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2020-09-10林秀金
林秀金
数学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良好的数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际生活中数的问题,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间的关系。其实数感是一种对数的悟性,这种悟性离不开学生的参与、离不开情境、离不开思考、离不开表现。所以,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当前数学教学不可缺少一个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1 注重估算,注意方法,形成数感
常为小学生供给估量事物的数目和运算的成果,用不一样的体验计算同一个的成果。学会方法并能逐渐形成习惯,形成对不一样运算结果的感悟。在估量时,小学生红历一个对数及其运算成果的猜测、判定、推理的进程。如,在分数乘除法时,可觉得小学生供给丰硕的实际情境,使小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受到感染,让小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对数的感触感染。如说出6乘二分之一是多少,让小学生创设情境说明6的二分之一,就是把6个人平均分成2份,求其中的一份,使小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情境模式,这样小学生对分数的数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接着让小学生自己为一些分数乘法计算题进行建立此类思考模式,不但对分数乘法意义得到掌握,而对于计算结果的正确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又如七分之三乘三分之二所得的积与七分之三比较哪个大。小学生面对这个式子就会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情境,并通过这个情境估出与七分之三的大小。这便是一个数感的体验。
2 注重联系生活,丰富现实,建立数感
建立和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小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意地将实际生活的问题与数量联系起来,心理学研究数感经常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重点是让小学生自己去感悟,让小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存在,运用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样在学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小学生的能力。例如,教学单位“1”时,对单位“1”应用多提供小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材料,如一块饼、一个正方形、一堆糖果、一班小学生……这些活动可以启发学生数感,还能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使学习数学充满乐趣。
3 提供实践、交流的机会,发展数感
在小学生的认知成长已有的常识经历基础上进行数学讲授。教师应激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小学生供给充实从事数学学习的知识材料,使小学生知识与技术、数学思维和方式取得培养,取得普遍的数学经历。小学数学实践学生经由过程切身体验来学习数学,动手做数学、用数学。同时,数感的培养和成长,离不开实践。高年级小学生对探究知识可以通过猜测、操作、总结这些过程,感受数的意义。例如,教学真分数与假分数,小学生对这两种数先进行猜测大小,说出自己对这两种数的理解,后用正方形纸进行折出并表示出一个真分数,一个假分数,小学生在实践与同学间的交流,充分感受到这两种的大小,体会它们的含义,从而发展了小学生的数感。又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时,引导小学生利用长方体纸盒,用剪刀剪下纸盒六个面,把一样的面放在一起标出各个面四条边各是长方体的哪条棱,并写出各个面的公式,从而推导出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如许,把数感培育落实到详细的操纵勾当中,使小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明白,成立杰出的数感。
4 利用教材资源,发挥习题作用,强化数感
课本中有很多可以培养数感的题型,重点是咱们在讲授中如何正确地掌控和实行,应用科学的方式能表现数感练习的方式,使小学生在练习中学会知识和方式,更让他们的数感获得阐扬和进步。如:加减混合运算70-23+35=教学中,可以先让小学生计算这样的类似题,在做的过程中小学生就会体会到加上和减去的一样多,因此得数不变。然后让小学生先估再计较70-23+35=?小学生会自主去比较加数与减数的巨细,从而估量出得数大小,数感强的学生就会很快看出比70多12,便是82,从而进一步培育了数感。
5 合适地选题,练习中巩固数感
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堆集是小学生本领和思维培养的条件。知识转化为本领,是一个渐变的进程。完成这个进程要靠明白,靠练习,而数感便是明白与练习水平的指标。智能成长离不开数学基础常识,没有常识,就没法构成数感;数感健全了,常识也就越踏实,并且常识更容易活化。是以,课堂教学应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加深练习,经由过程科学选题作用于小学生。比如教学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后,设计如下题目:
篮球48个,足球比篮球多二分之一,足球有多少个?
篮球48个,篮球比足球少三分之一,足球有多少个?
足球64个,足球比篮球多二分之一,篮球有多少个?
足球64个,篮球比足球少三分之一,篮球有多少个?
这样的标题问题可以让小学生细心思虑,也對他们的数感大有裨益,小学生细心地比比、看看、想一想,贯通此中的接洽与不同,从而强化数感。
小学生的数感构成是一个漫长的进程,在讲授进程中,要联系详细的讲授内容,经由过程让小学生在详细的知识情境中去感触感染、感受、体验数之间的关系,才能增进小学生数感的进步。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坂东镇湖东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