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构建小学良好师生关系的措施
2020-09-10郝冬雪
郝冬雪
师生关系不仅影响着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也影响着教育活动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不仅可以给教师带来愉悦的心理感受,激励教师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激发其创造性,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其创造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由此看来,小学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当今社会教育的需要,更是教育研究的需要。因此我想对如何构建良好的小学师生关系的措施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
据有关资料显示,一大部分教师在学生面前显得盛气凌人,以高人一等的姿态来对待学生,时间久了,导致师生关系之间出现缝隙,师生间也就无法平等的交流沟通了。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健康发展,还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为此,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教育工作,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看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针对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管理,作出适当的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发展,尽可能的发掘每一名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发展成为班级的小主人。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说:“成人有成人的价值,孩子有孩子的价值;教育必须把成人当作成人,把孩子当作孩子。”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全面充分的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心里想法,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要不断地勉励自己学习,健全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用健康的形象感染每一名学生,引导学生,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了解和研究学生
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越长,交流的次数越多,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也就会越多,这样才能促使教师给予学生客观的肯定或批评,不会导致教师因为某个学生的成绩不好而差别对待。反之,如果教师与学生接触的越少,那么对学生的认识了解也就不会全面、准确,不能恰如其分的给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的抱怨情绪就会越发的明显,师生关系将会愈演愈僵。教师如果可以真正地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师生的关系必然会和谐。站在讲台上,我们是师生关系,课下,我们完全可以成为孩子们的挚友,可以倾听他们吐露心事,甚至可以成为他们的亲人,如果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孩子求助于我们,我们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要尽力帮助孩子,这样才会无愧于对老师那句最崇高的赞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位老师永远追求又不可能全都到达的顶峰。
三、充分利用班级活动平台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纽带就是师生间共同参与班级活动。教师可利用班级活动这个契机,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通过班级活动的开展,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深刻的认识到我们的班级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教师是家长,我们是孩子,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与我们息息相关,荣辱与共,我们要有荣誉感,有责任感,每一个人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班级添光添彩,以我们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而引以为傲。每一个人在这个大家庭中都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家的温暖,家的温馨,家的温度。都能发自内心的为这个大家庭的荣誉而积极向上,奋力拼搏!
四、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构建教师和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基础,就是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有很强烈的模仿性和学习性,為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合格的教师,就要严于利己。而且无论是在思想教育上,还是在为人处事上都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起到表率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要不断地学习,拓展自己的视野,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把学生深深的折服,获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可。教师要经常地进行自我反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养成有耐心、有爱心、有包容心的良好品质。做一个有爱的老师,培养出一批批有爱的桃李,可谓是作为老师最幸福的事之一了。
五、学生要学会尊重理解教师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同样,学生也要学会尊重理解教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情感,要知道教师也是“人”,也会有七情六欲,也会有自己的缺陷,毕竟人无完人。学生要理解教师,体会老师的辛苦。也要适当学会在老师的角度感受老师的用心良苦。
之所以师生关系会时常地起冲突,在很大因素是因为学生违反了课堂秩序、学校纪律。例如:学生在上课间传纸条、吃零食、摆弄手机、窃窃私语等等,这些问题看似是学生的无意之过,但也会给教师的正常上课秩序带来极大的干扰和困惑,对师生关系会起到破坏的作用,为此,学生要加强自身的自律意识,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呢?我觉得首先要做到教师和学生之间民主平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是教育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是受教育者,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但是,这不能说明他们在个人关系上是不平等的,在追求真理的面前人人平等。其次,尊师爱生也是我们每一名老师所一直崇尚的。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爱护学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夏丐尊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会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句话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教师对学生的深切的爱,教师要像家里人一样地去体贴爱护,关心他们,这样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依赖感,会尊重老师。教师只有发自内心的疼爱学生,才可以得到学生对自己的尊重,教师的责任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和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是学生尊重教师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这样能让我们处在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学生心理对老师的认同感、崇拜感也是师生之间良好的润滑剂。心理相容是集体的人际关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心里成分,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可以达到彼此互相认可的一种和谐一致的心理状态。教师的行为举止,可以得到学生们的认可,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同样也可以得到教师的理解,彼此之间在心理上相容,可以提高师生之间的向心力、班级内部的凝聚力。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学校的积极态度,主动参与班级、学校活动,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良好的师生关系则会带来相反的效果,学生会遭到同伴拒绝、会出现反社会行为。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很多学生因为与教师的关系较好,上课则会更加认真听讲,课后努力完成作业课业成绩和在同伴中的关系都表现良好;有的学生则因为对教师的厌恶而放弃学习,出现学习成绩差,与同学之间关系不够融洽,甚至会出现逆反家长的不良表现。因此,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师生关系不仅反应了社会中经济政治道德的关系,而且对于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产生安全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影响,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老师来说,会给老师心理以莫大的安慰和鼓励,能有效的减轻教师的焦虑和心理压力,从而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师生交流中得以实现的。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应该以师生关系的完美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只有师生融洽,心灵相通,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教育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