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路径创新

2020-09-10陈文霞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积极心理学大学生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领域新的研究思潮,注重积极心理、体验和环境的塑造,分别助力认同教育的三个层次:理性、情感、实践认同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出现新问题,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实践经验,拓宽认同教育途径,提升认同教育效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的新视角。针对认同教育问题,高校可以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体验、积极潜质、良好环境互动等为理论基础,帮助学生认可、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并在实践活动中践行,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实效。

一、积极心理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19世纪末出现在欧美国家的心理学运动,以人的美德为起点,倡导以开阔的视野、开朗乐观的精神挖掘人内在的积极潜质,以便帮助他们挖掘和获得幸福和有意义的人生。正如积极心理学之父赛利格曼曾说,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平稳时期,心理学的使命更倾向于人们越来越美好的生活情态[1]”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 (1) 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2)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乐观、成熟的防御机制、智慧等;(3)积极的环境构造,有社会、商业机构、社区等。[2]其中第二部分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指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对其学生进行理性、情感和实践认同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认同教育,指高校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结构,使大学生通过学习,感知、分析、整理、概括、抽象等过程,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并把其作为行为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教育,指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予肯定、积极地情感,致使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与自身幸福生活密切相关,甚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达成目标的内驱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认同教育,指高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引导大学生运用于实践,促使他们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涵的前提下,注重客观世界的改造。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地传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大学生,使他们获得全面、科学理解,并通过情感认同的积极催化作用,内化于其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态度体系,外化于日常生活实际。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认同教育是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教育是中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认同教育是目的和归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指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积极的心理品质,使正向心理成为常态,既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目的,也有利于保障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效性。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价值

积极心理为理性认同教育提供了理论前提。传统心理学把注意力放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鉴别上,注重“失败、悲观”等消极心理“资源”,而积极心理学侧重于人类优势和美德的开发潜能,是一种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思想,关注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韧性等积极心理“资源”,并把提前干预这些可开发、可重复利用的积极心理“资源”当做培养和激发潜能的过程。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认同教育,正是基于这些积极心理“资源”,让大学生逐渐意识到自身存在的积极特质,提升运用积极潜能的主动性。若把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心理“资源”挖掘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认同教育结合起来,利于开发个人的积极潜能,提高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的能力。

积极体验为情感认同教育提供了精神动力。体验,即人们借助于情绪的表达方式,将受外界刺激而做出的心理反应表达出来,所以又称其为情绪体验。[3]顾名思义,积极体验,指积极情绪体验,其理论研究側重于如何增强主观幸福感,强调对过去满意,对现实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情绪体验,为高校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带来了积极力量,使得当代大学生回忆过往经历时,对所获充满成就感,对失败抱有遗憾,但也会选择迎难而上;快乐地拥抱现在,珍惜目前拥有的幸福;对未来充满希冀,通过毅力实现既定目标。

积极人格为实践认同教育提供了价值目标。积极人格,是在积极心理的基础上,通过一次次的积极体验,逐步培养起来的,它在于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在于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换句话说,需要社会成员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上,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也有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统一的目标,因而积极人格的培养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提供了价值目标。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困境

(一)全员参与理性认同教育,缺乏积极体验

积极体验强的高等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其积极体验度低,难以吸引大学生学习兴趣。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心骨,均可以发挥相应作用。然而三者分别存在问题,降低了大学生的积极体验程度,从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首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思政课教师讲授,而由于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较低,教学热情不高,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单一灌输教育方式,使大学生情绪体验较低,减少其学习积极性,导致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认同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有学者指出,大学生在认知结构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4]这与他们在思政课上缺乏积极体验教育有较大关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其次,当前全国倡导高校专业课教师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与思政课教师通向同行,事实是许多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课的思政资源挖掘较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深度不够,甚至有些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认同,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只能空洞地讲解内容。而且有些专业课教师个性特点不强,缺乏个人魅力,阻碍了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致使他们无法完全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机会最多,有条件为他们积极潜力的开发,优势、美德的获得提供保障,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规定按1:200的比例配备辅导员,但大部分辅导员所带学生超过200以上人次,因繁杂的工作,无暇顾及每个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积极思考,帮助他们积极面对挑战,因而会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全程参与情感认同教育,忽视培植积极人格

积极人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赛利格曼看来,积极人格是由“乐观型解释风格”发展而来的。在进行大量实证研究之后,他认为,当人们经常认为问题是由于自身引起的,属于“悲观型解释风格”;而把问题归于外部环境和他人时,便是“乐观型解释风格”,他们通常会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也会看到自身的优势和美德,在日常行为中通过挖掘和发挥积极潜质,逐渐形成积极人格。积极人格的形成,便会产生积极力量,以习惯性地行为方式激发积极潜能,久而久之,作为内生动力的积极情感便会应运而生。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如果有积极人格,也会从内心情感出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更有甚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亲切感,认为其具有与幸福生活相通的特质,引发情感共鸣。

而问题在于,许多大学生身上体现的是“悲观型解释风格”,他们将出现问题的原因归于自身。特别是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环境中,许多大学生思想空间占据的是“消极、抑郁、悲观”等词语,难以形成积极人格。因而从前文推论中,他们不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积极情感。

