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文本翻译思考
2020-09-10孙庆周凯琳王霞张干周
孙庆 周凯琳 王霞 张干周
摘要:博物馆作为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在传播中华文化的进程里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从目的论理论出发,以杭州良渚博物馆为例,分析了博物馆展品文本翻译,提出了一些建议供翻译者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文本;良渚博物馆;英语翻译
一、引言
博物馆文物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拓展文物的受众面(欧,2006)。因此受众的语言习惯就要纳入考虑范围,尤其是以外文为母语,或熟谙该语言的受众。随着中国旅游业的日益繁荣,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参观博物馆成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华文化最方便快捷的方式之一。因此,博物馆文物文本翻译不仅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递。由于历史、语言等差异,外国友人参观博物馆时,很难单从文物外观上理解到文物背后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延伸意义。通过文物的名称、出土时间、出土地点及细节等信息的翻译,可以使国外游客更加全面地了解文物,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各类承载着文化信息的新媒体快速兴起,外国友人可以快捷地通过浏览图片、视频、网络等,深入了解其感兴趣的中国历史文化。目前,大多数博物馆选择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利用图片、视频、AR等方式在其官方网站或社交媒体上将其藏品进行展示。由此可见,高质量的文物文本汉英翻译,有助于吸引更多外国游客,降低距离对文化传递的限制,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二、博物馆文物文本翻译
博物馆内的文物文本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语言中呈现出独特的特征。首先,专有名词量大面广,特色明显。博物馆展品从远古至今,涵盖了石器、石刻、玉器、陶器、瓷器、瓷砖、青铜器、金银器等等组成。其次,文物的解释文本,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信息。解释性文本是对真实文物的解释,它试图揭示其主要特征、起源、結构和功能,语言应该客观准确,但枯燥的信息并不能引起观者的兴趣。此类文本与科学论述略有不同,某些部分带有主观性的描述,如文本中对文物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评价。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中的目的原则认为,翻译应能在译入语的情景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即“结果决定方法”。因此,翻译时要尽可能地使用简单明了的词语或短语,灵活地结合展品的形式、功能、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进行翻译。
2.1文物文本标题翻译
文物名称通常以简洁、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物件的主体或内容。由于原文的特殊性,博物馆中的各种展品名称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此,根据目的论理论,文物翻译应认真考虑潜在受众的整体可接受性。为了获得更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笔者认为,翻译文本标题的语言不仅要简洁、准确、连贯,而且要易于目标读者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灵活选择直译、意译、音译、信息补充等翻译方法,以达到翻译的目标。如展品“红陶罐”,译为:Red Pottery Jar,使用了直译法,简洁明了。又如:“必定如意”款粉彩花卉福禄寿喜闻瓷碗,译为:“Everything Goes Well” Flower-pattern Porcelain Bowl 【Guangxu Reign of the Qing Dynasty (1636-1912)】,文本中的“如意”,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如意”的用途很广泛,它可作为防身器物,战争中也用于代麾作指挥之物,寓意万事顺利,吉祥如意。此处把“必定如意”翻译成“Everything Goes Well”,使用了意译法。
2.2文物文本出土时间、地点、细节翻译
因文物文本翻译的受众大多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为达到博物馆文本翻译的交际目的,即传播中华文化,对博物馆文物文本的翻译,需要在忠实性和连贯性的原则上,增加文本的可理解性。在忠实通顺地翻译出文物文本出土时间、地点等信息后,应对文物的细节进行翻译或补充描述。如展品“陶鼎,浙江余杭庙前遗址2号墓出土”,译为“Pottery tripod ding,Unearthed from Tomb M2 Miaoqian Site, Yuhang Zhejiang”。又如展品“觥:盛酒杯,多作鸟兽型”,
译为:
Spouted Ritual Wine Vessel (Gong), Shang Dynasty, early Anyang period (ca.1300 ca.1050 B.C. ), 13th century B.C.
Country of Origin: China; possibly Anyang, Henan province, China Bronze; H,8 1/2 in. (21.6 cm); W,5 1/4 in. (13.3 cm); D, 13 in, (33 cm) Rogers Fund, 1943 (43.25.4)
Description
Loosely based on the image of a bird,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hooked beak and glaring eyes at its front, this rare example of a ritual vessel known as a gong" was used to pour wine or other potent beverages in ceremonies linking the rulers of Shang Dynasty (ca. 1500- 1050 B.C.) with their ancestors and supernatural forces. The metamorphic imagery that defines this vessel typifies bronze cast at the late Shang (ca.1500-- 1050 B.C.) capital of Anyang, Henan Province, in north-central China.
对比上面两件展品的翻译,第一件原文忠实地直译,简洁明了,但对于良渚博物馆的译文受众来说,却无法了解到文物背后的文化信息。而第二件展品的译文不仅忠实原文信息,同时对其背后的各类文化信息进行了补充,有助于译文受众对文物和文本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2.3文物文本文化信息翻译
文物文本中的词语除了具有指称意义外,还具有内涵意义,反映了中国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历史、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中的中文解释性文本很可能包含中国神话、成语典故等中国特色词汇。为了获得最佳的文化信息传递效果,文物文本的解读译文不仅要向外国受众传达这些词语的字面意义,还要传达这些词语的文化内涵。如展品“玉龙”,龙是人们幻想中的动物,“玉龙”始见于红山文化,以后历代延续不绝,既有单独造型,也有作为装饰纹样,时代特征鲜明,象征着等级、权位、吉祥等。所以,展品的英译配文为:
Jade Dragon
Dragon is an imaginative animal believed as the God of water in Chinese tradition. Starting from the Hongshan culture (30th century BC), the form of jade dragon underwent a continuous evolution through thousands of years' history with characters of ages. There are pieces in shape of a dragon or with a design of dragon, symbolizing status, power and good luck.
中國古代玉器具有特殊的工艺材料、加工工艺以及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从出现到明清一直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原始形象。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的玉器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与良渚文化有关的考古发掘玉器已超过1万件,其中被认定为良渚文化标志的玉器是神人兽面纹。这个图案代表着良渚人征服大自然的愿望,是良渚人不断进步向前发展的精神支柱。因此,对于展品“神人兽面纹玉琮”就不能简单地翻译为“Jade cong with scared human-animal motif”,需要在展品下给予更加详细的介绍,即:The quantity and variety of aristocratic jades a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from those of royal jades. The nobles were buried with dozens to hundreds of jades, with a small number and incomplete assemblage of high-ranking ceremonial objects. Most of these jades are plain without engraved pattern. Only a few pieces of Cong are carved with simplified sacred human-animal motif. The aristocratic jades are represented by those unearthed from Jiangjiashan and Houyangcun cemeteries.(贵族使用玉器的数量、种类明显少于王族。随葬玉器数十件至百余件,高等级玉器数量少且往往组合不全,多素面无纹,仅极少数玉琮等玉器上琢刻简化神人兽面纹。以姜家山、后杨村等墓地为代表。)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国内外参观者很好地了解这件久远的文物的文化寓意。
三、结语
博物馆文物文本具有专业性强、隐性信息量大、语言精练等特点,因此要求翻译时要仔细斟酌。当然,在许多博物馆中,笔者也发现极少数文本翻译和拼写错误等问题。另外,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良渚博物馆部分文物类别仍缺少英文版介绍,建议补充完善该部分的翻译介绍,以提高馆内文物文本翻译的完整度。精准的翻译为此前良渚文化成功申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如果进一步完善,并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良渚文化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定能取得突破。
参考文献:
[1]金一斌.博物馆文物文本汉英翻译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6.
[2]欧艳.文物博物馆翻译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2(6):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