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2020-09-10信用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4期
关键词:古诗文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信用

摘要:古诗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并不高,且多是死记硬背有关内容,并没有深刻体会到古诗文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仍有必要探究古诗文教学的方式,以更好地引导学生领会古诗文渗透的传统文化思想。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传统文化;方法

前言

如今越来越多学生比较青睐新潮的思想文化,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并不深。尤其是在学习古诗文内容时,许多学生表现出不耐烦情绪,这与古诗文语言、词性与现代汉语表达存在差异有关,学生习惯了现代语言表达方式,而要学生对一些所述年代久远的古诗词产生兴趣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本文结合古诗词有关内容,探究相关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以促使学生从中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

一、从诗人的背景及经历,有效的渗透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材选入了很多优秀的古诗词内容,这些古诗词包含了传统文化的精神,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学价值,值得学生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其中,教师可以从诗人的背景及经历出发,引导学生搜集诗人的创作背景及生平经历,以根据诗人的创作背景与经历,分析古诗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从而适时渗透相关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效用,促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我国优秀的古诗词文化。其中,在搜集诗人的背景及经历时,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搜索引擎进行资料的搜集,也可以查阅相关的工具书,以对诗人有一个深刻的认知。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天净沙·秋思》为例,这是一首表现游子思乡之情的古诗。其中,古诗也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怀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统一的古诗作品。为了让学生真正领会这首古诗的节奏美以及渗透其中的古人思乡的传统文化精神,教师可以从诗人的背景及生平经历着手,引导学生了解诗人马致远的生平创作、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传统文学知识。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借助网络搜索引擎,搜集诗人马致远的有关历史背景资料,如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今北京)人,著名的元曲作家,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同时,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也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通过对诗人背景的调查,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诗人蕴含诗文中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学生领会传统古诗词的秋思文化,进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素养。

二、在古诗文教学情境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

通常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内容比较枯燥,多数学生都是死记硬背有关的诗文内容,导致古诗文学习十分枯燥无趣,这不利于学生领会古诗文中渗透的传统文化精神。其中,教师可以结合古诗文创设具体的诗文教学情境,这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共鸣,还可以顺利点燃学生的古诗文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对古诗文展开探究。那么在创设古诗文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素材运用到情境创设之中,使得古诗文教学情境富有历史性和文学性,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般感受我国优秀的古诗词文化[1]。但是,教师也需要注意传统文化渗透的范围,不能一味的渗透传统文化内容,而影响到了正常的古诗词教学秩序。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桃花源记》内容为例,这篇古诗文内容表现出了古人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传统文化精神。其中,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结合古诗文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与古诗文所述场景相关的音乐、影像等内容;然后,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教学辅助素材来增加古诗文教学情境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从而为学生打造一个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古诗文教学情境。比如,为了突出古诗中传统文人的隐逸思想,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图片和音乐等内容,展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等生活景象,从而创设一个生动的古诗文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诗人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进而领会我国古代诗人的思想文化精神。

三、利用有趣的古诗文教学活动,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时间还是比较紧迫的,教师无法展开更多关于古诗文的传统文化教育[2]。因此,教師想要提升学生对古诗文的传统文化思想意识,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学素养,仍然需要结合更多有趣的古诗文课外教学活动,以利用相关的教学活动来鼓励学生多参与到古诗文的学习,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学素养,并加深学生对传统古诗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其中,对于古诗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已学的古诗文内容,并且在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秩序之下,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包括传统古诗文的朗诵比赛、古诗文的传统文化鉴赏活动、交流讨论等,以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内容,使得学生从活动中积累到有用的传统古诗词文化知识。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水调歌头》古诗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关于诗词内容的课外趣味活动。比方说,让学生思考中国民间的哪个传统节日与《水调歌头》中的诗文内容有关联关系,并以此为线索引导学生展开古诗文的深入学习,从而感悟诗文中渗透的古人传统的思想情怀和对人生规律的宝贵见解等。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以组的形式,针对《水调歌头》内容,利用课外时间分组调查相关的古诗作者的创作背景资料,以品味诗文中描写月光的语句,从而牢记并运用其中的有关哲理名句。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诗文内容,组织一次课堂诗文朗诵比赛,让学生以组的形式进行诗文的朗诵,并从学生的情感表现、朗诵节奏把控等,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古诗文学习热情,进而促使学生在反思朗诵中,领会其中渗透的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学文化的瑰宝,而且也渗透了优秀古代诗人的思想情怀,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可以从诗人的背景及经历、情境创设、诗词活动等方面,将古诗词与传统文化教育相互融合,从而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

参考文献:

[1]季鑫琳.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师,2015,8(3):37-37.

[2]宋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J].课外语文,2017,2(3):18-18.

猜你喜欢

古诗文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