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2020-09-10彭川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8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

彭川

摘要:电子产品生产过程具有较强的复杂性,极易受到多项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质量问题,若管控不到位,极易影响电子产品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就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策略,旨在提升电子产品质量,促进其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发挥。

关键词:电子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质量控制

0  引言

对于电子制造企业来说,电子产品生产是一项重要内容,质控体系的构建必须要重视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以切实优化生产工艺,提升电子产品生产质量,保证电子产品的实用价值,这对于企业的建设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极易受到多项质量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探寻科学且可行的应对策略。

1  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

1.1 人的因素

在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若生产人员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专业素质与岗位技能有所不足,生产操作不够熟练的情况下,就极易对电子产品生产质量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整体工作效率,因此在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对人的因素形成客观认识。

1.2 机械设备因素

电子产品生产质量极易受到机械设备因素的影响,机械设备因素包括使用寿命、精密程度、运转情况等,都需要加以科学管控。

1.3 材料因素

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因素包括物料、配件以及半成品等。原材料的型号、规格、成分、性能等都是关键的因素,对于产品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是直接化的,只有对原材料相关因素进行严格把控,做好选择、运输、存储与管理,才能够科学应用原材料,促进电子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的实现。

1.4 方法性因素

方法性因素对于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的影响较为强烈,以规章制度、操作标准、工艺流程等为主要表现,与电子产品质量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度。结合电子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必须要合理的选择方法性因素,优化生产设备,对生产工艺参数进行调整,确保满足电子产品生产要求。

1.5 外界环境因素

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包括温湿度、噪声、震动、光照等,若实际管控不到位,极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电子产品生产环节,需要把握工艺流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总结经验,对生产环境中的外界环境因素加以合理调整,这就能够为生产的有序推进提供支持。

2  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策略

2.1 提升人员素质技能

为促进电子制造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优化电子产品生产过程,重视人员素质技能的提升,以便在具体生产过程中落实质量控制,提升电子产品的整体性能。结合企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出发,了解员工的专业素质以及工作能力,定期组织开展系统化的培训教育活动,重视员工政治文化素养的提升,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与岗位意识,促使其规范自我言行,自觉依照岗位要求开展实际工作。以生产研发部门员工为对象,要重视其思维的发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参与到生产工艺创新中,企业应当密切关注员工的表现,给予鼓励,并制定可行的激励措施,对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加以有效激发,促使员工自觉提升自我,积极参与到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岗位对于员工的技能要求也存在一定差异,为确保人员素质技能得到全面提升,电子制造企业可定期组织员工开展技能大赛,与电子产品生产质量密切相关,以切实提升员工的综合技能。结合员工实际情况开展职业规划,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2.2 优化机械设备使用性能

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要明确机械设备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注重机械设备使用性能的优化,来落实产品质量控制。基于电子制造企业的现实情况出发,对生产质量控制体系加以科学构建,将关键及其设备管理纳入其中,以强化各岗位人员意识,充分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基于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出发,做好检修、保养等工作,合理控制机械设备的使用频次,确保与制度要求相符合。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应用的机械设备应当满足生产需求,处于良好的待使用状态,以便切实加强电子产品生产质量控制。

2.3 材料、方法与环境控制

材料、方法与环境控制在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属于次要因素,但切不可忽视。对于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材料,不论是物料、配件还是半成品,都必须要加以科学管理,不可存在质量隐患,否则会对电子产品生产质量造成影响。依据材料管理要求来选择、运输并存储材料,避免影响材料的使用性能。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熟悉生产图纸,保证其精确性与易用性,基于此来对生产工艺方法加以控制,确保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规范性,并加以准确记录。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保证生产过程的有序进行,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严格监测,对存在变化的因素条件加以科学调整,保证生产状态达到最佳,这就有助于促进电子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的实现。

2.4 优化控制生产工艺

就电子产品生产过程来看,生产工艺的优化控制是一个持续化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影响产品质量的诸多因素,合理控制电子产品缺陷率,保证生产工艺的稳定性,以切实提升电子产品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这就需要保证生产工艺流程的科学化,保证图纸准确且清晰,将关键机械设备纳入生产工艺质控范围内,由技术部门鉴定并审核后,方可投入使用。相关操作人员必须要具备相关资质并做到持证上岗,以确保机械设备操作的规范化。焊接操作过程中,要构建焊点接触可靠性系统,对基板与芯片封装展开深入研究,明确回流焊接规律,以避免焊点钎料空缺以及早期故障出现,切实加强生产质量控制。对于焊接好的阵列封装的二级互联微焊接焊点,为避免焊接点失效,必须要防范金相组织与IMC层厚度变异问题。在明确焊接点可靠性退变机理的基础上,应用科学化的控制技术来开展操作,以确保焊点的寿命得以延长,切实优化生产工艺,控制电子产品生产质量。对于特殊生产技术的应用,需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设置质控点,以现代化手段来控制生产流程,从生产过程设计、生产工序更新等方面入手,保证电子产品生产信息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2.5 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

为加强电子產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需要把握电子产品生产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以切实保证产品生产质量,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在短板效应下,部分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较低,不符合相关要求,则势必会将总体质量标准拉低,这就会影响电子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的实效性。电子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的实现,需要密切监控设计环境,坚持客观性原则记录好各项数据,开展系统化分析,为电子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的落实提供数据支持。在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科学设置质量控制关键点,把握生产工序的具体情况,对重要工序及特殊工序开展深入分析,优化生产步骤,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基于质量控制关键点出发,做好备案工作,开展质量分析,全面提升质量控制水平,保证生产工序质控的规范化落实。在生产工序质量验证方面,生产工序必须要与企业生产条件高度相符,对生产工序质量加以规范验证,在技术参数、生产方法等方面加以准确验证。关键生产工序的控制,需要分析并解读控制图,验证产品生产工序实际质量,这就有助于促进电子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3  结语

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要把握人、材料、机械设备、技术方法以及外界环境等多项因素的影响,积极优化生产工艺,落实全过程质量监控,确保生产人员具备优良的素质技能,通过各项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来全面提升电子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提高电子产品合格率,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性能,满足公众生活对于电子产品的多元化选择需求。

参考文献:

[1]孙逸帆.电子设备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体系控制过程要点探索[J].科技风,2019(16):155.

[2]磨柳白.探讨电子产品生产中的质量影响因素及管理策略[J].科技资讯,2019,17(10):87,89.

[3]王韶华.电子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08):207.

[4]刘平.电子产品生产中的质量影响因素及科学管理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9):123-124.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以及质量控制的思考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