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GRACE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2020-09-10王艳平
王艳平
摘要:教育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培养学生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另一个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第二个目的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也就是说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有许多方法培养小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而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合理选择。GRACE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既能够强化实际的教学效果,而且在促进学生终生发展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对GRAC教育在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GRACE教育;小学生;终身发展;作用
一、概述
教育的本质在于对孩子进行塑造,最新教育学研究认为,决定小学生走向成功的关键在于品格和习惯。只有具备耐心、诚实、专注、宽容、守时、自信、慷慨、勇敢、责任、感恩等以爱心为灵魂的品格人的人才能在事业发展和家庭生活中取得成功和幸福。由此GRACE教育应运而生,根据其英文含义,GRACE有优雅的意思,也就是说主要是对儿童进行优雅教育,养成良好的品格和生活习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现代人,现代人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终身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要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和习惯,进而促进小学生的终身发展。终身教育成为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小学生通过一定的教育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对其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品格和习惯的塑造过程。终身发展既需要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良好的品格和生活习惯,这也是GRACE教育所追求的价值所在。
二、GRACE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首先,GRACE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体现了教育对学生的切实关注。GRACE教育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真正的热愛学生,在分析学生特点的情况下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这样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各种良好的品格和习惯的养成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过程。学生既学习到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良好的品格和学习习惯也就慢慢积累,最终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通过多元文化的快乐体验,培养小学生多元文化知识、艺术、技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力,全方位开发小学生的智商、情商和逆商,建立小学生的自信心,塑造卓然不群的创新能力、坚毅力、专注力和领导力。这既是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也是小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须经历的教育。
其次,GRACE教育坚持合作教学。合作是一个人发展所必需的技能,学会与人分享既是一种良好的品格,也是一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当今社会竞争与合作并存,但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式还是合作。分享与合作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前提,但是这个习惯和品格的养成需要在小学阶段就要加以渗透和教育。GRACE教育正是满足了这种需求。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加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的根本在于塑造小学生自身的良好品德,通过GRACE教育,可以明显推进德育工作的进行,这样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强化小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小学生的品格和习惯也会越来越完善,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GRACE教育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GRACE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衡量教育标准的构成是全面的。一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二是学生品格和习惯的养成。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才是衡量的关键,成绩只是一个外在的指标要求,学生实际的品格和素质的形成才是教育的关键。所以说在GRACE教育理念之下,对教育判断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就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GRACE教育贯彻终身发展和终身教育的理念。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习惯以及品格的养成决定了小学生今后的发展。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 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根据终身教育理论,小学阶段作为一个关键时期,是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的关键。从这个角度出发,GRACE教育的关键在于强化小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这样在此理念之下不断培养和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最终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总结
总之,GRACE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方式,其本质在于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不断强化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品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会大大提高,由此也就具备了今后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和技能。强化品格和良好习惯培养,最终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现代化的终极目的是培养现代人[J]. 顾明远. 新教师. 2017(10).
[2]论生成教育[J]. 张广君,孙琳,许萍. 中国教育学刊.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