(三)全方位参与实践认同教育,忽略建构良好环境

大学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是认同教育发挥功效的表现。而全方位互动的良好环境为其提供载体和效果检验平台。积极心理学也主张积极环境的构建,比如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建设。

家庭父母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影响较多,部分家长轻德育重智育的传统观念、轻精神教化重物质奖励的错误行为,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此种情况难以形成家校有效互动,都不利于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也有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社团成员创新能力不足,活动组织形式单一,难以激起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导致社团文化建设力度不够,影响力小,促使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收效甚微;新旧媒体的融合程度不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引导力不足,方式方法有待改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实效;校外的许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师生缺乏互动,都未能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的价值,所以大学生仅把布置的任务完成,无法实现在活动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社会中,互联网、影视文化等渠道向我国大众渗透思想观念,多种价值观在我国社会特别是网络世界中交融交锋,而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易受西方思潮影响,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加上社会和学校未形成积极互动机制,高校难以对大学生接收自社会信息的积极引导。当大学生生活被消极的展现信息充斥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概率小,更不会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于生活中。

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路径创新

(一)增加积极体验,强化理性认同教育

高校思政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阵地,发挥课堂作用成为当前高校认同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思政课教师需要发挥思维引领的积极功能,用多样化的语言风格和形象的案例,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概念辨析、现实内涵,增强大学生的积极体验,促进其从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同。

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对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兴趣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是不可忽视的积极教育力量。为充分发挥其效用,需要他们培养积极品德,注重个性发展,教师在课堂上用个人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支持他们参加专业知识竞赛,促进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在大学生参加专业知识竞赛中,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引导大学生将专业精神融入活动,不仅提升专业技能,增强锻炼,还满足大学生对专业知识价值诉求,让他们感受专业学习的优越感,提升积极情绪体验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带来精神动力。

(二)培植积极人格,实现情感认同教育

实现高校情感认同教育,需要以积极人格的培养为基础。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教育者可以挖掘榜样人物,建立情感认同。积极心理学中,赛利格曼认为美德有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六种。在师生积极交互过程中,应以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当发现他们拥有其中任何一种美德时,可以鼓励生活应用,获得积极反馈后,教育者给予积极个人、标兵等荣誉称号,一方面,帮助学生自身增加成长过程的积极因素,树立自信心;另一方面,为他人成长树典型。运用身边榜样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增强他人言行学习和模仿的强度,促进积极人格的形成。以学生为榜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人感受到其平、实、微的特征,也是可望而可及的。当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亲切感,从而架起生生之间情感认同的桥梁。

其次,教育者通过自身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凝聚情感认同。每位大学生的过去经历、现状和对将来的希冀不同,道德水平有高低,便有着各自的独特人格。所以对于每个个体,不能期望都成为伟人,但需要他们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基本道德要求。教育者的价值观影响德育质量的高低,于是教育者可先受教育,建立积极正向的价值观,然后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引导他们改变看待事物的角度,帮助构建“乐观型解释风格”。同时,身教重于言传,教育者应建立以积极价值观为基础的行为方式,在与学生的积极交往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最后,通过教育者言传与身教的双重影响,大学生有更为积极的思维方式,为其积极人格培养注入更多正能量。教育者通过自身积极价值观感染学生,促使他们在情感上更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建构优良环境,推动实践认同教育

家庭是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高校可以邀请家长建立专门的家庭教育委员会,学校派老师负责培训或指导家长,帮助家长及时剔除错误言行,以便更顺畅地与学生沟通交流。通过家庭成员的有效互动,及時满足学生精神需求,并传递积极的家庭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时,也可请家长出谋划策,帮助他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并通过家长渠道向学生传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内涵。

积极心理学主张良好社会对人的积极品质的发展作用,而社会能与学校、家庭等环境形成教育合力。首先,面对社会尤其是网络世界多元价值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可以学会汲取其中的积极“资源”,打造融通线上线下的话语体系,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媒体中的主导权、话语权。其次,完善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网络宣传、网络服务等环节,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世界铺展开来的态势。同时,人们在网络世界的积极交往中,也可以逐步实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外化--实践认同,即多使用积极言语,传播正能量。最后,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学校要对校园舆论把关,特别是来自社会的信息,可以进行媒体议程功能的设置,帮助大学生选定积极话题,培养他们正向的价值观。然后通过学校与社会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共同搭建一套思想缜密、语言活泼的积极解释风格和框架,协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先进的观念,因而在深入浅出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涵的进程中,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义,达到知行合一的认同效果。

概言之,积极心理学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在校内外挖掘积极“资源”,激发大学生的积极力量和潜质,推进积极人格培养进程,从而促进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助推高校培育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Ruark J.Redefining the good life:A new focus in the social science[EB/OL]APAonline.http:www.

apa.org/ed/goodlife.html.

[2]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3]刘子婧.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79-82.

[4]韩姝君.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逆反心理及其疏导策略[J].教育观察,2018,7(15):43-44+94.

作者簡介:

陈文霞(1994.10-),女,湖北咸宁人,武汉市洪山区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在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传播路径研究”(19Q078)武汉纺织大学校基金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与践行路径研究”, 武纺大科[2019]5号,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积极心理学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