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不良反应的药学分析
2020-09-10白青龙
白青龙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DM)患者行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段2019.1~2019.12,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110例DM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与对照组(二甲双胍)各55例,两组血糖水平、不良反应比较。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血糖值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FBG及HbA1c值较对照组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18.18%,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DM患者能提高整体疗效、稳定病情,控制血糖波动范围、降低低血糖风险,为用药安全提供可靠性保障、加速疾病康复进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门冬胰岛素;二甲双胍;血糖;不良反应;药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6-00-02
临床较常见慢性疾病是糖尿病(DM),病理机制较复杂,其中胰岛素抵抗是最重要的生理特征,患者因遗传、环境之间互相作用,诱导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产生缺陷,机体长期呈高血糖状态,常表现为不同程度胰岛素不足,患病后常有多饮多食、乏力、消瘦等症状表现,具有患病率高、病程长、迁延难愈及预后差等特点,未及时治疗增加并发症风险,常见并发症是糖尿病足,病情加重影响日常生活,因此探寻经济、有效的治疗方式,受到临床重视。吴巧娟[1]学者认为,二甲双胍治疗此病能提高疗效,其能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量、增强胰岛素肌肉敏感反应,但长期用药易引起毒副作用、影响预后效果,未获得患者青睐、认可,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选择2019.1~2019.12我院收治的110例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DM患者行胰岛素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择2019.1~2019.12我院收治的110例DM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55例,观察组:男女比例是31:24,年龄38~72岁,均值是(54.75±8.36)岁;病程1~5年,均值是(3.54±1.17)年;体质量19~26kg/m2,均值是(23.34±5.26)kg/m2;合并症:高血压19例,冠心病18例,高脂血症18例;对照组:男女比例是32:23,年龄39~74岁,均值是(54.84±8.27)岁;病程1~6年,均值是(3.62±1.23)年;体质量18~25kg/m2,均值是(23.15±5.36)kg/m2;合并症:高血压20例,冠心病19例,高脂血症16例。两组比较(P>0.05)。①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DM”诊断标准[2];病程≥1年;体征平稳、意识清晰;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②排除标准:伴血液疾病、内分泌疾病;存有感染性或免疫类疾病;心肝肾功能障碍;涉及用药过敏;精神障碍;中途退出研究。
1.2方法 入院后均行膳食指导、运动锻炼等。对照组:二甲双胍,患者初始单次服用0.5g二甲双胍缓釋片(厂家: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050,规格0.5g*30片),晚餐后服用,1次/d,持续服药2周,根据血糖、尿糖值调整剂量,每日用药量≤2g。观察组:二甲双胍的剂量、服用方式与对照组一致,根据患者体重、睡前注射0.4U/kg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厂家: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国药准字J20100037),1次/d。两组持续用药时间均为1月。
1.3观察指标 血糖值:血糖仪(爱奥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G-777G)+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3]。不良反应:统计两组发生低血糖、头晕嗜睡及下肢水肿的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临床指标)以(_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以率表示,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糖值 治疗前比较两组血糖值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FBG及HbA1c值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18.18%,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DM)是临床较常见病症,因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异常引起的疾病,具有患病率高、病程长及预后差等特点,35~40岁群体中较常见,经流行病学显示,此病在我国患病率是40%,致病因素较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年龄及膳食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常有轻度乏力、口渴及多饮多食等症状表现,未及时治疗引起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陈文明[4]学者认为,早期提供对症治疗尤为重要。
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此病能提高疗效,前者是双胍类降糖药物,用药后对肝糖原异生、葡萄糖吸收等产生抑制,避免机体产生葡萄糖,且此药能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强肝脏细胞内胰岛素受体所含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使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增加,改善血糖值、降低并发症风险,分析原因发现,二甲双胍能提高葡萄糖摄取率、延迟肠道吸收时间,但单纯用药疗效单一,长期服药也会增加低血糖、头晕嗜睡等毒副反应,影响血糖波动、预后效果,临床应用受限。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是临床较常见的降糖药物,组成部分有:30%可溶性门冬胰岛素、7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经注射用药后作用时间较长,切实满足机体所需的胰岛素需求,经皮下注射用药进入人血,与生理性餐时胰岛素分泌特征相符合,维持降糖作用、改善内皮功能,且用药后出现胰岛素沉淀、降低低血糖风险,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本文与那彩霞等[5]文献结果接近,由此可见联合治疗能发挥各自优势,稳定血糖、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DM患者实行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能稳定血糖、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预后,具临床可借鉴性。
参考文献。
[1] 吴巧娟, 马亚楠, 吴嘉鸣, 等. 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胰岛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研究[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0, 32(05): 49-52.
[2] 彭静, 张文, 栾家杰. 阿卡波糖联合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0, 32(05): 53-56.
[3] 孙默. 门冬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 医药论坛杂志, 2020, 41(05): 53-55+59.
[4] 陈文明, 卓名, 李伟杰, 等. 格列齐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0, 8(05): 259-262.
[5] 那彩霞, 何一飞, 赵静. 利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糖脂代谢指标及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20, 5(2): 37-3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