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1)
2020-09-10石宜波
石宜波
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重点学科,旨在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学习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等。传统文化则是我国自古以来的知识瑰宝,对于中学生来说,接受传统文化熏陶,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升华精神世界,而文字本来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部分之一。故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是具有必要性的,每一位学生都承担着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和发扬民族精神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措施
引言:
我国传统文化近些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渐渐被人们所忽视。传统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传承积累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作为教师,需要运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地将传统文化传播到每一位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激发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整体文化素养。在日常语文课堂上,使得学生一点一滴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提升初中生的综合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教育意义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自古以来代代相传发展到了现代社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多彩,高深莫测,包括但不限于:古文、诗、词、曲、赋、民族戏曲、音乐、国画等等,形式多样 各具特点,且不可替代,是极其珍贵的文化底蕴瑰宝,其中还包含了许多对我国具有直接影响力的重要思想内容。在社会走向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的发展进程中,不能随意忽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需要不断地将其传承和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社会稳定前进,吸收借鉴创新融入现代文化发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的继承并发扬下去。
对于初中生而言,传统文化中不仅仅丰富多样,具有民族特色和别样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了许多先贤的思想文化,如:仁、义、礼、智、信等等。也包含了文字,语言。到了现代社会,传统文化仍然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譬如说:音乐、曲艺、节日、民俗等,对我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为日后发扬传统文化打下的基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思想内容也能够使得学生从中受益,培养思想品德和高尚品质,丰富精神生活方式,打造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深切真实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
二、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方法
(一)语文课堂融入传统文化,延伸教材内容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本身就包含了文字和语言,包括诗、词 、赋等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会涉及的内容,这极大的方便了对于初中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开展。教师想要潜移默化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课堂上,可以将教材中的古诗词课文鉴赏与传统文化结合到一起,齐头并进开展教学,既能够将教材内容延伸出去,为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和文化积累打开了一条道路。究竟如何合理利用课堂的有限时间完美融入传统文化熏陶 就是教师需要研究探讨的,也需要不断地在教学活动之中进行实践和完善。
教师可以先从语文教材内容入手,以古诗词课文为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传统文化渗透。举例说明:在学习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纪行诗《使至塞上》这首诗歌时,诗歌中描绘了诗人王維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遇见的边塞壮丽景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诗歌中用到一些词句结合当时唐代的历史,为学生简短地讲解一下何为出塞、何为属国、萧关位于我国现代的哪个位置,以及都护在唐代又是什么样的官职,让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也能增加历史文化知识,拓宽传统文化知识面。
(二)加入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活跃教学氛围
我国传统文化种类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样,且极具趣味性和吸引力,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喜爱,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一优势,除了关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之外,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感受传统文化,进行课外体验活动,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运用文字或口头表述出来,让学生展开思考,开阔视野,并且得到了一个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和实践活动的机会。这种难能可贵的体验活动,不仅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同时还能够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水平和写作能力。将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与语文写作联系相结合,是一种非常好的高效教学模式。
举个例子:传统文化中的戏剧、国画、曲艺、书法等等,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会见到, 无论是电视电影,还是茶馆戏院,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周末假日的休息时间用一天去体验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如:博物馆、戏院、茶楼、剧场等等,并在体验之后以这一天的感受为主体进行写作,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思想感受描绘出来,鼓励学生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体悟和感想。
三、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开展策略
(一)借助新媒体技术,宣扬传统文化
在开展传统文化建设的道路上,教师也可以采纳现如今十分普遍的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教学。多媒体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许多学校都会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力量来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丰富的课堂体验,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设计教学环节的灵感。对于自身阅历还不够的中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文化生动形象地带入课堂,让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同时,加深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还能够加深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记忆,深化教材理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遇到即将来临的民俗节日时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与节日民俗文化相关的纪录片、动画或者是电影资料,为学生介绍我国传统习俗习惯以及各地区丰富多样的独特文化,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便利为学生带来更加身临其境的课堂体验,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积累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人文素养,并且打开了一扇接触传统文化传承的大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民族文化和传统民间习俗的认知,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走近传统文化,接受熏陶。
(二)开展传统文化周,打造文化氛围
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文中所涉及的课文篇幅同样有限,传统文化的洗礼和渗透光靠这些是不够的,想要让中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知,就需要从平时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接受文化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处,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就需要为中学生打造一个拥有良好传统文化氛围的环境,增强初中生传统文化素养和文化知识底蕴。教师可以联合学校定期组织传统文化宣传周,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走近传统文化、体验传统文化的平台,逐步加强中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文化的认知。
同时,教师还可以选取语文教材中可以利用的传统文化知识元素,收集相关资料,并加入情境模拟游戏来与学生互动,一来可以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性,其次能够令学生在情境模拟游戏中感悟传统文化的特色和魅力,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和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热情,寓教于乐,快乐学习,令学生自发地去探索和思考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结语:
想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传统文化,就要从每一次课堂教学活动出发,以学生为课堂体验主体,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巧妙融入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和不可替代性,调动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走近、认知和探索传统文化内涵的最佳途经,借此培养青少年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陶冶情操,打造人文精神,从而达到宣传我国传统文化价值,提升整体中学生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邓攀.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2]裴东霞.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3]刘晓晴.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