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探究在教学中的运用

2020-09-10彭成清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科学素养

彭成清

摘要:科学探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教学中的重要方式,科学探究的形式多种多样,是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了解我们身边的科学人物,计算机应用,概括图像等的多重呈现。科学探究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科学探究;探究兴趣;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是人们发现自然规律,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过程和重要方法,是人们探究和了解自然,培养科学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具有实证性、科学需要证据,各种各样的证据是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证性途径得来的。科学探究具有主观性,科学家利用证据和已有知识、加上创造性的想象,才能对证据做出科学的解释,由于自身的知识背景不同,因而得出的科学结果的过程中,难免带有主观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等步骤,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出结论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一、科学探究的步骤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一)提出问题: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者直接给处所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

(二)猜想与假设:学生依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提出的可能出现的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并经过讨论、思考作出初步的论证。

(三)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

(四)进行实验:按实验步骤,细心规范的进行具体操作。

(五)收集证据、整理数据:收集并整理通过实验得出的实验现象、实验数据,为验证猜想和假设做好准备。

(六)是交流与合作。全班或同一组内围绕得到什么结论,如何得出结论,有什么体会等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探究实验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教师要注意加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个环节还要求学生能对探究过程做出简单报告。

(七)反思与评价:通过实验结果,能与他人进行讨论,不断反思并提出改进建议,能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科学探究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施方案,进行实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

二、教学中科学探究的特点

(一)教学中科学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按照由低级到高级整体设计了科学探究技能,做到上下贯通,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辅,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为主,提高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设计个性化的探究过程,力求通过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活动提出不同的要求,将观察技能融入学生中的整个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落实实验的过程,是培养探究技能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它使学生在探究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概括,增加探究认知,培养探究技能和水平,从而获得探究的方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科学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

教科书通过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能让学生充分的使用各种思维方法,加强学生的思维参与性,避免了程式化,表面化的认识,能通过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延伸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以及课后,做到回归生活,扩大了学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科学探究能规范学生的探究行为;

对提高科学探究效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科学探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证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课以探究核心,科学探究是由一个个活动构成的。活动是建构科学概念的载体。教师在科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要概念活动下的活动板块及每个活动承载的概念内涵。基于科学概念的探究教学,学生是否成功建构了科学概念,达到了什么程度的概念,是检验教学成效的标准,也是教师反思自己教学过程的指标。评价的方法很多,有情境解释、科学观察报告、試卷、课后自我小结等等。

(五)科学探究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

快乐科学探究能给学生在学习中 带来满足感,幸福感。能引导学生从儿童心理需求出发,培养儿童的天性,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科学探究的决心。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与认识研究并获得知识的心里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有兴趣必然引起追求,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因学习兴趣而产生乐趣,激发学生在快乐中探究学习科学知识。

课堂是学习知识的一个场所,但不是唯一的场所。学习可以到社会大自然中去学习,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的后续活动,拉大教育时空,让孩子们在连续的活动中逐步体验,感悟生命的宝贵,把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生活才是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

科学课堂应该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权威,不是传授知识的工具,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探究知识的宝库。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拓展信息渠道,善于鼓励学生利用存在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是学生熟悉的且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通过这些活动的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亲身经历的时间和空间,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

(六)科学探究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最直接体现,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感性认识,通过学生有目的的参与实验,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经验,体验科学探究中的乐趣。小学生对自然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恰恰是进行科学探究的起点和原动力,有了这样的好奇心,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那么,如何在探究前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呢?

首先,要呵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学生开展学习的原始动力,精心呵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促进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并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技能的形成。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究活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原动力就会把孩子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持久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学生由好奇而产生的探究欲望,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感性到理性,逐步变成学生自己的科学素养。尽管有时学生的探究愿望与课堂计划有所偏离,但只要是不违背大纲,我们适当的做一下调整也无不可。

其次,要激发学生对探究目标的探究欲望。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学生的情绪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在学生探究前精心创设能引起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情境,将会催动学生产生出强烈的探究欲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而教师设计的情境则是“引领”学生进入探究活动的垫脚石,能让学生能够感动并为之产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三、结论

科学探究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基础,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特点,改造和发展科学探究的脉络,选择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探究活动,从心理上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并进一步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循序渐进的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科学素养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科学与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