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疫英雄叙事框架探究

2020-09-10钟杨思麟 毛小川 岳苡 裴迪希 石永军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叙事英雄

钟杨思麟 毛小川 岳苡 裴迪希 石永军

摘要: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主流媒体进行了大量抗击疫情英雄报道,用英雄的榜样力量激发了全民的精神斗志,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良好的社会反响,为凝聚全民力量、取得阶段性胜利奠定了基础。运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法,以新华社的新浪微博官方账号新华视点为例,对其有关抗击疫情英雄的300余篇报道的叙事框架进行内容分析,并对其特别栏目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发现,相关报道在高层主题框架上突出平民化英雄底色,在中层事件框架上强调生活化叙事方式,在底层口语反应框架上强调人文化报道取向,形成了独特的叙事体系。这种新型叙事方式不仅体现了对英雄本人的人文关怀,也为民众提供了灾难中精神力量的支撑与榜样符号的激励。

关键词:英雄;抗击疫情;框架理论;叙事

一、研究背景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在这场疫情攻坚战中,涌现了许多抗疫英雄,他们用榜样精神引领人,激发了全民的精神斗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为抗疫英雄点赞;以中国新闻网为代表的党媒多次发声称:“打赢抗疫战争,我们既需要战胜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屈服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当先锋,敢打头阵,也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褒奖英雄,爱护英雄的社会风尚”。中国主流媒体在宣传英雄精神、积极引导舆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疫情期间,新华社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新闻机构,通过其新浪微博的官方账号新华视点进行了大量抗疫英雄报道,用微评、海报、短视频等形式塑造了一批鲜活的英雄形象,挖掘了一批感人的英雄事迹。新华视点凭借微博平台的特点和优势,增强资讯的交互性和时效性;同时综合运用融媒体报道形式,增强感染力,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文献综述

(一)新冠疫情期间,关于抗疫英雄报道的框架研究已经建设成为了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现阶段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关于英雄叙事的研究研究社会长期的英雄叙事习惯,分析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原因。从形象学的角度来阐发其对壮民族形象的建构功能及其所体现的英雄情怀之价值(欧宗启,2017)以网络英雄叙事为例看网络恶搞文化中草根群体的主体性(张进,2018)。

研究英雄的媒体叙事与报道技巧的作用。以四川木里火灾报道为例研究新媒体运用情感框架进行英雄叙事的特征与方法(白淑英,王丽敏,2020)。以于尚清事迹报道为例,研究媒体对典型人物叙事方法的细节化,独家化(翁昌寿,高兴利,李力可,2015)。

研究文学、影视艺术作品的英雄叙事特点,分析其艺术手法或体现的社会价值观。一些国产动画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将个人追求凌驾于社会公众福祉之上,这种价值取舍不符合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同时也违背普世的道德标准(黄霁风,张琰,2018)。《流浪地球》不仅张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同时也体现了艺术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自觉认同(魏家文,2020)。

(二)关于框架理论的研究:

运用框架理分析媒体对某个现象的叙述效果。印度媒体对中国高铁报道基本以事实框架为主,总体呈现正面和客观的情绪倾向(习少颖,2019)。对我国媒体在"双创"时代背景下构建的大学生创业者媒介形象进行探讨和总结(吴朝彦,黄磊,2018。

选取框架理论视角对媒体自身运作模式及形象构建进行反思分析。检视当前我国主流媒体对以疫苗为代表的公共健康议题的呈现模式(罗坤瑾。2020)。探究澎湃新闻的公信力以及公信力形成方式(李婷婷)。

(三)综述总结

从研究动态与现状来看,相关研究已取得较大进步,为本研究建立了相关理论基础,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研究对象缺乏时新性,大部文献的研究对象是经典文艺作品和已经发生很久的事实,缺乏对最新英雄叙事特点的研究。

对叙事方法和理论框架的研究不细致。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宏观的叙事方法和倾向,对叙事的微观要素缺乏分析。

以上不足也是本研究力图突破与创新之处。

三、理论框架

台湾学者臧国仁认为,框架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高层次指的是时间的抽象意义或是主旨;中层次则由主要发生地点、发生时间、主要事件、先前事件、结果、影响、归因。口语反应几个环节组成,新闻事件一般包括其中几个或全部元素;底层或低层指的是框架的表现形式,包括字词语句、态度倾向以及由基础语言符号所形成的修辞或譬喻。根据研究对象及对现有报道的归纳分析,本文将要讨论的框架要素罗列如下:

四、研究过程

本文采取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华视点的抗疫英雄报道进行分析。一方面,运用框架理论对博新华视点在1月23日至4月23日关于和涉及抗疫英雄的338篇报道进行编码与内容分析。1月23日,新冠肺炎开始被主流媒体批量报道,4月23日,相关报道逐渐淡出。选取此段時间的报道,具有集中性和代表性。另一方面,本文以对新华社开设的“习近平致敬的战‘疫情’英雄”栏目”进行个案分析,以深度探究具体的报道框架内容,与内容分析法互为补充。

