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2020-09-10蒋伟勤白国庆
蒋伟勤 白国庆
摘 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于公路工程的要求与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各种生产发展需求,需要加快公路工程的建设步伐,同时保障其质量与安全,以此推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在施工中,需要通过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来保障其质量安全,延长使用期限,从而取得巨大成效。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公路工程;施工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0)09-0000-00
0 引言
高性能混凝土相比于普通混凝土,拥有众多优点,因此值得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进行广泛应用与推广。为了充分发挥其优点,还要对施工应用过程展开深入探讨与分析,以此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安全高效。
1 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优点
相比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采用了高性能的原材料,以及先进的加工技术。因此应用于公路工程施工中时,有着非常多的优点。具体表现在:第一,能够提高工程的强度与抗渗能力,因此可以保障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并延长使用寿命。第二,高性能混凝土,不易离析与分层,且有着高强的密实性、可泵性。可以减少施工中的资源损失,以及施工的有序进行。不仅节约了大量的资源成本,还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难度[1]。第三,研究表明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导致施工难度大,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然而通过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就可以适应于各种施工环节,降低施工难度,优化整体设计。当工程投入正常运行后,还能够延长使用寿命,带来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第四,有着高强的稳定性,后期的收缩变形较小,因此不会带来较大的裂缝与不均匀沉降等问题,整体较为安全与高效。
2 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 重视原料选择
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料,必须以优质与高强为主,因此需要格外重视。在材料采购后,需要展开质检,包括性能、规格、参数等等,只有符合规定要求,才能投入正常使用。具体包括:第一,水泥。首选性能高强、质量保障、参数适宜,且强度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禁用矿渣、粉煤灰等酸盐水泥,否则就会出现变异,导致强度低下[2]。结合具体的施工要求,来选择中、高强度,水泥细度也应当适中,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第二,掺合料。一般选用矿物质掺料,并且对其性能、品质等,做好严格的检测。改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第三,粗细料。粗细料的选择是保障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在选择中,应当严格把控其颗粒形状、整洁程度、品质等,并且要遵循吸水率,压碎值的相应标准,才能保障整体质量。第四,外加剂。复合或高性能减水剂,是最佳的搭配选择。因此要严格把控相容性、坍落度、减水率等,强化混凝土的质量与性能,保障整个施工期间的平稳安全。为了选择高质量、性能的原料,就需要从采购、运输、质检、保管等方面,选派专人管控,做好层层检验与审核,才能研制出高性能混凝土。
2.2 把控设备选择
在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中,对于搅拌设备,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还要选择品质得到保障的搅拌设备,才能满足施工要求。一般情况下,应当采用逆流式、卧轴式搅拌机,严格把控混凝土的离析度与密实度,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此外,还要选用自动计量装置,然后遵循相关标准,进行各种配料的精准计量,保障最终结果。在配制之前,必须展开反复实验,只有满足规定标准之后,才能大范围投入使用。
2.3 优化配制技术
整个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的相关标准,行业的相关准则,以及施工技术规范与要求,才能展开配制工作。其配制技术如下:第一,水灰比。水泥用量,应当遵循混凝土的性能与强度,来确定与调整。用水量,可以依据外加剂的坍落度、粗细料的颗粒、掺合料的品种等做出适当的调整。整个配制过程,一定要减少用水量,因此可以通过减水剂品种的调整,来保障整体性能与品质。第二,水胶比。混凝土强度保障最为关键的就是水胶比,其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黏合度、离析度等。在配制中,需要结合原料品质、强度等级,并结合技术人员的经验,来合理把控与调整。如若是钢筋混凝土,就要根据施工环境、使用期限等,将水胶比控制在0.32~0.60之间,胶凝材料的用量控制在260~380之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以此保障其最终质量。第三,含砂量。高性能混凝土的含砂率,应当控制在35%~45%之间,并且根据粗细料的颗粒、水胶比来确定。还要结合施工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整个含砂量要与水泥用量,成正比关系,才能满足标准施工要求。
2.4 展开搅拌运输
搅拌运输也是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运用的关键步骤,因此需要引起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先投入混凝土原料,然后加入水和液体外加剂,进行搅拌均匀。接下来加入掺和料、外加剂等,并且全过程通过观察调整来控制好坍落度与离析度。第二,在运输中,必须使用专业的运输车辆,并且要持续搅拌才能防止混凝土离析。在运输中,要将时间控制在一小时内,并且采取相应的保温隔热措施,防止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
2.5 做好浇筑养护
在浇筑施工之前,还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才能保障施工质量,发挥高性能混凝土的价值。具体包括:第一,要为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提供多元的培训深造机会,包括安全教育、技能培训、理论学习等,以此来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障浇筑施工的有序开展。第二,健全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度、全过程监管制度。让每一位人员,明确自身职责,清楚自身使命,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并且加强各部门的协调与交流,实现信息共享,高效配合。然后將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与其薪资报酬直接挂钩,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以此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此外,还要对整个混凝土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进行全面、动态化监控,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及时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展开浇筑施工,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浇筑之前,要对工程面进行清洁、洒水,保障表面没有任何污染物,并且充分湿润。第二,把控好浇筑时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等,然后将混凝土摊铺均匀,碾压密实。第三,必须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法,并对厚度、平整度等,进行测量把控。第四,一边浇筑,还要进行振捣与碾压。振捣的频率、顺序等,要符合标准要求,才能避免蜂窝、孔洞等质量缺陷。在初凝之后,再次进行振捣密实,才能防止收缩下沉。第五,在碾压结束后,要进行收面工作,主要为标高的控制、防水材料的施工、防排水施工等,并且做好抹面与边缘修整工作,提高工程强度。
浇筑施工结束后,还要进行养护,才能保障工程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在浇筑施工的12h内,要在工程表面,覆盖草皮或者湿布,并定期洒水养护,来控制收缩变形。整个养护期间,禁止人员踩踏,然后根据工程要求,来控制养护期限。一般为两到三周,才能避免裂缝、变形、掉面等危害的发生。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流程,展开了详细深入分析,希望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与依据。基于此,在今后的施工应用中,要对原料选择、设备选择、配制过程、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进行把控与监管,从而实现高效运用,保障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 汪虎.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20(1):377.
[2] 路荣肖,宋治民.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J].商品与质量,2019(17):163.
收稿日期:2020-08-12
作者简介:蒋伟勤(1984—),男,广西桂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材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