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台区线损治理问题的相关分析

2020-09-10孔启梅姜庆林黄庆年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20年8期

孔启梅 姜庆林 黄庆年

南京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高淳分公司—东坝供电所, 江苏南京  2113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發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尤其是电力行业发展异常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说到台区相关电力企业的发展问题,台区线损情况可以很好的判断出来这些电力企业发展是一个什么状况。经过一些努力来对线损问题做出及时解决,就可以使得这个地方低压客户能够被很好的管理,同时还可以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因此就必须把这种地方的营销管理工作做到最好,这样就可以把线损治理工作做到最好。所以,一定要仔细研究台区线损治理问题,这样就可以进一步促进这种地方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关键詞:台区线损治理;线损治理分析辅助系统;线损合格率

台区线损管理是分压、分区、分线、分台区线损“四分”线损管理中的一部分,是配网规划、运维,营销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台区线损以配网低压台区设备监控和台区供售电量管理的技术为手段,应用台区线损分析数据能够为台区升级改造与电网负荷规划提供依据,以及指导用户有序用电和反窃电排查。

1.台区线损治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1台区线损异常分类

电能经输电线路和变压器时因元件存在电阻而发热,产生的功率损耗称为线损。台区线损异常是指台区线损超出规定范围,目前供电企业一般认为线损率合格的范围为:同期线损率合格为(1%—10%) 、采集在线线损率合格为(-1%—5%)、同期线损率合格为(1%—10%)。其中线损高出部分台区称为高损台区,线损低于对应标准的台区称为负损台区。台区线损的治理就是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将高损、负损台区线损治理到对应范围内,使台区线损达标。

1.2导致台区线损异常的常因

(1)导致台区线损高损的常因

通常情况下的高损台区可以为两大类,即供电管理系统中各类系统档案、数据错误和现场供电计量采集异常,导致台区线损直接或间接异常。管理系统中各类系统档案和数据错误一般是指系统客户档案和现场实际挂接台区不符;各系统档案数据没有贯通,系统档案不完整;系统中计量采集设备的数据冻结错误,导致统计电量和现场实际用电存在误差等。

(2)导致台区线损负损的常因

常见的负损台区常因和高损常因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供电管理系统中各类系统档案、数据错误和现场计量采集异常导致台区供电量少于售电量引发台区负损。其中常见的就是台区客户档案关系维护错误,即客户现场用电台区和系统维护的台区不一致,导致电量统计不准确。

(3)线损波动

通常情况下来看,电网线路不是一成不变的,最为常见的波动现象就是时差表计,其根本原因是表计显示的时间和实际北京时间存在一定的误差,虽然个别时差较小,但在用电基数较大的情况下还是会出现较大波动的。此外就是当前对智能电表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智能电表的安装接线或者电器元件故障等,都会直接的影响到电量数据的采集,其中也存在采集数据冻结出现误差等问题,这些都是造成线损波动的主要因素。

2.台区线损治理的具体措施

2.1台区线损治理切入点

台区线损治理要从影响台区线损的因素和台区线损异常分类两方面切入,形成完整的治理体系。台区线损影响因素已提到受供电环境、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影响,要从改善供电环境、提升管理水平、强化专业技术水平作为切入点,制定台区线损治理方案,减少上述因素对台区线损治理的影响。台区线损异常分类也已提到分为高损和负损,一般情况下出现高、负损的原因较好分析,但个别情况下分析起来较困难,需借助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现场经验。从高、负损台区分类治理作为切入点,归纳总结治理经验,实现一般情况下的线损不合理台区的精确高效治理。

2.2调整供电量

在低压台区的线损治理过程中,应用分相分段法时首先应当进行实际相关工作环节的全面有效统计,随后便可以利用变电站和供电线路中产生电量的具体情况完成后续相关的计算。当完成3各个数据的采集后,便需要把收集的各种数据完整地转移到电力系统智能平台中。随后,电力组织与相关的工作人员便能够利用智能平台对电量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

2.3合理利用“三相就地平衡”法

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时,当三相电压在用户末端呈现电压降,由于各相用户负荷分配不均匀,造成三相电流不平衡,影响配电变压器供电能力,造成电能损失。平衡三相电流时,首先要从用户末端进行测量,根据测得的电流数据,再依次调配400V分支末端的各相用户,力求达到负荷均衡。其次,要根据配电变压器共有几路出线,分别测量各路出线的线电流,依据测量数据,平衡各路出线负荷,达到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端各路负荷与分支末端用户负荷的平衡效果,才能解决因三相电流不平衡造成的电能损失。测算表明,当各相电流分配误差达到25%以上时,配电变压器的电路线损率将超过9%,可见三相电流不平衡的损失率。

2.4选取合理的输电用线与线路

合理的选取输电用线,对降低线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电力系统中,导线横截面积(S)、电导率(ρ)、长度(L)三个方面共同决定电阻值,计算公式为:R=ρL/S。通过公式可以得知,导线的横截面对导线的电阻值有直接性的影响,导线的横截面越小则产生的电阻越大;相反,导线的横截面越大则产生的电阻就越小。

2.5建立线损分析工作机制,加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

成立线损核查小组,明确营配部门分工,指标责任到班组,考核指标落实到个人。线损管理人员通过同期、上期的线损对比,对线损率异常的台区后进行分析,指导班组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降损措施并对班组流转处理情况进行跟踪,对处理情况进行核查,以保证核查结果落实整改。在管理过程中,争取做到“谁出错,谁负责”避免出现工作人员推卸责任的行为,实现台区线损的合理有效管理。

3.结束语

总之,线损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为了减少资源的浪费,需要将线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供电所有责任对不合理的台区线损进行控制。供电所通过对台区日线损率的分析,及时发现产生异常线损的台区,并进行检查和开展治理工作。台区线损治理是全面性的工作,不仅对专业能力提出高要求,也对管理能力提出高要求。降损提效是供电企业重点工作,要常态化抓起,制定有效措施促进该项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叶晨,李大银,许波.低压台区线损综合治理分析[J].农村电工,2020,28(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