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2020-09-10杨国英

高考·中 2020年7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有效学习研究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有效学习越来越重要。本文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以长山峪中学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为载体,从增加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积极性等方面开展了农村中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形成多个策略,旨在为推动农村中学生有效学习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有效学习;策略;研究

有效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如何转变教师的学生观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是农村中学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有效学习的相关概念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1]。“有效学习”是为了提高老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长山峪中学开展的农村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有效学习的研究,将“有效学习”归纳为符合现代教育、教学原理,能实现学校教学效益最大化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教育方法。

二、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长山峪中学从学生积极性与课堂教学互相作用促进教学相长、学生积极性在不同年级变化的大小与教师的风格关系、“三位一体”教研促进教学有效性三个方面对老师、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行动研究和个案分析。

(一)生本教育重视不够

大多数农村中学教学成绩主要来自教师督导下学生被动拼时间、拼体力,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因此农村中学必须结合校情、教情和学情,从生本教育入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走主动揭示问题、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归纳学法和评价效果的有效学习之路。

(二)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

教师是否以学生有效学习为中心组织教学,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2]。现实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普遍存在着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的问题,能否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积极自主学习意识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需要持续研究的。

三、促进有效学习的措施与成效

长山峪镇中学及时调整策略制订《关于解决制约和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的实施方案》,针对性开展三个工程、专题活动、包班组制度等方法措施,确保有效学习的开展。

(一)氛围营造工程

长山峪中学将学校氛围作为学校软件建设的重要方面,围绕励志与成才主题,充分利用班会、校办刊物等对学生开展正面榜样教育等有效学习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二)习惯培养工程

学生自身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增強学习效果[3]。学校成立健康发展和有效学习习惯养成领导小组,制订《学生学习惯养成实施方案》、《文明礼仪习惯方案》等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工作计划,落实《作业规范细则》开展作业习惯养成活动,从根本解决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

(三)小老师活动工程

小老师辅助教学可以更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协助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4]。班主任与科任教师根据学情制定小老师活动方案,分成“纯帮”组和偏科与优势不同的“互补”组。为增加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开展小老师教育培训会、优秀组经验交流会等学习借鉴活动,形成责任共担的有效学习环境。

(四)不同层面“微专题”活动

“微专题”通常是指围绕复习的重点和关键点设计的具有紧密相关性的专项研究,或结合学生的疑点和易错点整合的、能够在短时间内专门解决的问题集[5]。学生层面开展“我的学习好习惯有奖征文”等活动,推广好的学习方法,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层面对新上岗教师开展了“周反思交流活动”,对在岗教师开展了“教学设计与说课竞赛”有效教学比武活动,对顶岗实习大学生和新分配的特岗教师开展的“师带徒徒拜师”青蓝工程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达到“一年熟悉,二年成型,三年成熟,五年成名”的目标。学校层面开展家校共育教育活动,通过举行特色家长会等双向活动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扎实开展有效学习。

(五)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应把课堂教学当作重中之重[6]。长山峪中学结合教师经验及具体学情,以导学案为载体组织了预习习惯的养成、作业书写与矫正对有效学习的影响等小主题探究活动。先后实践了“预习-展示-反馈”英语课堂模式、“自主性互动式”数学课堂模式、“循环自主式”综文课堂模式、“共案四段子注式”语文课堂模式等创新教学模式。总结形成了“151”特色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前预习,课上五环节,课后训练的模式。

(六)包班组制度

“班组制”是以班为单位,同一个班级内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通过合作促进学生的发展[7]。学校班子领导实行包班、包生和每日下班级制度,通过实行以班带校的管理新机制,直观了解学生、教师、班级情况。并结合班子成员的反思日志调整措施,以推动农村中学生有效学习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结语

长山峪中学开展的有效学习倡导“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通过转变学校管理理念和教师教育理念,形成一个老师用心传道受业解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学习,校内外联合的良性学习循环,为持续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供了保障。下一步将加大研修力度,将小老师等有效学习方法固化,持续探索推进有效学习创新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2]明庆华,谷木荣.有效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J].中国教育学刊,2015(05):32-36.

[3]赵丽梅,陈守品.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58-15.

[4]章鸿.职业教育中“小老师”的培养与使用[J].当代职业教育,2011(12):64-67.

[5]曾荣.“微专题”复习: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方式[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6(04):28-34.

[6]王研.“小老师”教学活动反思与价值总结[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9):27-29.

[7]郝德贤.基于学校管理视角的中小学教师有效合作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02):96-98.

作者简介:杨国英(1971.6-),男,满族,河北省滦平县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县域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构、课堂教学改革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向的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生有效学习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纠正
浅谈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有效学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