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2020-09-10张凌雁
张凌雁
心理学家荣格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从心理动力学角度说,大部分人童年和父母互动的经历就是他日后为人处世、行为习惯的蓝本。所以,如果我们在孩子的童年没有好好的陪伴,就不要指望学校老师让他立马脱胎换骨,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德育基础上的。”
我任教在一所外来务工子女比较多的农村中学,每年教毕业班总会遇到几个让人惋惜的孩子。这些孩子常常在基础年级成绩还不错问题也不是很明显,但到了九年级突然厌学情绪明显,甚至离家出走。老师和家长的软硬兼施,对于他们都是徒劳,当我们追根溯源,恍然发现这些不同问题的孩子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父母忙于工作。
1 父母教育孩子的有效期是短暫的
作家龙应台说:“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十年前来得有效。”
曾经班里一个前十名的孩子,迷恋电脑游戏拒绝来学校上课,被家长逼急了就离家出走彻夜不归。她的母亲给我们每一位任课老师打电话哭诉她的难过无奈,说孩子的爸爸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们完全没有办法了,希望老师能把孩子劝回学校……当家长终于把孩子带到学校时,孩子开始是拒绝沟通的,老师苦口婆心的说了很久,他才不耐烦地朝着父母吼道:“你们小时候不管我,现在也别管!”这个孩子的心理不难揣摩,当他童年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父母总是忙于工作,当他自顾自的长大了,却感觉父母开始指手画脚他的成长,而对于一个青春期面临升学压力的孩子,简单粗暴的家长作风式教育得到的只能是怨怼和反抗。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0—12岁是父母陪伴教育孩子的“黄金有效期”,这个时期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是可以信赖可以托付一切的神,我们只有在此时尽量多的存储爱和陪伴,等到了叛逆期我们管教消耗孩子对自己的爱时,才不至于透支。
2 对于孩子高质量的“伴”比简单的“陪”更重要
父母与子女的感情需要时间来建立,需要陪伴来维持,更需要透过生活的细节来润泽。比如从小陪伴孩子用餐,读书,旅游,参加实践活动……和谐的亲子关系既需要我们陪伴孩子交流,探讨,观察体验生活,又需要陪伴孩子感受经历情感,引起共情。经过调查了解,我发现九年级厌学情绪明显的孩子,多是父母从小缺少关心和重视,这导致他们的安全感与归属感不强,更不要说责任感和使命感了。孩子缺少前进的内驱力,学习压力一大自然厌学情绪明显。
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这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一方面陪伴不是简单的“陪”,更多的是高质量的“伴”,成为孩子的伙伴。另一方面为人父母我们需要工作来维持一个家庭,如何在平衡工作的基础上陪伴孩子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他有一个忙于工作的妈妈和异地当兵的爸爸,两岁时还只会说爸爸妈妈,三个字都拒绝表达,我一度焦虑无措地想带他去做智力检查……同事告诉我读绘本故事对孩子语言发展很有帮助,于是我改掉了每天下班都边带孩子边玩手机的习惯,不管多忙都坚持给他读书,仅仅坚持了一个多月我就看到了孩子可喜的进步,有一天晚上儿子突然打开自己喜欢的绘本给我念了一句话“有一天,爸爸说我们家要盖新房子了。”我当时真的是喜极而泣了,作为一个母亲我开始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我想对于孩子而言,妈妈简单的“陪”和妈妈成为“伴”他成长的朋友是不一样的。
无独有偶,我的邻居是一个很有名的小学老师,她的两个孩子一个在上海财经大学做老师,一个在北京世界五百强做主管。当小时候我们各种沉迷电视电脑的时候,她已经天南海北的带孩子到处旅行学习网络编程了……有人说,孩子是一汪碧水,倒映着家庭的模样,孩子的问题都是成长的问题,作为父母我们不妨这样陪伴孩子:当孩子欢欣鼓舞的时候,分享他的喜悦;当孩子踌躇不前的时候,给他一个鼓励的拥抱;当孩子迷茫无措的时候,和他一起确定前进的方向;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陪他一起查错补漏……让我们的孩子知道,无论何时父母都是他坚强的后盾,他可以风雨兼程的追寻自己的远方。
3 陪伴孩子共同成长,做高层次的父母
人民日报《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中提出的家长层次论有五层,最底层是舍得给孩子花钱,我想大部分忙于工作的父母都能做到,但这对孩子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通常而言,能做到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的父母,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为什么我们花费了时间耗费了精力孩子还是没有进步呢?我想我们还需要努力去做更高层次的家长:开始思考孩子教育的目标问题,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完善自己。而我们的最理想层次就是父母尽自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作为父母的我们,躬身自省,我们是否是一个成长型的家长,是否能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故事有太多太多,有艰辛有快乐,但更多是幸福。孩子的成长没有彩排,父母错过了就是错过了,疏离的亲子关系只能破冰缓解,却无法从头来过。是的,努力做一个高层次的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成长是我们能给予子女最好的教育。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