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管理智能化系统在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2020-09-10王冠楠高征伏高翔王海琛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0年9期
关键词:安全管理智能化

王冠楠 高征伏 高翔 王海琛

摘  要:安全管理智能化是通过物联网、结构化平台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来搭建智能化管理系统,用以减少管理盲区,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流程规范完整,工作内容公开透明。基于此,本文以海工某船体工程项目为例,分析了智能化安全管理在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化;安全管理;海洋工程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U673.35;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0)09-0000-00

0 引言

智能化是系统根据自身结构和功能对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做出的自动反应,这种反应是输入的物质、能量或信息刺激系统而做出的自动反应,是客观的、无偏差的。在实际工程建设中,智能系统一般是传统自动化的升级版,并可以加入较复杂的算法、硬件技术来综合实现某些管理目标[1]。安全管理是指国家或企事业单位安全部门的基本职能。其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有关安全问题的相互关系,满足社会和个人在安全方面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科研活动顺利进行、有效发展。

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推进事故死亡人数和较大事故持续下降,坚持安全发展理念,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为主线,结合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中,关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主任负责人责任,建立“层层有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同时迎合中海油总公司对智能化转型的重大战略部署思路,将信息技术架构嵌入安全生产管理,最大化利用信息化辅助技术将安全管理理念贯彻执行到位。通过不断探索与研究,信息化技术与安全管理相融合的智能化安全管理工具已在现场崭露头角,其可有效应对海洋工程项目建造现场安全管理的痛点和难点。

1 现场作业安全管理智能化系统目标

现场作业安全管理智能化系统目标是在现有的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基础之上,搭建一套覆盖公司级、项目组级、分包商级、施工班组级等各个层面,能够满足安全生产标准化,符合管控要求的专业化、实时化、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平台,重点解决多层级、多业务、标准化管理、安全绩效量化考核机制、数据报表的自动统计分析等难题,实现作业现场人员、作业立体化管理模式。

2 系统设计与架构

根据海工某船体工程项目建造过程中在不同阶段的施工特点(船体建造期多是储油舱、压载舱等受限空间作业环境;上部组块搭建期多是人员密集、交叉型作业环境),针对性的进行管理系统平台设计,跟随项目进度、作业环境的变化,将各子系统之间的随动调整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统一的技术架构和开发语言,实现现场统一管理和控制,辅助管理流程优化[2]。作业安全管理智能化系统由手持智能终端、后台数據处理、可视化看板组成,包括隐患管理模块、风险管控模块、作业许可管理模块、现场人员定位模块等子系统功能。

3 安全管理智能化系统在作业场景中的应用

3.1 隐患管理功能模块

隐患管理模块全面管理场地隐患,通过移动端APP和WEB端后台做到对隐患的实时发现、全程监督、数据统计。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通过手持移动端将现场发现的问题拍照取样,添加问题描述和建议整改措施提交进系统进行流转,管理者通过后台看板总览各项隐患全过程信息,并针对负责人、整改时限来督促重点问题关闭进程。将隐患发现-整改-落实的闭环管理流程线上化,基于隐患信息进行统计,协助管理人员找出生产环节中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缩短隐患闭环流程周期,并能通过后台报表功能导出统计、分析数据,提高隐患监督检查效率[3]。

(1)用户权限管理。主要包括对系统的使用进行角色分配,不同角色操作功能不同,不同角色数

据权限不同。(2)隐患提报。基于移动端进行隐患提报;支持多张图片上传;页面针对普通用户进行优化、最简化,如:大量字段默认、大量字段输入关联、支持语音输入等;支持针对立即整改措施上传隐患整改后的图片。(3)隐患查询列表。以图文信息流方式展示隐患列表;实现数据隔离,公司层面、不同部门或者项目组只展示本部门权限下的隐患清单;在列表中可对隐患进行查询以及责任指派、驳回、再次提交、认领、申请删除、确认删除等操作。(4)隐患处理过程管理。在PC端和移动端均可进行隐患管理业务流转,将隐患整改任务分配给相应负责人,可进行接受、拒绝、转交、更新进展、延期、完成、复核、退回等操作。

3.2 风险分级管控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风险信息的复杂性和数量较大,为此寻求构建风险图的有效方法变得至关重要。风险管理模块提供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工具,可建立风险、行动与事件间的联动关系,自动发送电子邮件通知,同时进行数据录入,对统计输出和报告进行定制,基于访问权限的保障作用和审计历史的跟踪[4]。风险管理模块支持多个维度的可视化和分析,从包括组织、资产、项目阶段、可交付成果、技术领域、地理位置等在内的多个维度,构建风险分解图。将风险登记表与蝶形图中的屏障管理与元素直接相连,通过将原因、关键事件的链与后果链相连,从而构建事件的结构和可视化链,通过红绿灯显示屏障的有效性和可视化状态,通过具备潜在屏障元素或衰减因子的屏障来识别控制的稳健性与级别。

3.3 作业许可管理

危险作业许可管理用于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危险作业,实现线上审批和备案存档,如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作业许可,建立完整的危险作业实施档案,实现对现场危险作业的有效控制。危险作业申请人根据作业活动填报危险作业名称、单位、区域、申请人、作业单位及负责人等相关申请信息,危险作业前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作业中安全监督检查、作业完成后安全检查等,并对各个环节的照片进行存档,将各个流程与岗位人员权限和事故管理相互关联,每个环节的人员各司其职,通过系统分四个阶段简便快捷的完成作业签批流程。每一步作业审批都是根据每个专业岗位人员已经设定的权限来进行,实现对现场危险作业的有效控制,降低作业风险。

3.4 作业人员定位功能模块

由于船体建造项目存在大量的舱内封闭空间作业。主要作业风险集中在全封闭钢质结构对通讯信号的屏蔽上,因信息沟通受阻容易造成意外情况,因此无法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影响应急及搜救工作开展,因此需要限制登船作业人员权限及实时掌握人员入舱动态情况、控制区域人员进出,通过门禁和无线定位基站配合使用实现定位人员位置功能[5]。采用高精度的脉冲无线定位技术,通过在建造现场部署定位基站,为人员配置智能工卡,通过零维定位、一维定位和二维定位、混合定位等方式,实现对人员的高精度定位。

项目开展期间,现场有近千名作业人员同时在船上进行作业,根据人员刷卡上下船记录,统计当前各部门/承包商留船人员的实时数据,在船体甲板区域部署人员定位基站,监控甲板区域人员活动位置。

4 结语

经过在海工船体工程建设项目的现场测试运行,得出智能化技术应用在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环境下,能够起到对安全管理效率提高的效果:将安全管理全流程可视化,实现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动态管理与控制,为管理者及时提供实用、高效、可追溯的信息服务,以及科学、精确的分析决策数据,使海洋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更加科学有效,推动企业安全管理从粗放型向智慧化转型。

参考文献

[1] 石琰,魏来,高麟.探索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防控模式[J].科技经济导刊,2020(31):37+61.

[2] 徐波,魏利军.基于视频分析技术的违章作业智能监控系统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10(S1),79-83.

[3] 岳为刚.一种智能化系统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应用模型[C]//第二十一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6.

[4] 杨雷,张红芳.智能化提高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水平[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4(11):1-3.

[5] 李迥.施工现场智能化安全管理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7(20):139-141.

收稿日期:2020-08-02

作者简介:王冠楠(1984—),男,天津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海洋工程安全管理。

猜你喜欢

安全管理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智能化的“世界观”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建议
房建施工中的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研究
浅谈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
关于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管理和防范策略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