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造型能力在中国人物画中的重要性

2020-09-10江婷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4期
关键词:人物画中国画

江婷

摘要:中国画一直强调的是精神气韵和用笔用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人物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境,尤其是在唐宋以后开始呈现衰败的趋势,直到清末的任伯年,在人物画上有较大的影响,但是依然没有大的发展,到近现代中西文化的交融,引进西方的素描教学之后,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和了解人体结构,及人物造型,新中国的中国人物画才逐渐呈现出一种繁荣的景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以在学习中国人物画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学习传统笔墨技法,也要注意对自我造型能力的训练,要多练对国画造型有提升的素描和速写。

关键词:造型能力;中国画;人物画

在中国古代的画论当中,强调精神气韵和笔墨技法的居多,强调造型能力的却很少,且总是把气韵精神放在首位。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六法论”,这“六法”是针对人物画提出来的,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其中“应物象形”指的是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即指造型能力,在六法中排在了第三位。

在中国画中,山水和花鸟更多的强调的是笔墨技法的掌握和运用,所以今天在谈论造型能力这一方面我主要从中国人物画这一种类来论述。中国人物画起源较早,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人物画作品应该是战国秦汉时代的帛画和画像石画像砖等等,到唐代达到了鼎盛时期,著名的画作非常的多,有阎立本的《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周昉《簪花仕女图》、孙位《高逸图》等等。以上列举的所有作品是到了今天,我们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学子必临摹的作品。唐以后到宋还有一个小小的高潮,之后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就逐渐呈现颓败的发展趋势,文人画的兴起,山水、花鸟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等种种是其颓败的原因。元明清,再到近现代,人物画都几乎没有出现过唐宋那样的高潮。

除了前面提到文人画的兴起,还有政治环境、时代环境的的原因,但造成中国人物画发展在几百年的时间李停滞不前的最大原因,我认为是人物造型的问题。中国古代画家的绘画方式,几乎都是采取的目识心记的一种方式,很少有对景写生和对着人物来写生的,一般画家都是有感而作画,抒发内心情感,还有的就是属于政治题材。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南唐后主李煜命令画家顾闳中,到韩熙载家中偷窥后回到家中靠记忆记录下来的。我们今天的画家当然对于古代画家的这种目识心记的能力感到叹为观止,而且要花上异常多的时间精力和大量的绘画练习才有可能达到这种程度。但是这种靠目识心记的绘画方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山水花鸟中还好,或者说是像古代的这种手卷式的绘画作品也还好,因为尺寸小,人物画的也很小,更像我们今天的一些插画,所以结构没有太明显的表现,只要构图合理就可以了。

中国古代绘画很少有像西方绘画中大量描绘人物肖像的作品,大尺寸的群像更没有,人物讲究造型动态,还有人体结构,人物一放大,结构上的问题就很明显。因为中国没有写生这一说,对于人体结构的研究更是空白,再加上中国古代服饰都是宽袍大袖很难了解人体的特征。我们没有直接对人的写生,也没有对人体结构的研究,只有对传统人物造型的沿袭,慢慢的人物造型就变得越来越程式化,只能停滞不前,或者说是退步,就更不可能有创新和发展了。

清末的著名人物画家任伯年是近代人物画家的集大成者,是一位杰出的肖像画家。他既继承传统,又吸收了西画的速写和设色方法,就他个人的艺术造诣来看,花鸟画的本领较高,人物画的影响较大,原因是当时的人物画家少。仔细研究他的人物画,会发现,他的人物面部属于比较写实的,而身体和手部还是沿袭的传统的程式化画法,总的来说他已经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影响。近现代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西方的素描也随之传入中国,并运用于中国画的教学当中,对于学国画的学生要不要学习素描向来是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但是我们反观今天中国人物画的繁荣发展就可以知道,素描教学引进中国的美术学院之后,对于中国人物画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和成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功劳。

素描对于学习人物画者了解人体结构、训练造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习人物画、创作人物画,需要有很强的造型功底。我们反观中外的人物画家,凡大成者无不是写实造型能力很强的人。包括众所周知的立体派画家毕加索,他十几岁画的人物画,已经能够跟很多大师媲美了。在他后来的作品中慢慢转型才创作了立体派作品。更不要说其他写实人物画家的造型训练更是不计其数。所以写实造型能力对于每一个人物画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训练和完善的。

前面提到素描引入中国画的教学中引起了很多质疑的声音,而潘天寿先生在1962年在素描教学问题讨论会对素描造型的独特性作出了回应“作为基本训练,中国画系学生,学一点西洋素描不是一点没有好处。”他认为关键是要对素描有全面认识,结合中国画的特点选择适合于中国画学生个练习的素描,不同专业年级要有不同侧重点。

中央美院的唐勇力老师,是当代著名的中国人物画家,对于训练中国画学生造型能力方面,他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创作经验,在潘天寿先生的基本观念上提出了线性素描。把西方的素描方法结合中国画自身传统中以线造型的特点,注重线条的运用,吸收西洋绘画中用线较多的素描样式,例如:荷尔拜因,阿尼戈尼,安格尔等等。这些画家的作品都值得我们学习人物画的学生学习临摹,除此之外,唐勇力老师的线性素描作品和中国美院的徐默老师的线描人物作品,也是中国画学生学习临摹的好范本。素描是用最純粹和最直接的绘画语言以最本质的方式表现物象的造型,展现画家情感的表达。因此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难的。而中国画学生要注意用以线造型的自觉意识去感受对象,并敏锐地觉察边线和形体之间的关系,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图影,这就是造型意识,没有美妙的造型意识就不会产生美妙的造型。

回顾一下我们当代的著名的中国人物画家,都经过素描速写的训练,也都拥有非常强的造型能力,但艺术的造型意识未必比古人强,这一点我们要向古人学习,所以学习中国人物画,既要学习传统,也要学习西方,觉得好的都拿来试一下,不适合再丢掉也无妨。在造型训练上我们是要学习西方的,因为人物造型是一幅画的支撑。造型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研究自然和研究画面,既要写生自然,也要研究作品,这是一种训练,久而久之,就能培养自己富有个性的造型意识。

猜你喜欢

人物画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的终结
走进鼎盛的唐代人物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关于陈争的写意人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