推荐。

3.2邀请作家进校园,和学生面对面交流

因为这套书的系列书名叫“作家走进校园”,我们积极促进“作家走进校园”这样一个活动。我们积极和作家联系,做了很多工作,确定肖复兴老师

我们邀请了作家肖复兴老师,走进武汉、宜昌的校园,以“体温文字的温度,感受阅读的快乐”为主题进行演讲。每一场讲座,肖复兴老师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开脑洞”,截取不同的场景,让学生们设想如果是自己该怎么写,并做现场口头练习,演讲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写作训练课。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让孩子们收获满满。

每一场讲座,都看得出来,孩子们对作家肖复兴很喜欢,也对“作家能够走进他们的校园”更渴望。

3.3寒暑假期间,卖场营销跟进

每年的寒暑假,是图书销售的黄金期。针对假期,我们在全国各大书城举行了丰富的买赠促销活动,赠品的选择我们破费心思,都是围绕学生实用、喜欢的物品进行选择,比如寒假,我们挑选的是可爱萌系的保温杯;暑假,我们挑选的是清凉小风扇,男生款、女生款都有。通过码堆、赠送小礼品等促销形式,带动了图书的销量。

3.4探索微课堂在线推广形式

和传统的销售模式相比,新兴的大V店等微店,充分利用视频、音频的优势带动了图书的销量。考虑到作家的档期、身体、年龄等现实因素,我们正在探索一种新的“作家走进校园”形式。我们正在邀请这些名作家,录制讲课视频。孩子们只要点击视频,就能如在讲座现场一样,感受到名作家的风采,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4.面对市场同类竞争,做好产品的迭代升级

市面上给青少年阅读的名家作品非常多,我们在这一细分门类起步晚,积累少,经过这套书的尝试,我们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慢慢做出了我们自己的特色。经过市场检验,这套丛书也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认可。正如名作家肖复兴所说:“作家走进校园系列犹如一座桥,让作家和同学之间,彼此有一次邂逅,有一个选择,有一种碰撞,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

今后,我们会继续围绕青春季节的阅读,做好产品的迭代升级,更多地去了解孩子们的需求,不仅仅在内容上,也需要在形式上做不断地尝试和创新,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做出不同的版本,为孩子们出版更多贴近他们心灵的好作品,多出会说话、能走路的经典作品,引导他们在人生最好的阶段多读经典,让他们获取一点感悟和力量,听到一点发自内心真诚的声音,发现一点青春成长的轨迹!

猜你喜欢

云教学新冠疫情
关于新冠疫情社区防控管理的几点建议
新冠疫情下若干劳动合同问题研究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
新冠疫情对县域脱贫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议
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教学新模式
高中数学云教学实践与研究
区域云教学平台支持下的小学语文互动教学策略研究
积分制与云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