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个书屋不简单

2020-09-10郑少忠

阅读时代 2020年8期
关键词:寻乌服务站书屋

郑少忠

农家书屋连通电商服务

江西寻乌县古坑村,坐落在距寻乌县城20多公里远的山坳中,有1500多人。2008年,赣州市启动“农家书屋”惠民工程,书香飘进大山深处,古坑村也建起农家书屋。头几年,书屋挺红火,可渐渐地,一排铁架两张桌、三五个凳子七八百本书的传统模式难以满足村民需求。

2015年,江西省在寻乌、安远两县探索试点“农家书屋+电商”服务站,整合客货运输,搭建物流网络,装修改造书屋,交由电商经营者免费使用并负责日常管护。

古坑村80后小伙彭芳成了首批受益者之一。他在古坑土生土長,去深圳打拼了7年,铆足了劲回乡发展,一心想干出点名堂。最开始,他想搞电商,但缺少启动资金,场所也没着落。农家书屋改造后,有线网络传输稳定,电脑、打印机一应俱全,解了彭芳的燃眉之急。

过去没有经费聘请管理员,村干部轮流拿钥匙来值班,每天开放个把小时。如今,钥匙交到彭芳手上,开放时间固定。

推荐书目对接村民需求

服务站既要打开销路,又得盘活资源,避免因混搭而违和,能兼顾吗?

彭芳心里打定主意,走家串户跑得勤,下地帮老乡采摘装箱,举着打光灯给产品拍照。通过错峰上市等销售策略,老乡们本来卖两元一斤的脐橙,网上卖到五元多。

电商为古坑村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也带动了书屋的人气。

网销产品要求高,既重品质,又看颜值。怎么种出好产品?农技类图书需求大增,来登记销售信息的村民,不少都会从架上取本书翻翻。服务站门口挂了块电子屏,电商需求信息和推荐书目同步展示。试点半年多,农家书屋为寻乌、安远两县贡献了70%的电商交易额,各服务站月均借书量增长了3倍。

电商走进大山,书屋迈向“云端”。县里为服务站配置了42寸触摸式阅读屏,与江西省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连通,万本图书线上借阅。服务站还设立了亲情视频区,留守儿童能跟城里的父母远程连线,不少孩子都乐意来书屋写作业。

讲座培训激活文化空间

资源整合,功能集聚,农家书屋不断“变身”,村民们的观念、态度与能力,都在潜移默化间发生改变。

书屋活了,电商火了,可彭芳一直在琢磨:除了卖农产品,还能在网上卖点啥?答案从书中寻找——突破初级农产品的季节性瓶颈,关键在于提高附加值,实现从卖特产到卖文化的转变。

在寻乌县商务局的引导下,彭芳利用打工时学到的技术,建起一条香薰饰品加工生产线,还获得县里30万元贴息贷款。产品借助跨境电商平台,销路很好。

香薰饰品加工生产线还带动了1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陈丽华就是其中之一。她负责产品检测:“灯芯距离偏差不能超过0.5毫米,比地里摆弄庄稼细多了!”陈丽华说,品控要求很严格,农家书屋定期举办讲座培训,组织开展读书分享会。从不敢说、听别人说,到主动阐述自己的见解,农家书屋成为陈丽华们持续学习的充电站。过去,陈丽华的日子过得马马虎虎,还顶着贫困户的帽子。到了去年,陈丽华一家收入有8.3万多元。

得益于各种资源整合,书屋的生态、村民的心态、生活的状态,都在一天天变好。

责编:王晓静

猜你喜欢

寻乌服务站书屋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大树里的小书屋
贵州首个标准化7×24政务服务站正式运行
翠苑一区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正式揭牌
纪念毛泽东寻乌调查9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启事
帮你加油
帮你加油
江西省寻乌蜜橘荣膺“全国果菜百强地标品牌”
寻乌画卷
我们为什么要做《重返寻乌调查》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