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结合,让教育更有效果
2020-09-10黎小葵
黎小葵
摘要:在教育沟通中,“动之以情”能让学生亲近教师,向教师打开心扉,倾诉心声,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晓之以理”能让学生明辨是非对错,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使学生受到真正的教育。正确使用两者的方式方法,情理结合,融情于理,让教育更有效果。
关键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抓感情点;处境置换;以理服人;融情于理
在学校里,几乎每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都是良好的,但是并非所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良好愿望都会被学生所接受,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接受思想影响,这样的教育沟通显然是达不到效果的。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就是班主任对学生要有真诚的师爱,以真诚的师爱感动学生,以身体力行的教育行为感化学生。“晓之以理”就是教育学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让学生学会处理自己和他人,自己和周围的环境、社会的关系。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真情实感是教育信息通向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班主任只有先动之以情,才能使学生放下戒备,把班主任看作是一个可以亲近的人,可以信任的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达到这种信任平衡,才能使师生心心相印,无话不谈。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尤其是与那些所谓的差生沟通时,要把握时机,以深沉的师爱找准他们感情的切入点,这样就比较容易打动学生,使他们受触动,引起肯定性的情绪反应,这时,班主任再巧妙引导,联系到对学生的教育上来,学生就能愉快地,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多一点“人情味”,不要用“大棒”政策。比如,学生做错事时,班主任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劈头盖脸的地教训、呵斥,直到认错为止:对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施以高压政策或者惩罚措施,直到其端正态度为止。很多时候,这种“大棒”政策非但没有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相反还会刺激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甚至加剧学生的不良心理与行为。对于一些表现欲非常强的学生,过分强硬的批评会使其产生挫折感,损伤其自尊心,造成学习兴趣下降。过分强硬的批评还会影响师生关系,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抵触情绪。一些学生被批评后,往往不是寻找自身的原因,而是采取消极的自我保护措施,对班主任敬而远之。所以,“动之以情”才能達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那么,在德育教育中,怎样才能更好的运用”动之以情”的方法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
(1)抓好感情点
学生的感情极为丰富。他们的喜怒哀乐一般都在精神状态上表现出来。班主任如果能抓住学生的感情点谈话,就会产生明显的“移情效应”。如当学生在生活中受到委屈的时候,班主任主动地以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去帮助学生,并作出必要的解释,,学生会产生感激之情,这时他就最容易接受告诫了。
(2)处境置换
将自己置换到对方的处境,来体验对方的感受,领悟对方的感情、思想。在不同处境中,人们对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应,产生不同的感受,萌发不同的想法。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常常会陷入单向思维的误区,因为忽略了学生的“具体处境”这一重要因素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难以产生“共鸣”,甚至引起对方的反感。我们在与学生沟通时,要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感受,就能更容易接近他们的思想、感情,就能产生更多的共鸣。教育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动之以情”确实能打开学生的心扉,但要使学生真正地提高思想觉悟,受到真正的教育,班主任该讲“理”的时候,一定要讲理。班主任老师要真正地成为有威信的教育者,也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坚持讲道理,坚持以理服人。学生明白了道理,就提高了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可是在生活中,有些学生一听教师和家长讲道理,就皱眉头,起反感,甚至对所讲的道理观点产生怀疑。其实,问题不在于这些道理的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把道理讲好,讲得入情入理,深入浅出,使得学生乐意听,易接受。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可以避免在讲道理时被学生反感,从而起到教育的良好效果。
(3)不要讲假、大、空的话
当代学生思想敏锐,喜欢独立思考,也有些独立见解。 我们所讲的道理要让他们听、信、服,其关键是力戒“假、大、空”。我们不能热衷于耳提面命式的生硬灌输更不能搞形式主义或冷脸训人。我们应当以平等待人的态度,深入浅出的理喻,灵活多样的形式,启发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要从动机到方法,从理论到行动,帮助学生辨别是非。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把大道理变成不受学生欢迎的干巴巴的教条和口号,变成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假话、大话、空话。
如,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如果只讲正面典型,回避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学生就不会信服。我们要从现实生活的正反两方面材料中,引导学生分析判断,使他们从纷繁的社会现象中,寻找积极向上的因素,树立正确的观念
(4)研究学生的思想,结合学生和生活的实际讲道理
要转变学生的思想,就要唤醒学生的自觉,变教师的“满堂灌”为启发学生多发言。我们要从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出发,寓教育于活动中。如,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主题班队会;小游戏;或者是和专业的相关人士对话会等形式把我们要讲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使他们心悦诚服。
(5)要融情于理
讲道理是给人听的。目的是使人提高认识,把积极性调动起来。人都是有感情的。因此,思想教育一定要融情于理,恰当地处理情于理的关系。情感是道理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师生关系融洽了,讲道理即便尖锐些,学生也能接受。相反,道理再透彻,也可能听不进去。因此,要教育人,先要尊重人,关心人,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一片诚心。这样才能达到情通理达、理直情正的境界。
在德育工作中,既要“动之以情”,让学生信任教师,打开心扉,想说敢说;又要“晓之以理”,让学生辨明是非对错,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受到积极向上的教育。正确的使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方法,能使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更顺畅,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李慕南.攻心,沟通的情感切入口[M].辽海出版社,2011.
[2] 李慕南.教育沟通要情与理结合,双管齐下[M].辽海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附城街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