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助推课堂教学新变革

2020-09-10郭迎华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4期
关键词:变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郭迎华

摘要:传统的、常规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一堂课下来,老师满堂灌输,口干舌燥;学生被动接受,头昏脑涨,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热情。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由传统的课件、投影仪等电教化手段提升到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用于课堂,课堂效率大为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变革

近年来,伴随着时代的变化,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由传统的课件、投影仪等电教化手段提升到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用于课堂,甚至出现评价一堂课的优劣以是否使用信息化手段为重要标准,又似乎有点过犹不及。

在教学中,如何用好信息技术手段,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堂。文章试图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课文《海底世界》为例,来简要介绍如何巧用信息技术手段,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利用影像资料,化简为繁,提高学习兴趣

其实对于任何一堂课而言,导入可以说我们有无数种形式。可以简洁一点单刀直入,直奔主题,也可以复杂一点,思维启迪,环环相扣。对于《海底世界》一文而言,我们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波涛汹涌,蔚蓝广袤,无边无际,一望无垠,大海多么美丽呀!那海底又是一个怎样的未知世界呢?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海底游览一翻吧!

其实,在导入这个环节,我们可以从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老师提前准备一段1到2分的关于大海的视频,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通过显示屏的分享,每一个孩子都能直观的看到大海的样子,甚至是声音、颜色、形状等,不管你去过与否,置身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对于大海的认知不再是茫然不知所措了。在加上老师对大海的介绍,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迫不及待想了解海底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总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信息技术手段调动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对未知世界的认知,让孩子沉浸在具体的感知中,相信学生的兴趣会大增。

二、借用平板功能,化繁为简,提高学习效率

1、借助信息化手段,掌握重点

在《海底世界》一课中,主要介绍了海底声音多种多样,动物活动特点多样,植物色彩形态多样的特点。这也是课堂上要让学生了解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在这里,老师可以借助IPAD平板,给学生分享各种动物的声音,每一种声音对应一种动物,每个孩子用耳机来听来感受,学生肯定可以知晓课文中列举的其他动物的声音,如小猫的喵喵声,小鸡的叽叽声,小青蛙的呱呱声……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时有发言表达的意愿,课堂气氛不会死气沉沉。

在这里,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海底世界的声音,老师还可在课前准备一些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可以是音频文件,也可以是视频文件,通过IPAD平板发送给学生,自己去了解,去聆听,去感受,相信学生的认知不止停留在“声音多种多样”这样简单的、没有温度的词语上了。

2、借助信息化手段,突破难点

《海底世界》是一篇简单的科普性说明文,因此让学生知晓掌握说明文的一些方法,也是本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的知识难点。说明方法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新事物,不是特别直观,又和我们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有一定的联系,学生很容易混淆。而且说明方法有很多,课文中主要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IPAD平板解题功能,把课文中使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进行归类罗列,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同时,把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放在表格的下面,让学生对照选择。在学生自学后,老师进行适当的讲解,学生对照IPAD平板提供的知识,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出选择。学生提交选择后,利用IPAD平板自带的统计功能,在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可完成统计,显示哪些同学对说明方法选择是对的,哪些选择错误还没有掌握好,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三、借用视频资源,化难为易,助推知识理解

在《海底世界》课文第三段,讲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时,课文写到: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我不知道我的学生是否和我有这样的疑虑,怎么样区分章鱼和乌贼,什么是反推力。

在这里,我们如果能借用关于章鱼和乌贼的视频资料,学生对这两种动物的认识会更加清晰,原来我们常见的虾子行走就是靠的反推力哦。难理解的知识,借用视频,通过信息化手段,学生迎刃而解,说不定还有学生非常乐意上台了表演表演,告诉其他同学什么是发推力。对表演者本身而言,这是一种展示,一种认可,一种吸收,对观赏者而言,是种学习,是种理解,是种交流,课堂氛围、学习兴趣都会大增,这样的信息化手段使用,你让学生不喜欢都难。

其实,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借用IPAD平板对植物的色彩形态多样,海底矿产资源的丰富,海洋资源的用于开发,提供更多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进一步拓展,加深学生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的理解。

四、借用投影展示,化朦为明,助力字词教学

字词教學无疑是贯穿这个小学教育阶段的一个重点。新修订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每天在课堂上10分钟的写字,目的意图很明确,要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能力,在小学六年阶段能练就一手漂亮的字。俗话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足见字的重要性。

字词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注意指点,老师范写,理一理笔画要求,学生书写,练一练字的结构,是一种很好的字词教学的方法。学生临摹后,老师可以借助投影仪,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每一笔是否按照要求写的,横平了没有,竖直了没有,左右的结构把握好了没有,上下的位置控制好了没有,学生就有一个好与不好的参考标准,而不是“这个同学写得好,那个同学写得不好”这样简单粗暴的评价。学生会对照展示台呈现的书写美观工整的字,自己花时间去临摹学习,既看到了效果,又听到了点评,在潜移默化中,进步会是可喜的。

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绝对不是花架子,走过场,充里手,看热闹,而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为学生提供可视、可听、可感、可受的教学手段,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轻老师教学负担,进而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期待信息化技术手段原来越受老师学生的欢迎,结出丰硕的成果。

猜你喜欢

变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变革开始了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