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体医融合教学策略
2020-09-10梁天贾艺文
梁天 贾艺文
随着科技及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交通替代了步行、电梯替代了楼梯、电子产品占据了人们身体活动的时间等现象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地挑战。基于此,健康中国的理念已经形成,如何采取有效手段促进我国健康事业的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和探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体医融合理念不失为一种可靠的保证,通过体育运动与医疗手段融合管理,以达到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目的。
1实行体医融合教学策略的必然性
1.1大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卖、电子游戏、智能网络等顺应现代紧张生活节奏的产物应运而生。沉迷于电子游戏,手机买饭菜等普遍现象,进一步减少了学生的运动量,学生日益增强的懒惰心理,吸烟、熬夜、酗酒等恶习也危害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江崇民说过,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质仍然在下降,只是下降的速度有放缓的趋势。据相关研究证实,处在19~22岁的大学生,在爆发力、耐力与力量等层面均呈现出降低态势[1]。根据2015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中的数据可知,在7岁到19岁年龄段之间的学生体质较差,尤其是大学生体质下滑水平最为严重。
1.2慢性病年轻化趋势明显
慢性病全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不表示某种具体的疾病,而是存在人体中隐匿性强,生病时间长且久治不愈的尚未完全确定疾病分类的概括性总称。例如颈椎病、慢性胃病、神经衰弱等。造成慢性病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熬夜、吸烟、饮酒、静坐、久玩电脑或手机等不良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是遗传、年龄、性别等先天因素[2]。大学时期是学生与社会具有较为全面而广泛联系的时期,学生在大学期间会受到社会各种行为和认知的影响,如学生认为吸烟、饮酒是人与人交往的社交需要等。另一方面,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好奇心较强且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影响十分普遍,慢性病风险行为极为容易在同寝室、同班级、同年级中传播和流行[3]。根据社会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大多数大学生存在饮食不规律、熬夜、运动不足、超重等慢性病潜在危险行为,同时还有多数大学生存在心理压力过大等慢性心理疾病。
1.3国家政策法规推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
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两大战略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众多推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国家政策法规颁布。2010年6月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将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以及“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主线路;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提出学校体育要构建合理完善的监测评价体系;2016年国务院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融入到体育中。近几年,国家一直在为推动高校体育出谋划策,这些国家政策法规的颁布,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发展思路和方向,推动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4]。
2现阶段实行体医融合教学策略的优势
2.1有助于转变高校学生的健康观念
当今高校学生体质现状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大部分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薄弱、体质差,这首先引起我们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认识程度进行反思。体育运动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世界医疗卫生条件和水平还无法彻底治愈一些慢性病,只能做到延缓病症和长期调理改善,在国际上,加强体育锻炼在预防和控制出现慢性疾病出现方面得到证实。“体医融合”概念的提出,推行以预防为中心的主动、自主型健康干预理念和行为方式,改变了传统以治病为中心的健康理念,通过将健康关口前移至体育运动,从而实现“治未病”,尤其是防治慢性疾病的目的。因此高校在公共体育教学时与“体医融合”相结合,在“体医融合”的健康理念影响下,有助于使大学生的健康理念,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也可以降低大学生群体的慢性疾病发病率。
2.2有助于高校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体育锻炼可以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机能的兴奋性,要想有健康的身体和充足的精力投入到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中,就需要将体育锻炼的观念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不同的人体发展时期有不同的体育锻炼目标和要求。大学阶段是学生步入社会前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时期,同样也是决定身体锻炼的习惯是否能够使学生当成终身习惯的最后时期。“体医融合”的相关健康理念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新的健康意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养成终身运动习惯。
2.3有助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目的的实现
尽管高校在公共体育改革中逐渐向以学生健康为主的方向改变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影响因素众多,仅靠单一高校公共体育部门或体育课根本不足以彻底改善学生的健康问题,难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而“体医融合”更加注重于将传统的干预方法改变为以预防为驱动力的主动和自主型健康干预概念和方法,来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体医融合”的相关理念与我国体育教育目的极为相似,都是以增减健康为主线路,从“重医”到“重防”,培养国民的健康干预理念。将“体医融合”與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相融合,可以改变大学生的传统健康观念,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加快实现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目的。
3结语
体医融合是当前推进国家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效手段,高校公共体育实行体医融合教学策略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了解体育与医疗的交叉信息知识,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完善并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来推进高校体医融合教学策略的实施,使学生成为具有专业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璟明.“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院校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2):148-149.
[2]李锋,赵琴,韦光辉.“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模式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2019,40(4):159-161.
[3]洪丽娟,何婷婷,蒋雯雯,等.新医改背景下高校学生慢性病干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8):1012-1013.
[4]项贤林,赵亚杰,陈长洲.新中国70年我国学校体育重大政策法规阶段变迁特征研究[R].南京: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组委会,2019.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济南 25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