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辅导员工作的四个原则

2020-09-10朱以龙王燕萍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想服务

朱以龙 王燕萍

摘 要: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在工作中坚持以下四个原则,将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即:坚持辅导员是“管理”,更是“辅导”和“服务”的原则;坚持学生工作有“新”,更有“心”原则;坚持思想工作抓常规,更抓重点原则;坚持工作过程有“圆”,更有“方”原则。

关键词:辅导员;“管理”和“服务”;“新”和“心”;“圆”和“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8-0-02

辅导员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党团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基层人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更是学生、学院、学校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其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一切工作的核心也是学生,因此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和学生行为管理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辅导员在工作时坚持以下四个原则,将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

一、辅导员是“管理”,更是“辅导”和“服务”

“辅导员”这三个字既表明学工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历史使命是管理学生,又说明这项工作的本质是“辅导”和“服务”。“辅导”即辅助、引导,辅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成才。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调整工作出发点,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坚持在管理工作中做好服务工作,在服务过程中做好管理工作。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大高校坚守疫情防控战线,组织学生开展每日健康打卡。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自开展学生健康打卡工作以来,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从打卡系统程序的及时开发到学生打卡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非常高效迅速。通过系统自动定位确保打卡数据的真实性,又通过从辅导员到学生干部的分工动员,做到了全校学生每日打卡百分之百的覆盖率。

在这项工作开展之初就有学生甚至老师提出过质疑,有学生思想上出现过“松动”,表示“‘打卡’毫无意义,浪费时间,完全是形式主义”,甚至断章取义搬出教育部关于网络教学“禁止强制学生‘打卡’”等文件来抵制“健康打卡”。如果健康打卡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那势必就会流于形式。如果把这项工作定位为确保学生健康的服务项目,那么健康打卡的出发点就是人文关怀,落脚点也自然还会回归到学生管理。

作为一名辅导员,只有本着服务的初衷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实施“温度”管理,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健康打卡”。“打卡”不是目的,关心才是本意。用打卡的形式关心每一位同学。实行“健康打卡”是為了实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采集数据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特别是为学生在假期开展“停课不停学”、开学预案等制定更为科学可靠的依据。通过健康打卡问题结合疫情期间的正能量话题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规矩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以服务作为出发点,实现管理的最终目的。

学生工作中,管理更多凸显的是“严父”性格,而服务更多表达的是“慈母”特征。一方面,管理和服务性质不同,职能也不同,处理好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关系,是做好学生工作的根本所在。另一方面,在学生工作中,管理与服务互为前提,离开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所有的管理手段都是以服务目的作为前提,若没有服务目标牵引,管理的方法与手段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管理与服务的区分又具有相对性。很多时候究竟是管理还是服务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所以在学生工作中,辅导员经常需要在管理者和服务者两种身份中进行转变,甚至在同一件事情中,需要同时承担管理与服务的双重职责。

如果辅导员只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管理者,日常工作中就会出现只要不出事,工作就没事的现象,在开展工作时,常会谨小慎微,畏首畏尾。如果辅导员把学生工作定位在为学生“服务”,那其就是大学生学业上的引导者,生活中的体贴人,心理上的疏导者和就业中的指导者。其是在工作中主动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而不是在工作中让学生被动接受管理。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新生入校后,就要求辅导员为班级新生每人准备一个专属成长档案袋,把学生大学期间的基本情况进行阶段性材料汇总和数据分析,再根据材料,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要鼓励其多与其他同学交流,提醒班委多与其沟通,多带他们参加校园活动。性格开朗的同学多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引导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朋友圈子,家庭条件困难的同学引导他们可以正确应对。在多方位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掌握学生思想动向,形成管理“晴雨表”,主动出击让工作中的潜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而不是等问题发生了才去以管理者的身份执行管理。

二、学生工作有“新”,更有“心”

现在大学生的思想在许多新事物、新观念、新领域的冲击下,正在不断发生复杂多样的变化,辅导员的工作随之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形势、新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工作也要“新”,有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尝试探索社区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自主管理,重视学生社团、学生公富、网络虚拟群体等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组织的管理,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成立了各学院的宿舍管理委员会,由各个楼层、宿舍推选学生干部和相关成员轮流担任相应职务,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校的宿舍系列活动,有效地组织开展了以宿舍为单位的教育管理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宿舍活动,加大学生之间交流与沟通的频率。同时宿舍管理委员会身兼学生宿舍管理、学生基本动向反馈、宿舍矛盾调节等工作,充分发挥“学生更了解学生”的优势实行学生自治,营造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当然,学工人员一切的管理和服务都要以“心”为基础,“心”就是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公心、虚心和自省心。

