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改造中网架结构规划方法
2020-09-10付少杰
付少杰
摘要:目前的农村电网网架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农村经济与居民生活的发展水平,必须对农村电网的网架结构进行规划、更新。本文分析了农村电网规划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农村电网改造中网架结构的规划方法。
关键词:农村电网;网架结构;规划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尤其是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已徐徐拉开大幕.电网改造工程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未来发展的高度和深度。
一、农村电网规划的重要内容
(一)农网布局问题
在进行农村电网的规划时,应首先对整个电网的布局和负荷分布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在规划改造中的重点工作,需要调查、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线路损耗率,主要线路电压损失和电网电能损失,设备使用情况和供电满足能力等。
(二)负荷预测问题
负荷的预测是整个农村电网改造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规划方案的整体质量[1]。首先,在进行负荷预测工作时,应调查、搜集电网规划的范围内的各生产部门发展计划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用电变化。然后,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运用负荷预测法对用电负荷进行分区测算,分析预测结果,作为电网规划的基本依据。
(三)规划目标确定问题
在负荷预测工作圆满完成之后,根据预测的结果,应在最短时间内确定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的基本目标和结构原则(包括配电网改造原则)。规划目标的确定,既要能够反应规划工作的整体性,又要充分考虑农村电网改造后供电的具体实际。
(四)网架结构问题
网架结构问题是整个农村电网改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①需要对农村电网的网架结构进行一个整体的规划和设计;②结合农村电网布局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布局和线路改造方案。并确定整个输配电线路接线方式、建设分期和建设进度以及整个通信、调度和自动化的规模与保护方式。
(五)经济效益问题
农村电网改造规划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降低线路的电能损失和电压损失,减少线损率,因此,在对农网进行改造规划前后,应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测算,估算出规划改造结束后与之前相比能够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网架结构规划的具体方法
在农村电网规划的过程中,常常在计算机技术及相关工具的基础上,使用数学计算方法完成计算,以此实现对电网规划内容的改善,数学计算方法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学规划法,另一方面是启发式方法。就数学规法方法而言,其主要是应对规划过程中突出的各种变量问题和关系,以此实现对相关问题的整体考虑。而启发式方法相对数学规划方法,存在的优势较少。
(一)非线性规划
在工程实际内容的规划中,使用非线性规划方法能够明确相关目标的函数,且该数值与工程内容十分接近,具有一定的准确性特点,然而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求解方面的难度较大。同时使用该方法计算出的结果仍然会与规划方案出现不吻合的现象,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和变量有着直接关系。
(二)线性规划
就线性规划而言,其较为成熟,在农村电网改造中网架结构规划时,该方法的使用能够将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并通过计算找出问题的解决措施,將其简化,实现线性化的目标,同时计算出相关结果[2]。在使用的过程中线性规划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计算迅速的特点。然而该方法无法在电网规划中计算离散性。
(三)混合整数
在网架结构规划中,使用混合整数规划法,能够有效计算出电网的调度情况,从而引导调度计划的制定,从而在电网改造中,将网架结构的最佳状况进行明确,同时,在实际计算中,还能够对线路的耗损进行充分的考虑。在进行求解时,通过线性处理,再使用标准的数学优化程序,能够有效完成该步骤。
(四)动态规划
使用动态规划方法,有利于相关问题的考虑,而且能够将达到问题进行分化后详细分析,从而实现问题的全面考虑,以此优化过渡阶段的规划、各个阶段的规划等方案。但是该方法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五)电网改造中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配电自动化技术是服务于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的重要技术,在进行农村电网改造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动化应用的思路,无论是电网架构还是建设配备,都用具有自动化功能的配套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配电网自动化在农村电网改造中全面铺开,对自动化应用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3]。要实现配电自动化就应该把实现馈线自动化作为突破口,首要工作是实现分段开关以及联络开关的智能化。在实际建设中,可根据农村电网改造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其对应功能的开关型号;而从现有农村配电网的网架现状看,选择重合器和分段器的组合新模式更有助于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建设与改造。重合器运用断路器的基本方式,有利于发生故障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多次自动重合,进而恢复供电。在系统发生永久性的故障时,重合器会发挥出另一种功能,按照预先制定的操作程序和指令,在分闸的位置按顺序先后闭锁,并对故障和未伤及的线路进行隔离。分段器主要是选用智能化负荷开关,当发生故障时,它能发挥出分段器的自动分闸功能,把故障线路区段隔离,恢复重合器对无故障部分线路的供电。自动化开关在配电网线路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想要使馈线自动化系统在电网架构中发挥作用,需要构建电网监控系统,从而实现电路的分段和隔离,对无故障路线的运行进行恢复,隔离故障路段。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电网改造中网架结构的规划对新农村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际规划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明确改造中的问题,并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优化,以此促进农村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雷莉.关于农村电网改造中的低压电网规划与设计研究[J].农村电气化,2019,No.390(11):18-20.
[2]黄日华.农网改造中的农村低压电网规划与设计[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000(038):72.
[3]李成国.农村电网规划的特点及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000(005):1-1.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曲阳县供电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