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构建主义发展观谈情境式体育教学

2020-09-10王佳雨郑天宇

客联 2020年7期
关键词:构建主义体育教学

王佳雨 郑天宇

【摘 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心理学相关内容的运用越来越多,体育课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身体运动技能,更注重的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构建主义理论认为情境的创设能更好的使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在体育课程中加以运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激发体育运动兴趣,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构建主义;情境式;体育教学

一、相关概念

(一)构建主义发展观

构建主义发展观是认知发展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创立。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双重过程,一方面以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知识进行选择加工,建构自己的理解过程,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原有观念发生转变和结构重组过程。人们对于知识的掌握处于发展之中,并且在不同的情境中,都要被重新建构、学习与适应,因此教师应帮助与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中加工转化为新知识经验。

(二)情境式体育教学

情境式体育教学是指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结合体育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育课堂上主动获得体育知识,增强体质。情境教学理论认为,学习与实践是不可分割的,其意义也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特别是体育这一学科并不是知识点或动作的完全叠加堆砌,而是一种动态的建构过程,通过老师所营造的特定情境,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在学习与运用过程中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加工改造与调整适应。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情境式体育教学设计

体育运动技能作为体育教学内容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发展完善并具有一定客观规律的。但这些规律大多已经约定俗成,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经验构建出新的动作结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主动建构知识技能,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因此我们可以结合体育运动的特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动作技能的需要,因材施教,创设有利于学生交流与合作的体育教学情境。

(一)情境体育游戏

情境体育游戏是指学生在有情境的环境创设下开展的体育运动,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故事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受运动的快乐并且激发运动兴趣,将体育融入到生活情景中使学生能够更生动直观的获得生活体验。例如在平衡性练习中,创设出森林王国的情境,每个人都变成了一只想要通过独木桥过河的小松鼠,所以过独木桥时需要控制身体平衡、集中注意力防止落水才能抵达终点。通过营造童话氛围,使枯燥的平衡性练习富有了趣味性,在激发学生参与度的同时,也能提升更好的锻炼其的平衡以及协调能力。

(二)情境生活再现

所谓情境生活再现就是把学生带进生活,带入社会,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中选取某一典型片段场景,教师通过语言的描绘,创设情境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例如,在学习技巧滚翻动作时,通过跑动中突然绊倒、从高处或骑自行车前摔等场景再现,让学生结合实践进行模拟、思考、实践,并通过自身体验,最终掌握团身滚动和鱼跃技术动作。更好的将已构建的日常生活知识与体育运动技能相结合,也使学生在日常能灵活的运用体育运动技能锻炼与保护自我。

(三)情境角色体验

情境教学中的角色表演包括进入角色与扮演角色这两种。比如体验学生喜欢的某个英雄人物或工作时,学生在情景中分别扮演“消防员、救生员或伤员”等角色。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对情景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自然也就加深内心体验。又或者在进行篮球、足球小竞赛等体育活动中,对学生来说,少了距离感多了参与感,亲身体验运动的成功与失败,不仅提高积极性,更教会学生如何在遵守体育竞技规则的情况下突破自我进行公平竞争求胜,体会到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体育精神,以及面对失败与困难应如何调整心情积极接受,让学生在不同角色中得到体验的同时获得挫折教育。

(四)情境想象创新

想象力是创新的基础。在创设想象情境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活跃其思维,鼓励与启发学生,例如:在学习动作技能时,将生活中出现的“踩石头”“独木桥”“摘桃子”等动作运用到练习中;或者将各种动物的模仿动作如“小鸟飞”“兔子跳”“老虎爬”等融入到动作过程中;还有健美操步伐学习时,将“进退步、横移步、小跑步”分别想象成“猫步、螃蟹走、小马跑”等动作,非常直观形象便于理解与记忆。

三、总结与建议

(一)总结

在查阅文献过程中发现基于构建主义的情境教学方式应用十分广泛,但针对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甚少。笔者认为情境式体育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其理论更多是儿童心理研究的基础上,所以对初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局限性,更適合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让小学生直观感受体育课程的乐趣,增强体育学习积极性。初中高年级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如在准备活动以及游戏环节中加以创设,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同时更加活跃气氛课堂不再单一枯燥。

(二)建议

通过情境的构建使学生将已有知识经验迁移到体育运动中,使体育教学不再是过去死板单调的为了掌握技能而掌握技能,而是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知识、理解体育精神、掌握运动技能,并重新构建到生活当中,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因此这更体现出情境式教学作为教学手段的一种,有利有弊,在体育教学中不可盲目运用。要求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根据教学目标合理构建环境,加强体育教师自身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玲.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58.

[2]吉灿忠.论从建构主义理论到现代体育教学改革[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01):82-83.

[3]包芳芳.依托情景教学,把握体育本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0):204.

[4]张培松,钟璞.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情景构建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4):125+105.

[5]齐士伟.浅析情景教学方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93-94.

[6]张亚娟.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综述[J].教育现代化,2018,5(12):171-172.

[7]杨艳丽.情景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2012(Z1):138-140.

猜你喜欢

构建主义体育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转变
基于构建主义的数学实验课程三级教学平台的构建
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软件教学中的应用尝试
基于Moodle教学在线的大学数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