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经典文学主题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2020-09-10林枫

学习与科普 2020年1期
关键词:量表探究评价

林枫

学习品质是幼儿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能力,借助经典文学为媒介,以主题活动为桥梁,让教师通过主题活动课程特有的目标明确、结构清晰的特点,去研究和探讨能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更好的促进儿童学习品质的发展。

一、构建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有效途径

通过集中活动、活动区游戏和探究式学习改变教、学、玩的方式,确保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幼儿学习品质。

1、利用集体教学集中高效的优势改变“教的方式”

在主题活动中,集体教学是可以解决大部分幼儿有比较集中的问题、矛盾和困惑;或者大部分幼儿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需要梳理归纳提升交流分享时,可以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发挥集体教育高效的优势。如大班《老鼠嫁女》主题活动中,教师在讲述故事、分享调查结果、讨论角色特点、设计故事剧本、讨论彩排准备……通过集中活动完成,既能高效达成教育目标,也有效培养了幼儿学习品质。

2、发挥活动区游戏幼儿主动學习的特点改变“玩的方式”

通过活动区游戏,可以为幼儿创设互动的学习环境,提供个别化的学习,静态动态相互平衡的学习机会,在主题活动中操作性、动态性、社会性、表演性和具有探究性的内容等都是以活动区游戏的方式进行,有利于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大班主题活动《国王的新衣》,在表演区,幼儿都表示要凭票入场,于是创设相应的环境和提供适宜的材料,推进游戏的开展;在数学区中,幼儿运用已有的数的经验进行设计门票、设计布置售票厅,布置剧场的座位;学会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在美工区为演员定制服装。幼儿从表面的兴趣到不断深入、积极探索、持久发展,进而使每一位幼儿都能真正感受到活动的意义,体验成功的乐趣。

3、加强探究式学习的自主性特征改变“学的方式”

探究式学习也是经典文学主题活动中经常出现的方式,孩子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并在此过程中建构出新的知识的学习方式。与传统授课方式不同,探究式学习以孩子为主导,教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在孩子探索的时候提供“脚手架”的支持。

如《蚂蚁和西瓜》.基于幼儿对“蚂蚁”的兴趣,所引发的问题,进而探究 “蚂蚁王国”,观察蚂蚁工坊,探寻蚂蚁秘密;带领孩子去到户外进行实验、探究、收集资料,回教室整理资料、提出结论;孩子们对于蚂蚁的学习不仅只来源于经典文学作品中,也不是来源于老师,而是通过观察、提问、比对、分类、测量、验证得来的。探究式学习把“要我学”转变成为了“我要学”,幼儿在每一个探究主题中习得重要的知识与技能、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技能、获取新知识的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研究的技能,能真正激发了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构建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有效策略

1、外在环境的支持性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在材料丰富且有条理的学习环境下,幼儿会表现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且坚持与专注性也一样会得到发展。如《皇帝的新装》主题活动中,师幼一起商讨,一起设置不同的区域。老师和幼儿在活动中根据主题开展情况,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并根据不同问题进行猜测、绘画、记录、尝试,并把记录结果和操作结果及时展示在区域墙面上。把幼儿探究学习过程展示在环境当中,真实、全面地展示幼儿学习的过程。这种灵活的、动态的、多层次、跟着幼儿的学习而变化的区域环境,既能满足幼儿自身的需要,又能支持幼儿探究学习的延伸,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

2、幼儿内在的计划性

帮助幼儿合理制订计划,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自己选择、自己计划、自己决定的机会,把自己当作行动者,并在实施中反思修正,让幼儿在反复试错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思考,主动参与,完善思维,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感知形成了积极主动的态度,促进其学习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策略。

如在《皇帝的新装》主题活动中,老师抛出问题:“我们要表演《皇帝的新装》这个戏剧给小班弟弟妹妹们看,我们要怎么做?”幼儿前期在教师和家长协助下进行调查了解,观看视频,记录下想法,集体分享,得出结论“戏剧表演,需要故事、表演者、装扮、舞台等等”。孩子们根据一个个问题,经过讨论决定并分工,分为“剧本组”“道具组”“服装组”“售票组”等等,并一起约定把这些组都划分到各个相应的区域里完成,以免造成拥堵现象。老师充分尊重孩子们的计划和选择,尝试分工与合作,并提供探究的材料和持续学习的环境,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3、学习过程的灵活性

