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械基础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研究
2020-09-10朱文玲
朱文玲
摘要:对于原有的灌输式教学,教师应用的得心应手,然而教学效果却不如人意,学生越来越学习倦怠,教师越来越职业倦怠。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必须改变。
关键词:学会自己学习;学会思考中学习;学会做中学习
1 中职学生学习现状
目前,中职学生学习状态很令人担忧,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在中学里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学习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学生普遍学习动力不足,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普遍自主性学习不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人生没有远大理想,愿望满足在毕业时混个毕业证就行。在课堂上基本是被动上课,课前没有预习习惯,在课堂上思考倦怠,对不懂的学习内容难以表达对哪个知识点不懂,为什么不懂,几乎提不出问题。
②学生普遍缺乏勤奋刻苦学习精神,没有“自身的学识是今后工作的基础”的概念。一部分学生有希望成才的一面,另一方面又渴望随心所欲、轻松自在的生活;渴望实现人生价值,而又有迷茫之感,渴望有所成功,但又往往缺乏百折不饶的意志,期望事业成功却不愿意从普通小事做起。因此表现在课堂上,一部分学生不想学习,没有求知欲,应付课堂学习,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及格与否对他们来说无所谓,更有一部分学生逃课,考试抄袭,迷恋网络游戏等。
2 如何提高中职校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今中职校学生学习现状有其自身因素,也有来自学校教学方面的因素。目前,学校教学主要是采取灌输式教学。一些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生产实际,理论知识高深难懂,缺乏新意。教学形式过于单调,照本宣科等问题。在专业宣传上,学生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不甚了解,对将来没有信心。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协助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才能。
教师如何教学生,教学生“乐学”,“会学”,“学会”。要教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学会思考中学习,学会做中学习”,这样,行动导向教学法就应运而生了,它的推广和应用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
3 何谓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理念和方法,在德国已经被广泛接受和推广,该教学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能力教育。他们通过搜集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劃、检测反馈等学习过程,以行动或工作学习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了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从教学过程的主要讲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帮扶者。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立足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学习状态发生改变。学生不仅仅学习知识,也“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交往”。所以在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改变目前中职校学生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理实一体化专业特色明显的专业课来说,可采用六步教学法来进行课程实施。一是搜集信息,在课前,通过老师在教学平台上发布的学习任务,学生搜集和该学习任务有关的重要信息。二是制定计划,学生针对学习任务的实施过程制订相关的工作计划。三是作出决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对工作计划进行分析决策,找出最佳方案。四是计划实施,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按照制订好的计划实施整个学习任务。五是检测反馈,学生对学习任务实施的结果进行自我检测,并完成自我评价表。六是评价反思,教师通过问卷星、师生对话、教学平台留言等方式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客观评价。
4 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
《机械基础》这门课程是一门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贯穿于整个机械专业教学过程,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理论。特点是定义名词较多,机械原理多,理论内容多而抽象,实践性操作强。而作为中职学生,大多学习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高。而在实际教学中,能够用于教学的相关教具又严重缺乏。本来学习兴趣就不高的同学们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在进行本学科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教学难点。
5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5.1 行动导向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很突出的就是老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相互探讨,思考,从而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学生通过人人参与,最终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咨询者、指导者和主持人,从教学过程的主要讲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①目标导向:教学中,老师给出的新课程是:铰链机构类型的判别。这个题目是考核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在机械基础课程中,铰链机构类型的判别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此章节内容与生产联系较密切。课前通过学生讨论,翻阅书本查找资料,准备材料制作模型,作了充分的准备。②教学导向:课堂上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讲解分析,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最后再由老师点评总结。通过大家的不断补充答案,问题分析的越来越全面,透彻,在此过程中,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让学生体会到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乐趣。③总结导向:指导学生填写自学评价表,认真批阅学生的评价反思,给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以答复。
5.2 在教学中反思
本次让学生讨论的问题是“铰链机构类型的判别”,在解决这一问题时,一方面,引起学生想要了解这方面的兴趣,想想铰链机构类型的判别方法是什么?另一方面通过动手制作模型,查找资料,对前面所学内容“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后面将要学习到的“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都要进行复习预习。想要得到完美答案,必须全面去了解所学知识,这样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再经过老师的点评,使学生对这方面知识掌握的更扎实。
在开始时,大部分同学还仅仅局限在书本知识,不敢动手,不知如何下手,虽然有的同学做了补充,但知识面展开不够,这时老师给以适当的引导启发,不断地让大家拓展思路,经过老师的提示后,学生开始活跃起来,大家讨论热烈起来,答案越来越多,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最终问题圆满解决。课后,学生填写了自学评价表,老师也进行了反思。有的同学在评价表中写到:“以前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我们在听,听的都犯困。现在让我们自己动手做模型,自己到讲台上讲,第一锻炼了我们的能力,第二老师也可以有针对性的给我们讲解”。有的同学写到:“这种上课形式很新颖,能很好的调动我们学习积极性,许多同学通过查资料,制作模型,上讲台讲解,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学生对这种上课方式的感受,老师也有同感。平时在课堂上讲的口干舌燥,都是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学生不想听,老师看到学生的表现很恼火,师生关系越来越紧张。现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思考,就像学生说的“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無论是专业知识,还是社会合作能力,都是在学习中慢慢积累的,一个同学的知识是有限的,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同学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宽,知识越来越丰富。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也进行了反思,就这堂课而言,一堂课的时间还不够用,许多同学还没发言的机会,从知识点的掌握来看,还应该再丰富一些,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自觉性较差的同学在此过程中参与度还不够,老师要适当的调控一下。
行动导向教学,要求一堂课既要包括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知识。对老师而言,首先感觉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实际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理论知识、生产技能,积累职业经验。其次,教师还要具备课堂教学评价能力,教师要能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的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勇于创新。同时,教师还要具备很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师要能根据不同的科目,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不同的教学形式进行师生互动,利用新颖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新感觉、新体验、新收获,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萌动的创造意识。
对于原有的灌输式教学,教师应用的得心应手,然而教学效果却不如人意,学生越来越学习倦怠,教师越来越职业倦怠。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必须改变,教师必须不断深入研究教材教法,精选教学内容,注意和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热情,这样才能当好学生的咨询者,伙伴和朋友。
能将每堂课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是所有教师共同期待的目标。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证明,它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相互连接关系及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现象,能够提高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作为一名中职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将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不断融合到以后的专业教学中,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邦祥.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J].职教论坛,2006,2.
[2]刘娟,金明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5(6).
[3]郑璐.论机械基础教学新体系的构建[J].内燃机与配件,2019(01):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