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优化管理效果研究
2020-09-10李亚兰
李亚兰
【摘要】目的:研究优化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11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管理组(对照组)55例,和优化管理组(观察组)55例。以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管理效果(医院环境质量、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和消毒灭菌质量)和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作为本研究的主要评价项目。结果:在平均医院环境质量、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和消毒灭菌质量评分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应用优化管理能有效提高管理效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优化管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6-0-02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各种侵入性治疗项目逐渐增多及抗生素药物应用不断广泛的背景下,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日趋上升[1]。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10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患者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优化管理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所纳入的110例患者入院时间自2018年6月始,至2018年12月止。在予以病历资料全面收集的基础上统计一般资料的分布,包括性别、年龄区间和病程区间,依次为男、女各62例、48例;年齡(16,72)岁,均值(45.56±3.35)岁;科室分布:普外科34例,心胸外科20例,呼吸内科20例,神经外科20例,心血管内科16例。对11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配过程中先对患者的入院奇偶号进行记录,然后将入院号为奇数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入院号为偶数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各组均55例。最后将两组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于统计软件中录入、计算,显示所得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P值均大于0.05,能开展临床对比研究。
1.2方法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中,对照组55例患者行常规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制度,加强护士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培训,加强患者感染预防和控制健康宣教等。观察组55例患者行优化管理,即在常规管理的措施还实施如下管理干预措施:(1)医院环境质量优化管理。医院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比一般环境要多而复杂,针对医院大环境有待提升问题,对清洁服务定期进行考核,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予以整改。一是使用消毒剂对空气进行熏蒸或喷洒消毒,二是使用紫外线照射,有效杀灭空气中的各类细菌、病毒,氧化并分解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给病人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治疗环境,以预防医院感染。同时,优化医院操作空间布局,无菌区及污染区严格分开,保证室间通气换气良好,以有效防止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2]。(2)护理质量优化管理。开展各科室护士护理培训活动,各科室护士围绕本专业进行护理学习、科研研究,更详细的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护理常规及流程,关注治疗、护理新动态,在提升护理专科技能的基础上提高护士护理技术,进而利于为患者提供更精、更专的优质护理服务,降低医院感染风险[3]。(3)消毒灭菌质量优化管理。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避免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成为医院消毒供应室关注的热点。在医院消毒灭菌治疗优化管理上,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相关标准,结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践情况,制定完善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并采用有效的清洗消毒灭菌监测方法,确保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合格。在各环节管理中通过建立核心管理制度,包括查对制度、清洗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检查包装制度、灭菌制度、无菌物品储存及发放制度、追溯制度,职业防护制度等予以规范化管理[4]。
1.3观察指标 (1)管理效果:于护理管理干预后,由同一考核小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进行评价,评价项目包括医院环境质量、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和消毒灭菌质量。各项目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护理管理效果越好。(2)医院感染发生率: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统计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3)护理满意度:根据医院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满意度评价分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满意度为满意率、基本满意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应用的软件均采用SPSS20.0软件,在该软件中患者医院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的统计数据为百分率形式的计数数据,其统计检验采用χ2检验;患者医院感染管理效果的统计数据为标准差形式的计量数据,其统计检验采用t检验。所有数据经统计检验后,对获得的P值进行观察,当其小于0.05时即表示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明显,可获得具有临床对比意义的对比结果。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效果 在平均医院环境质量、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和消毒灭菌质量评分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观察组55例患者中,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64%;对照组55例患者中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医疗改革进程的加快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管理效果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质量及患者就医质量。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于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行优化管理,即在常规管理的措施的基础上,针对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和薄弱环节从医院环境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和消毒灭菌质量管理三大环节着手,以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核心制度为导向,对流程中各环节进行辨证、分析,并通过制定护理环节管理制度及相关措施来强化护理工作薄弱环节,以提高管理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于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应用优化管理能有效提高管理效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俊, 刘慧萍. 风险评估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9, 30(10): 811-814.
[2] 杨莉, 彭威军, 谢红艳, 等. PDCA循环在医院环境卫生监管中的应用[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9, 18(09): 872-876.
[3] 毛永英. 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卫生产业, 2019, 16(25): 34-35.
[4] 曹广菊. 外科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性探讨[J]. 名医, 2019, 20(08): 287-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