五、研究结论

(一)主题形象:突出平民化英雄底色

1、群像化的英雄形象

在新华视点关于抗疫英雄的报道中,构建的英雄形象大概有如下几类:无名个体,如平凡岗位的从业者;知名个体,如钟南山、李兰娟等知名度高、受到公开表彰的个人;群体,如最美逆行者这一集体。其中对于纯粹关于知名个体的报道仅占2%,对于群体的报道占到了46%。这说明,本次疫情中英雄形象的刻画呈现出群像化的趋势。以往着重塑造闪光个人的报道开始向歌颂群体转变,对于“点”的聚焦覆盖到了“面”。恰如习总书记所言,“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作为本次疫情全国受创最严重的城市,武汉能挺过来离不开每位武汉人的坚守和努力。对武汉人民进行集体表彰,就是对每个平凡人的肯定。同时,英雄群体来自医生、警察等各行各业,分布在普通职工、领导干部等各个阶层,具有广泛性和去精英化的特点,也因此收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恰如刘京林在其著作《大众传播心理学》中写道:“榜样的选择力求包含各类人,特别是普通百姓中的典型人物更容易被人们所仿效。”

2、平民化的英雄品质

相关报道对于英雄品质的概括和描述中,有17%直接用“平凡”描述英雄,成为最高频的关键词;紧随其后的则是奉献(15%),担当与责任(12%),勇气(12%),坚毅与坚持(8%),温暖(6%)等。其中,50%的报道混合使用或间接涉及了英雄“平凡”与“温暖”的属性描写。英雄贴近平凡的人性化的一面被放大。值得注意的是,在有关“勇气”的描述中,6%为直接描写,6%为侧面烘托。这些侧面烘托中,有不少是从英雄“非神性”的一面去表述的。如一位英雄受访时坦言“一点都不害怕那是假话,但也容不得我们害怕。”,“一点都不害怕是假话”看似是一种怯懦,但实际却是人之常情,即使害怕也要勇往直前,反而突出了一种大勇。适当的人性化品质展示看似会削弱完美、坚强、无所不能的神性,这种脱胎于凡人心态、人人都可效仿的大勇,才是英雄真正激励人心、值得钦佩的地方。

3、生活化的英雄动机

在英雄自述的挺身而出的动机中,60%是爱岗敬业,紧接着是党员使命感(9%),为了社会(7%),爱国(6%),为了生命(6%),为了良心与初心(5%),为了亲友(3%),为了家乡(3%)。多元化的动机中不少折射着生活化的色彩。比如類似“病人总要有人管”的表述,一方面表现了爱岗敬业的品质,另一方面也暗示当事人“并没有想太多”,只是出于职业习惯下意识地做好了他所认为的本职工作。而为了亲友和家乡挺身而出的动机,在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理论中体现的是相对“低级”的对于归属感与爱的追求,而非更为高阶的自我实现需求,非常“接地气”。从这种对英雄的塑造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对英雄新的期待:我们更注重一个人能实践英雄的行为,而降低了对其精神层面“觉悟”的要求。我们允许甚至欣赏这些人性化的特质,认为这样的英雄形象更加真实、鲜活。由“论心”到“论迹”,本质上是降低了“成为英雄”的门槛,以鼓励更多人去行动,去实践。

(二)主要事件:强调生活化叙事方式

1、自微观着力的选材视角

关于抗疫英雄的报道呈现出自微观着力的选材倾向。只有39%的报道直接描述英雄的抗疫事迹,而剩下的61%都涉及了英雄在本次抗疫事迹之外的工作和生活细节。如“带领患者跳起了维吾尔族舞蹈”等生活细节,都突出了英雄在其“凡人”身份中富有人情味儿的一面。微观的叙事方式增加了英雄和大众的接近性,激发了大众的亲近感,更容易对舆论形成正向强化。这种互动仪式的转化暗示了英雄与凡人的一体两面。“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英雄,就是凡人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英雄,就是凡人在挺身而出后,转身又回归到凡人。在这一意义上,每个凡人都可以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完成英雄的蜕变,英雄是蕴含在每个人内心的一种潜力。

2、刻画博弈感的事件进展

35%的报道用“顺利”描绘事件进展,18%用“艰难”描绘抗疫过程。相较于刻意通过“一帆风顺”的进程突出英雄的全知全能,或者刻意用“千辛万苦”的磨难强调英雄的伤痛和牺牲,本次疫情中的报道着重叙述英雄克服困难与挑战的过程,以刻画一种“博弈感”。如杨建中抢救患者的经历:“30分钟后病人突然心率下降、血压下降、瞳孔扩散,我当时量了一下,9毫米,散到边了。”经过长达5个多小时的抢救,患者的血压总算稳住了。这种博弈,既来自于英雄以肉身凡胎与强大天灾的抗争,也来自于其自身内心中群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公义与私欲的抗争。