在主题活动进行中,幼儿需要时间和心理空间来尝试新事物,探索和表征自己的文学想象,制定计划,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练习新技能。在一日生活环节中,我园每天上下午安排45--60分钟的日常区域时间,但在需要较长时间的连续操作活动区如科学区、建构区、美工区等,教师则根据主题活动开展灵活调整时间,尽可能减少安排过渡时间,以便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来实施他们的计划。

如《三个和尚》主题活动中科学区对水管运水的探究,出现“水管间接水处会漏水”的问题,可是只有10分钟时间了,教师发现孩子们已经在讨论怎样解决,有的孩子已经到处寻找材料解决漏水问题,于是老师没有打扰他们的探究。

老师是学习过程中支架提供者、儿童行为观察记录者,灵活根据主题活动开展的情况给予充分给予孩子时间和空间,给他们一种信息,一种肯定,无声的支持他们的想法,促进幼儿学习的专注力,让孩子们这种持续的专注更有价值。

三、构建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评价体系

1、以点带面,循序渐进

为初步了解儿童学习品质行为表现,完善评价量表的初步框架,我们以“学习品质”为关键词,借鉴国内外已有相关学习品质评价工具,研讨确定本研究关注的学习品质的具体维度与项目,制定观察记录表。

首先以建构区为试验点,对幼儿建构游戏中的学习品质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和评分,根据学习品质的“好奇心和兴趣、坚持与专注性、独立性、想象力与创造力”等4个维度下设二级行为指标。

其次根据教师实施过程不断改进和调整。新评价量表制定保持原来的4个维度下16个二级行为指标,主要从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肢体动作或行为、表情或情绪方面进行拟定,同时将每个行为指标设定为4个不同程度的行为表现等级,制定详细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习品质从无到有的不同表现水平,分别被记分。

2、全面铺开,按需索取

教师学会在建构区采用评价量表对幼儿的学习品质进行评价之后,我们不断优化评价量表的结构与内容后,制定《3-6岁儿童学习品质观察评价量表》,尝试在不同区域,如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表演区、美工区等区域进行逐步推广,根据区域特点在原有的量表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评价量表。

在经过几个月的观察使用评价量表活动中进一步检验调整,初步形成的评价量表的信度与效度,保证评价量表的科学性与普适性。并依托这套具有本土化、可操作性的不同的“学习品质”观察评价量表,针对幼儿学习进行观察、分析,提供有效的策略支持幼儿的学习,发展幼儿学习品质。

四、构建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教师教育观

课题的深入,冲击着教师的教育观,学习品质4个维度的行为指标,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老师,这源于教师教育观的“三改”。

1、一改结论观。在“好奇心和兴趣”驱使下的老师,带着一颗童心,与孩子们一道,乐于在活动过程中寻找更感兴趣的下一个兴趣点,她的眼中看到孩子的闪光点是时时刻刻,而不是最后最好的一个结果,这就真正改变教师以往“重结果轻过程”的观念。

2、二改指导观。重视培养幼儿“坚持与专注性、独立性、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老师,她在指导孩子活动的过程中,会时刻“以幼儿为中心”,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看着孩子们依靠自己的探索获得知识和经验,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引导性的教育方式,一个肯定的点头,一个微笑的表情,一双赞许的眼神,去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3、三改评价观。重视培养幼儿“独立性”的老师,能够有效地运用《3-6岁儿童学习品质观察与评价量表》,独立驾驭不同的评价量表,在不同的活动有着不一样的观察和评价的要点,关注的不再是孩子显性作品的呈现,而是学会去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語言,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幼儿,让幼儿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性”的人,而自己成为一个看客。

在课题研讨的过程中,无法给予老师们一个标准或者明确的答案,于是在研讨的过程中经常有不一样的观点,老师们针对自己不同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遇到的不同孩子的问题,不同的表现,常常同一个现象,会有不同的结论,于是,在此过程中,老师们学会的思考,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学会了自主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我们教师队伍最大的成长与收获。

猜你喜欢

量表探究评价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设问引导探究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议论文评价量表的设计思路与使用方法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