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赋能

2020-09-10董忠梅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7期
关键词:转型数字化创新

董忠梅

摘要: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我们看到了数字经济的强大优势,是“数字”将防治疫情、恢复生产、刺激投资和拉动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对打通国内大循环亦有重要意义。在此大背景下,中国西电集团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夯实智能制造基础设施,优化智能制造发展布局,推动智能化进程;依托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改变运营模式,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推进智慧综合能源服务系统建设,为智能电网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创新;数字化;转型

1.引言

工业4.0时代的显著特点是:个性化定制、智能化制造、生产性服务与消费性服务相融合。中国西电集团努力把握“数字化”机遇,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实现又一次转型升级。

2.创新驱动西电集团领跑电力装备行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西电集团积极践行《中国制造2025》,形成高效、精益、柔性化的生产模式,总结提炼了行业智能制造相关标准,形成了面向行业的共性解决方案,为电力装备行业在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产业应用方面探索了可供借鉴的实现路径,对整个电力装备制造行业具有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集团公司依托承接实施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项目,着力推进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和智慧服务为核心的数字化、智能化工程建设。“十三五”期间,先后承接和建设了多项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和新模式项目,通过建设“高压开关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项目、“超(特)高压变压器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项目(2019年被国资委列为首批十大央企智能制造现场模型)、“中低压输配电装备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中低压输配电装备智能化工厂标准化试验验证”项目、“开关设备数字化车间标准及实验验证”项目、“特高压断路器大功率液压弹簧操动机构”工业强基项目等,在智能制造车间/数字化工厂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这些项目建设,中国西电集团突破了许多技术难题,尤其是在特高压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等相关技术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个别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为电力装备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贡献西电智慧和力量。

3.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变革与高质量发展

3.1数字化转型推进传统制造业研发模式变革

以PLM为基础搭建协同产品研发和三维工艺设计的集成平台,实现研发项目从立项到验收的全生命周期研发过程管理;通过精益产线设计和虚拟生产仿真平台建设,可视化模拟监测实际车间生产运行状态;把产品研发设计智能化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切入点,西开电气在我国第一条750kV超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交流1100kV特高压产品研发设计中,全面应用了三维设计、三维工艺、仿真分析、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智能化设计工具。

3.2数字化转型推进产品制造与质量变革

数字化工厂是打通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工厂形态,实现“瓦特与比特”的深度融合。通过机器换人,把人从传统的工序中剥离出来,由传统的“人指挥机器”转变为“人根据信息指令完成生产工序的调度”,解决工业化进程中人类脑力劳动自动化效率低的难题;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确保生产线正确运行和生产质量稳定。西电宝鸡电气建设数字化智能柔性生产线,发挥自动化设备加工优势,提升企业制造水平;西电操动机构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建设全面质量管理系统,积极推广数字化在线检测技术应用,实现了检测信息集成与共享,2015年至2020年,企业一次交检合格率持续提升,质量损失降低40%。

3.3数字化转型推进营销与用户服务体系变革

数字化营销网络,提升企业客户服务质量。建设敏捷响应的用户服务体系,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用户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实时采集、产品远程运维、故障在线诊断等服务增值体系,实现从订单到交付全流程按需、精准服务;宝光集团利用“物联网+”建立数字化远程监控平台,结合线上+线下服务,实现配电系统“无人值班,有人值守”的电力运维新模式,达到“集中监控、事故预防、应急保电、快速抢修、经济运行”的配电系统深度管理要求,推动企业与客户交易从一次性向长期合作共赢转变,从制造环节向服务环节转变;分析国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需求和标准,设计公司工业互联网体系,实现智能电网互联互通,西电西变2019年被国家电网公司选为“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第一批试点接入企业,先后参与变压器、电抗器行业平台接入标准制定,完成通用数据、生产工艺数据、开发系统、试验设备对接等工作,强化了企业数字化制造与远程运维实力。

3.4数字化转型推进供应链产业链变革

数字化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改造价值链,并为增值和更广泛领域的结构变革开辟新的渠道。通过打造数字供应链,实现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构建线上线下、研产供销全流程、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提高数字化能力。中国西电集团建立电子采购平台(二期),实现供应商订单、合同、质量保证等全流程过程,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数据贯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产业链资源优化配置和动态协调水平,提升整体管理效率。

集团通过补齐产业链短板,加强对产业链核心环节的控制力,提高产业链数字化程度,扭住国内大循环战略基点,不断提升企业供给体系与国内市场需求的相互适配性。我们依靠市场需求牵引供给,并用创新驱动改革,不断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带动新的市场需求,从而使供给与需求在更高层次达到动态平衡。

3.5数字化转型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数字化向“微笑曲线”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尤其是向系统集成、综合能源服务等环节延伸,拓展企业服务链空间,提高制造服务增值能力,逐步建成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数字化推动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创新服务化模式,在个性化定制、系统集成服务,提供解决方案等方面培育新业态、新模式。通过区块链技术推动多能互补应用,不同能源系统通过动态共享数据,优化自身系统,宝光集团建成了国家“多能互补微网系统解决方案及示范工程应用项目”,系统融合分布式光伏、太阳能光热、风力发电、储能(热)、蓄电池储电、风力发电、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智能充电桩等多种能源供需、传输形式,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实现多能互补和多重经济效益。

3.6数字化转型推进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创新

通过安全生产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中国西电集团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创新。实现安全生产业务可视化管理,有效降低集团事故发生概率,通过规范流程、智能提醒,自动纠错避免人为管理失误;实时掌握各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现状,通过系统分析,提供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的故障,发出预警信息;实时掌握各单位安全风险点分别、管控信息与更新状态,为集团监管、企业隐患排查提供依据;实时监测企业重大(重要)危险源现场状态与管控信息,通过系统预测分析,发现管理漏洞,发出预警信息,为集团和企业预防事故发生提供依据。

4.数字化转型的发展与展望

未来的竞争是创新能力和水平的竞争,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中国西电集团将立足企业发展实际,通过“数字西电”以及“十四五”信息化建设规划,引领西电从装备制造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通过打通信息“孤岛”,统一基础数据标准,实现企业内部业务数据互联互通;通过业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推进信息系统专业化、平台化和规模化;通过充分发挥数据驱动引领作用,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产业转型注入新动力,促进数字化管理变革与转型,提升运营质量与效率;通过加快培育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数字化人才队伍,适应新发展需求,提高智能制造水平;通过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防护体系建设,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和企业网络安全防护水平。集团不断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力度,提高创新能力,积极参与产业链重构和协同发展,与其他的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创新、共同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成为“世界一流智慧电气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的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转型数字化创新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