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实践探析

2020-09-10杜巍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实践探析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

杜巍

(岳阳建华工程有限公司包头分公司, 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  01401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在不少领域中都出现了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离不开用电,人们依靠着电能维护着社会生产和正常的生活,电力系统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断地进行技术上的革新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电气自动化技术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同时还提高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性。推动了我国电力系统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实践探析

1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基于信息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自己的一套复杂体系,具有精准性高和技术性强的特点。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完成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还利用了计算机技术来提高工作中的精准度。并在最大程度降低工程的设计难度,满足了不同领域对技术的需求。可以通过编写程序和编程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控制和操作,这样一来还可以提高了数据技术的灵活性和准确度。电气自动化技术最突出的一个优势,就是它的技术含量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国家也看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中也投入了很多科技力量不断地向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注入新的科技力量,并且电气自动化技术也会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随着我国科技发展不断进步,为我国创造更大的价值,并且这种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得到了普及。

2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主要应用特点

在电气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往往可以发挥较为显著的特点和优势作用:首先,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结构方式更为简便,操作方式也更加方便,技术难度较低。其次,电气自动化技术具备较强的适应性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发挥出技术优势,这对于电气工程现代化发展而言尤为关键。最后,电气自动化控制效率更为显著,其不仅能对电气系统中的反应时间进行缩短,而且还能实现对效率的精准控制,是现代化电气工程发展的关键。

3自动化技術在电力系统施工及运维中的具体应用

3.1电气自动化技术

3.1.1人工智能技术

以往电力系统故障检查与排除环节涉及到较大的工程量,部分情况下需针对整体电网中的各环节进行检查,在成本控制与供电可靠性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而基于人工智能理念可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提供技术支持,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由馈线自动化终端FTU进行故障自我诊断与检查,通过串口485/232连接DTU终端,并经由基站、路由器将故障信息上传至监测中心,由监测中心在短时间内快速响应、根据故障信息判断具体的故障问题,以此为电力系统故障检修维护作业创设便捷条件,促使运维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3.1.2仿真模拟技术

以往在电力系统建设环节,需在实验室开展电网运行数据的仿真试验与模拟信息,待确认数据及信息符合建设标准后,方可进入到后续建设环节。而通过引入仿真模拟技术,基于TCP/IP协议即可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经由Internet上传至终端设备,利用终端设备智能系统中的仿真技术进行电网运行数据的审核评估,既有助于节约电网建设与运维成本,同时也能够为电力系统创设安全防御机制,维护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3.2配电自动化技术

3.2.1配电主站系统

主站系统建设是配电自动化应用的重要基础,应以配电网运行调度与生产指挥作为主体对象,建立配电网调度控制一体化平台,拓宽配电信息覆盖面、强化功能模块整合应用,满足电网分析、配调运行、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综合停电管理等功能需求,并且实现新能源接入、配电可视化等智能功能。

3.2.2FA处理方式

通常针对配电主站/子站与终端间具备主从通信条件、开关设备带有电动操动机构的配电线路,应采用集中型全自动FA方式;针对配电主站与终端间不具备通信信道、开关设备无电动操动机构的线路,可采用集中型半自动FA方式;针对FTU间具备对等通信条件的线路,可采用就地型智能分布FA模式;针对FTU间不具备通信信道条件、在配电网架与一次设备间具备双电源供电手拉手条件的线路,可采用就地型重合器FA处理方式,有效提高FA效率。

3.2.3信息交互共享

由于配电网涉及到的信息量较大、业务环节众多,因此需基于IEC61968标准引入信息交互总线,基于“源端维护,全局共享”原则进行不同应用领域的信息整合、交互与业务集成,确立统一的数据交换模型、规范数据接口,推动配电网的智能化、交互性建设。

3.2.4配电终端设计

在配电终端设置上,应结合配电网网架结构特征、承载设备类型、用户用电需求等因素进行配电终端的选用与配置,针对架空线路联络开关、配电室等关键节点采用“三遥”配置方式,针对分支开关等一般性节点可采用“两遥”或“一遥”等配置方式,并且选取真空断路器、故障指示器等布设在分支线上,进一步拓宽配电自动化的应用与覆盖范围,提高电网抢修、运维调度等环节的技术与性能指标。同时,在配电终端取电方式的设计上,可采用超级电容、蓄电池自动活化等技术手段,保障终端的实用化与可靠运行;在终端标准化设计上,将DTU、光纤配线架等整合在同一屏柜内,进一步提升安装施工效率。

结语

为了提供更优质的电力资源,电气自动化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我国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已经开始逐步完善并不断成熟,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趋于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最优化”争取推动我国经济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提高整体的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用低成本换取高效益。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并在不同领域得到快速的普及,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开始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技术上的交流合作,不断地提高进步。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未来也会推动我国的经济水平进一步的发展,也会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地创新。

参考文献

[1]姚建国,杨胜春,高宗和,杨志宏.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13):7-11.

[2]王强,韩英铎.电力系统厂站及调度自动化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05):61-69.

猜你喜欢

实践探析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探析
高职院校信息化机构建设探索与实践探析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中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地理愉快教学策略及实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