3、反完美主义的多元结局

对于英雄抗疫结局,大致可以从事件结果分为成功或者失败,从后续对英雄的反馈分为奖励与未(报道)奖励。在相关报道中,38%为成功并未提到奖励情况,7%成功并没有得到奖励,2%成功且获得奖励,5%失败或牺牲。成功与失败、提及与未提及回报的组合方式均有呈现。相比于成功、奖励元素不可或缺的传统英雄叙事模式,这样的报道更加真实、多元,能够给大众带来或感动或快慰,或悲伤或叹惋等多种情绪与思考,也加深了对英雄及英雄主义的思考。英雄之所以为英雄,不是因为结果的成败,而是因为其勃发的精神力量与高尚的品格情操;成为英雄,也不是为了获得奖励,而是为了肩负起家国责任。

(三)口语反应:强调人文化报道取向

1、情感化的修辞策略

在抗疫英雄相关报道中,隐喻、转喻等修辞方式与渲染、烘托、白描等多种抒情方式综合运用,使得相关报道呈现出很强的感染力与文学性。如“有时候,在群众眼里,他们就像踏着彩云而来的大英雄,为了群众安危顶风冒雪迎难而上。”;“默默无闻,但英勇非凡;微光点点,却聚成明炬照亮风雨征程”。这些修辞策略以情动人,既给人以昂扬的精神斗志,又给人以希望、感动的脉脉温情,唤醒大众共同的审美取向和情感需求,使大众在潜移默化增强了凝聚力。

2、对话式的叙事姿态

新华视点对抗疫英雄报道的态度立场中73%是积极肯定,中立态度占比23%,缅怀态度占比4%。其语言风格中,积极乐观占比34%,平实通俗占比21%,严肃庄重占比14%,活泼明快、准确简洁、深刻典雅等风格也兼而有之。这些“讲故事”形式的报道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社会凝聚力,规避了喊口号式单向灌输价值观式的宣传报道引起的受众逆反心理,体现了对大众的人文关怀与传者平等的传播态度。

同时,报道吸收了积极心理学的智慧,体现出社会公共性。绝大多数报道采取积极立场,体现了抗疫英雄这类特殊题材报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建设性。对英雄的积极态度一方面表达了媒体对英雄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对舆论的正向引导,鼓励其以英雄精神为榜样指导自我渡过难关并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英雄”这一符号本身就脱胎于“解困”的意象,对英雄的大量正面报道有利于在特殊的困难时刻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符合大众的实际心理需要,有利于社会公共性的发挥。

六、结语

在本次疫情中,有关抗疫英雄的报道呈现出平民化、生活化、情感化的特征,旨在拉进民众与英雄的距离,让其认识到英雄的本质和凡人并无不同。每个人都有成为英雄的潜质,只是需要有一个挺身而出的机会和时刻,并且付诸实践。英雄,不过是平凡人的高光时刻;神性,不过是潜藏在人性中的固有力量。这种叙事方式的转变,不仅体现了对英雄本人的人文关怀,也为民众提供了灾难中精神力量的支撑与榜样符号的激励,满足了其对建设性报道的需求,是一种值得借鉴的灾难报道叙事方式。

参考文献:

[1]欧宗启.壮族英雄叙事的壮族形象建构及英雄情怀[J].广西社会科学,2017(07):174-178.

[2]张进.解构、重建与自我诠释——以网络英雄叙事为例看网络恶搞文化中草根群体的主体性[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5):48-52.

[3]白淑英,王丽敏.网络新媒体报道中的情感动员——以四川木里火灾报道为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2):48-55.

[4]翁昌寿,高兴利,李力可.典型人物报道的细节挖掘和叙事——以“拆弹英雄”于尚清的报道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5(01):78-80.

[5]黄霁风,张琰.论部分国产动画英雄形象的污名化建构[J].电影文学,2018(20):104-108.

[6]魏家文.《流浪地球》的改编策略及价值观盲区[J].电影文学,2020(13):60-63.

[7]习少颖.框架理论下印度媒体对中国高铁报道的形象分析[J].新闻前哨,2019(11):14-16.

[8]吴朝彦,黄磊.框架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创业者媒介形象研究——以“新浪网”新闻报道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32(10):85-92.

[9]罗坤瑾.我国公共卫生议题的传播学反思——以2005—2018年疫苗事件为分析样本[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49(03):75-84.

[10]李婷婷.框架理论下“澎湃新闻”公信力研究[J].青年记者,2019(29):69-70.

[11]刘京林. 《大众传播心理学》[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73

基金项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暑期社会实践—学术调研类—重点项目—12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叙事英雄
嘎子真是个小英雄
英雄
我心中的英雄
重走英雄路
《建党伟业》的爱国情怀叙事与当代启示
平凡人悲凉的温情与温柔的绝望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绛红英雄谱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