(一)爱心和责任心

辅导员的工作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日常工作的各种琐碎最能磨掉自我意志,蚕食掉工作的责任心。所以爱心和责任心是对辅导员工作最大的考量,也是辅导员工作的最基本出发点。

大一的学生,大多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来到陌生环境中,自然会产生各种不适应。具体表现为:不合群,想家,自我学习规划的迷茫,严重可发展为情绪上的抑郁。辅导员可以在生活上尽量给予关爱,多关注他们情感和心理的变化,给予适应性的指导和关怀。

大二的学生已逐渐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此时可以多关注专业领域的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和专业学习,关心他们复杂的情感动荡。

大三、大四的学生,面临更多的是学业与就业的压力,以及外部社会带来的各种挑战和陌生感,可以对他们就业情况给予密切关注,必要时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未来的工作或是继续深造。给与学生正确的指导,热情的关爱,或是经验的交流。

作为高校辅导员,只有对工作、对学生怀着一颗爱心,一颗热心,才能真正取信于学生,才能让学生接受辅导员的关爱,建立起一种彼此的信赖。

(二)耐心和细心

身为一名辅导员,每天要和不同的学生打交道, 而在不同时期,又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和问题,这就要辅导员有绝对的耐心和足够的细心。处处留心,处处细心是辅导员的基本工作要求。

(三)公心

公心即公正之心,在工作中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方面如评奖评优、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组织发展等方面做到公平公正。

(四)虚心和自省心

虚心就是常怀学习之心,向内向外多方位学习。自省心要求辅导员常能反省自己,做好工作。只有自身“内功”强大,才能产生一种强大的“气场”,也只有不断总结反省,才能稳步前进。

三、思想工作抓常规,更抓重点

辅导员常规工作都是日常事务性工作,虽然繁琐,但上手不难。但如果善于抓好重点,将会更促进常规工作的开展。新生入学、学生干部、学生活动、毕业生就业、学生安全教育、寝室文化建設、学风建设都是常规工作中的重点工作。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历来重视学生在新生军训期间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军事化管理与入学常规教育的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工作。然后把班级制度建设和班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大一新生班级建设的突破口为班级的后续管理和辅导员工作的有效开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四、工作过程有“圆”,更有“方”

辅导员和学生打交道,人情味儿肯定是有的。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能处理好“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情感”,在工作中坚持有“圆”,更有“方”的原则。“圆”即有温情、有人情,“方”则要有制度、讲规则,必要的时候甚至有惩戒,即做到和学生亦师亦友,对于有些认为辅导员是“亦敌亦友”的学生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相处之道。

(一)画好“方”,再画“圆”

在一开始就和学生定好规则,划好界线,明确告诉学生辅导员和他们的相处是基于规则的,任何规则以外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违反了校纪校规,不论平时师生情多好,辅导员都会一视同仁,该取消评优评先就会取消,该处分就处分。一开始就画好“方”,将师生之间可能会出现的“人情”关系斩断,再让师生情回归到教育引导、关怀的“圆”的情感范畴。

(二)做一个“圆”的辅导员

大学生是一群道德、情感、个性、行为凹凸不平的群体,他们思想更为成熟,团体意识突出,感情相对又比较敏感。如果工作过程中对一个学生“宽容”,他们会默认这个规则外的行为也是可以获得“赦免”的,所以辅导员要打破常态,撕掉标签,做一个“圆滑”的辅导员,做到基于“方”,终于“圆”。

(三)把握“师生情”的尺度

掌握学生信息但不过分介入学生的私人生活,关心学生但不干预学生的日常生活,处理好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师生情”,把握好尺度。懂“情”却不唯“情”,做到明月照方窗,有圆有方。

总之,坚守学生工作四个方面的工作原则,辅导员才能立足职业本位,更好地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白显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需把握的几重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7(4):17.

[2]黄绍华,汪越.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的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8(3):43-47.

[3]严运楼.10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成效与再建设思考——纪念《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颁发10周年[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6):5-9.

(责任编辑:林丽华)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想服务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有为”也应“有位”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