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2020-09-10田周锋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9期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农业生产应用研究

田周锋

摘要: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可对水资源进行节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经济效益。节水灌溉技术作为农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对其进行高度重视,使得水资源得以最大化使用,对农业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农业生产;应用研究

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化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因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调整优化用水结构,增强水资源保障供给能力,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意义重大。

1.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1.1资金不足,设备不完善

农民的收入不高、资金有限,把资金投入农业生产中带来的收益比将资金投入到节水灌溉技术中要高很多,因此,农民一般不会选择采用这种节水灌溉技术。同时地方政府对农业方面的投资资金有限,这就使得新型节水灌溉技术无法得到推广。

1.2研发技术不足

由于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相比其他国家处于落后水平,因此,技术还不够成熟,在很多地方我国研发的节水灌溉技术无法得到因地制宜的使用,同时在使用时,设备也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往往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因此,想要大面积普及该技术,就必须加快研发的脚步,使得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能够符合农业的需要,同时还要完善节水灌溉设备的售后维修工作。

2.节水灌溉技术的運用

2.1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损失水量主要就是由水源到田间过程中渠系的水量损失。目前,一般采用混凝土衬砌“U”型渠或梯渠,经过多年的运用,防渗效果较好,一般能减少渗漏损失水量的85%—90%以上,糙率系数较小,可明显提高渠道的输水能力,不容易淤积,便于养护管理。

2.2低压管道灌溉技术

这是用较低压力通过管道系统,把水输送到田间的一种技术,较明渠输水来说,可有效地减少渗漏和蒸发损失,而相对于滴灌等用水方式由于出口流量很大,不会发生堵塞等现象,是一项施工简单、投资相对较低、操作简单的节水灌溉方式,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2.3滴灌技术

利用水泵加压或地面的自然坡降通过管道系统与末级配水管上的灌水器,将作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地表或土层中的灌水方法,较传统的沟畦灌及漫灌,具有节水、节肥、省工的优点,且较传统灌溉方式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可明显的改善作物的品质及产量,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接受使用。

2.4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又称为喷洒灌溉技术,水在动力机、水泵等动力设备的作用下,经由位于一定高度位置的喷灌设备将水喷洒至所要灌溉的范围内,水体喷洒过程会呈现自然下落的状态,同时喷灌设备的喷头会将水均匀分撒至空气之中,在空气的作用下水分子会演化为小水滴均匀喷洒于地面之上。喷灌技术不但可使水资源均匀分撒至农作物上,还可对水资源进行节省。目前喷灌技术主要涵盖三种类型:移动型、半固定型、固定型,根据需要灌溉的农田特点选取适宜的喷灌类型。例如:地质环境较差和山区农田可选取移动喷灌设备,因其具备较好的机动性;灌溉区域较大的农田可选取半固定喷灌设备,因其直管、喷头均可动;大规模的农田灌溉可选取固定喷灌设备,因其除喷头之外均不能动。

2.5行走式灌溉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农村已有的四轮车、拖拉机等运输工具,对农作物实施灌溉,主要灌溉形式为三种,第一、根基灌溉,第二、抗旱保苗灌溉,第三、农田种子保墒灌溉。该项灌溉技术具备适用范围广、使用成本低等特点,可集中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也可依据实际需求行走灌溉。同时,该技术具备绿色环保的特性,不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抗旱保苗灌溉优点为在水源地直接进行取水,不会受到距离的约束,将农机改为保苗灌水机,不占据土地资源,对于农田直接灌溉。农田种子保墒灌溉实际灌溉程序为开沟、播种、施水、施肥等,不适于在半湿润及湿润地区使用,较为适于半干旱及干旱地区使用。

3.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1选择适合的节水灌溉技术

在选择节水灌溉技术时需要做到因地制宜。有的地方土质松软,如果灌溉过多的水就会容易造成当地的水土流失,进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一些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地方,就可以选择像喷灌、滴灌这一类效果比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3.2利用渠道防渗透技术的管道输水

在传统的灌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人工挖渠的方式来把水引入田地里去,但由于流经土地的土质不同,经常会造成水资源的渗透,使得水资源的利用率极低。而新形势下的节水灌溉技术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用不渗透材料,例如,塑料管或者砖块混凝土等组成灌溉管道,然后再用这些管道输送水就能十分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使用率,而且这种方式不会因为土质的不同而受影响。

3.3通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良性发展

节水灌溉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农户受益在短期内不能很好地体现,导致农户热情不是很高,在今后建设中应该明确项目产权,让农户了解自身在建管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行之有效的工程运行管理制度。同时,要通过承包、入股、合作等方式加强土地流转,鼓励农户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使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降低农业生产的经营成本,促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良性循环发展。

3.4加大水价改革的调节力度,保障节水灌溉工程良性运行

在水价改革过程中,要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则加大水价调整力度,需要通过政府补贴等制度对节水起到激励作用,既不能过多的增加农户的负担,还要通过水价改革把水节约下来;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灌溉都要采取用水定额管理,在保证农户定额内基本用水需求的同时,对超定额水实行累计加价,从制度上促进节约用水,加强水费计收和使用管理,确保水费取之于水,用之于水。

4.结语

新形势下的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国家的极大重视,国家需要不断研发新技术、出台新政策,使得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得到不断推广。同时技术人员需要在农业生产中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从而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证农业生产的持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文.新时期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9):83-84.

猜你喜欢

节水灌溉技术农业生产应用研究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