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探究
2020-09-10庄晓珊
庄晓珊
摘 要:传统的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单一,很难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一致性,注重过程性评价且评价要多元化和全面化.有效的评价,其功能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果,更可以提升学生的未来发展能力,真正实现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知识面广且难度深,高考更是侧重对学生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全面展现了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传统的教学模式,评价学生主要是凭借纸笔测试,显得单一,而且纸笔测试很难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的要求都在提高,不但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更要注重评价的多元化与全面化,评价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评价不仅是要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更要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并最终实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一、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
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展开“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模式,教师须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高度重视.在课堂中正确引导学生,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并做出正确的教学评价.
例如,在苏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4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的教学中,在有关配合物的形成教学这一知识点的授课时,向CuSO4溶液中加入稀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先生成蓝色沉淀,继续滴加稀氨水至过量,又观察到沉淀消失,生成深蓝色溶液.教师可提出问题:深蓝色溶液是生成了什么微粒?是由溶液中的哪些粒子参成生成了新微粒?跟学生一起提出猜想:原溶液原来存在Cu2+和SO2-4:①深蓝色溶液是Cu2+与氨水生成的新微粒;②深蓝色溶液是SO2-4与氨水生成的新微粒.可让学生根据猜想,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实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结论.在这个过程中的教学,应不断的引导并评价学生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并最终形成可行性方案:①往深蓝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得出在原来溶液中已基本不存在游离的Cu2+,Cu2+确实参与了新微粒的生成;②往深蓝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SO2-4一直存在于溶液中,没有参与新微粒的生成.正确的方案形成后,让学生分组动手做实验,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验表现,学生相据自已所完成实验的实验现象,最终得出深蓝色溶液是Cu2+与NH3生成的[Cu(NH3)4]2+这一正确结论.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学与评价有机结合,猜想有理有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的思考并设计相应的方案,教师再不断的评价与指导,评价在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能力的提升、思维的深度训练中、实验环节的操作中起到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评价是多方面的,评价不单单是对结果进行评价,更多的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另外,有一点也要重视,教与学过程中的学生表现有些是教师预设性,而更多的是课堂现场生成性的,对是课堂生成性的问题,教师不可视而不见,而是要更加充分重视,及时发现并有效评价.
二、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要推行“教、学、评一致性”,且真正起到好的效果,评价不应只是纸笔测试,而应该是多元化的.改变传统教学评价模式,使评价更多元化且朝着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向发展,以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应从教学中的多个维度去渗透.
第一,评价可分为课前评价、课中评价和课后评价.
课前评价内容包括课前学生对资源包的利用、预习效果、课前准备、问题提出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可采用課前约谈学生,课前小测等方式展开;课中评价,包括学生在课堂中的问题反馈、实验设计表现、实验操作表现、课堂专注力、思维活跃程度等方面去进行评价,课中环节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及时评价,特别是非预设性的学生问题,更要及时评价;课后评价,包括学生的作业,学生课后提出的不理解的问题,还有纸笔测试以及其它相关的终结性评价等等.
第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方式不单单是一张小测或是一张试卷,对于学生的现场表现及时评价,不止是用口头语言,有时可充分利用教师的肢体语言,对学生的一个肯定的眼神或是鼓励式的微笑,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往更深的维度去进行思考.此外,教师批改作业时,也不单单写对与错或是给一个成绩,可以学习语文教师批改作文那样,在作业后面给出一些中肯的评价语言,使学生及时了解自身问题,不断改正不足,时刻保持对化学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并不断取得进步.
第三,评价不单单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相信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多元化教学评价改变传统评价的单一性和片面性,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等方面实现多元化,使评价更好的融入到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
三、强调“评价”与“教、学”的高度融合
传统教学的授课学习,评价与教学经常是分离的,或是评价与教学经常是不相匹配的,评价经常变成教师教学结束的一个总结,甚至有时因为时间跨度太长,终结测试与教与学的内容都不一致,并未起到评价的真正作用.强调“评价”与“教、学”的一致性且高度融合,评价也不是为了做做样子,评价的内容不能与教与学脱节,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要与教学高度融合,有效的评价才是最终目的.要把“评价”当成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强调与教学要求、能力要求一致,并像教学目标一样的预设和完成.
相信“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的合理实施与推广,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张菊荣.“教-学-评一致性”:从方案设计到教学实施[J].江苏教育,2017(04):81-82.
[3]王云生.“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与实施的探索[J].化学教育,2019(05):52-53.
[责任编辑:季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