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2020-09-10沈雪峰
沈雪峰
摘 要:核心素养的架构与落实是当下中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的一项课题,每位教师都需要对接好自己的学科,深入挖掘学科家长,剖析基于学科特色的核心素养建构,初中化学也是如此.结合初中化学的学科特点,剖析化学学科可以达成学科关键能力,以此通过课堂活动的推进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践能力;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23-0094-02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我国落实立德树人的一项关键措施,教育工作者需明确他们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推动课堂教学与育人模式的变革.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等维度,教师应在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善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唤醒探索欲望,增强学生实践动力
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需诱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原因在于实践要拥有更多的内驱动力做支持,使其在强烈的欲望驱使下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持续锻炼.由于初中生缺乏自制能力,学习热情与探究兴趣有待激发,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借助问题或生活化现象焕发他们的探究渴望,使其获得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化学的奥秘,长此以往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并掌握实践技巧.
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先带领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在讲台上展示铜片、铝片、镁条,使其所说出颜色:镁条、铝片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铜片具有紫红色的金属光泽,提问:把这些金属分别在空气中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引发他们的探究渴望.接着,教师指导学生用砂纸分别把铜片、铝片、镁条打磨后在空气中加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铝片表面失去光泽,铜片表面变黑,并写出这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追问:铁在纯氧中点燃能反应吗?引領他们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使其归纳出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性质,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之后,教师设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所有的金属是否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吗?学生结合实践经验和生活实例思考回答,判断出这些金属的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随后运用同样的方式组织他们研究金属的其它性质.
对于上述案例,教师借助启发性问题不断诱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其产生强劲的实践动力,自觉踊跃的参与到实践探究中,培养他们勇于实践、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在整个活动中,教师通过问题启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也促进了学生参与实践的欲望,将学习与实践建构起无形的桥梁,促进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优化实验设计,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目,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主要分为教师演示与学生操作两大类,属于核心素养的一部分,还是培养他们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科学优化实验设计,以准备充足的器材和材料为基础,在演示实验辅助下,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使其在小组内合作探讨,一起提出猜想,制定实验方案,观察、记录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真理,并达到锻炼实践能力的目标.
在教学“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过程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回顾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及酸性、中性、碱性溶液的pH,先指导他们测定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释前后的pH,讨论:稀释前后溶液的酸碱性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使其结合实验结果说出答案及原因.接着,教师演示实验:测定一瓶溶液的pH,先撕下一条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待测溶液pH是5.询问:这样的操作是否有误?要求学生简单评述,说出各自的见解,使其在实践中验证,发现试纸撕下后,直接用玻璃棒沾溶液,涂在试纸上,再与标准尗对照,实际可能值5<pH<7.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操作实验:测定生活中肥皂水、糖水和碳酸饮料的酸碱性与酸碱度,记录好石蕊和酚酞试剂的变色情况,然后让他们讨论在生活与生产中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科学优化实验教学教学,带领学生在各种实验实践中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得出了实验结论,也在实验提升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促进实验素养的提升.类似的教学过程,久而久之就会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化学实验就是一种常见的研究策略.
三、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习任何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最终目的都是应用,实践应用又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与拓展.化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的学科,正所谓“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像开放化学实验室,开展有趣的小组课外调查活动等,同时要有操作性强、安全系数高、趣味十足等特点,使其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借此培养与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开展“爱护水资源”教学时,本课题主要介绍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水资源的概况及保护,其中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个方面展开介绍,这两个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息息相关,也是本课题的重点所在,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他们了解有关保护水资源的理论知识,使其学会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课外调查活动,调查当地水体污染的现象,取适量的样本,拍摄照片做好记录工作,总结水污染的原因,即为: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胡乱排放;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同时,要求学生制定一些节约用水和防治水资源的举措,如:不用过量的洗衣粉、洗涤剂;刷牙、洗脸、洗手时随手关紧水龙头;用淘菜水浇花、冲厕所、拖地;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发明节水型的热水器等.
上述案例,教师围绕课题主题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亲眼看到水污染现象,增强直观感受,使其内心受到触动,树立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形成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总之,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属于重要任务,不过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合理借助问题、实验、课外调查等方式,使其实践能力得到稳步培养与提升,推动他们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吴玉芬.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复习课教学设计探索——以酸的性质复习教学为例[J].化学教与学,2020(04):77-78+97.
[2]魏明贵,苗莹莹.“素养为本”的九年级化学复习课实践与反思——以“蜡烛燃烧产物的再探究”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21):50-53.
[责任编辑:季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