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基层AECOPD患者抢救治疗应用及疗效观察

2020-09-10孔维明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6期
关键词:插管呼吸机阻塞性

孔维明

【摘要】目的:分析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基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抢救治疗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在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抢救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204例,按随机双盲法分组,两组各102例,对照组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基层AECOPD患者抢救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减轻机械通气对人体的损伤,减少肺炎发生,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

【关键词】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抢救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3.9; R5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6-0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之一,其中急性加重期患者占40%~50%[1],且易反复发作,急性发作时通常伴随着肺通换气功能障碍、气道阻塞等症状,多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及时改善呼吸困难、气促、喘息等症状,有效稳定呼吸频率[2]。本实验选取204例AECOPD患者,分析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基层AECOPD抢救治疗应用及疗效,详细步骤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抢救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204例,按随机双盲法分组,两组各102例,对照组:病程最短5年、最长20年,平均病程(17.24±2.49)年;年龄区间46~81岁,平均年龄(65.08±7.43)岁;其中男患者67例、女患者35例;研究组:病程4~19年,平均病程(16.92±2.51)年;年龄范围43~84岁,平均年龄(64.95±7.50)岁;其中男患者69例、女患者33例。经临床诊断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草案)(2012年修订版)》中AECOPD标准;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实验;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两组患者病程、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未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需进行化痰、止咳、雾化、平喘、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与酸碱平衡、预防血栓、扩张支气管等常规对症治疗,并为患者振动拍背排痰,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d,给予限制性补液、营养支持。对照组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主要方法:气管插管,应用美国PB840型呼吸机开展有创机械通气,并每天自主呼吸试验(SBTS)2次,每次试验30~120min,之后逐渐延长SBTS时间,每天延长2~4h,直至SBTS时间持续24h,若血氧饱和度(SpO2)持续监测均≥90%,病情稳定后,则综合考虑拔管撤机,经鼻塞或鼻导管给氧。研究组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具体方法: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2d后,开始SBTS,时间2h,若患者无肺部感染控制窗指征(痰量少且稀、体温正常、神志清醒、细谈能力强),则撤管,撤机后经鼻或口气管插管射流给氧,氧流量控制在4L/min,直至SBTS持续2h,SpO2持续监测均≥90%,再将气管插管拔除进行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即选用凯迪泰ST25型无创呼吸机,协助患者调整至半卧位,抬高床头30°,维持上呼吸道畅通,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设置为S/T模式,备用呼吸频率调节至12~16次/min,吸气压力由8~10cmH2O调节至12~20cmH2O,呼气压力由4cmH2O调节至6~8cmH2O,结合患者SpO2调节呼吸浓度(20%~30%),维持SpO2≥90%、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潮气量7~10mL/kg,通气时可短时间间隙咳嗽、饮食、排痰,每次间隙5~15min,每天间隙3~4次。

1.3观察指标 计算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時间、机械通气总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撤机成功率(标准:拔管72h内呼吸频率稳定,无需再次插管,即撤机功能;拔管72h内病情恶化,反复呼吸困难,需要再次插管或恶化死亡,即撤机失败)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按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确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1.4统计学处理 经SPSS21.0软件分析、统计实验数据,计量资料行均数±标准差(_x±s)表示,用t检验,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若P<0.05,则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有创机械通气是近几年临床治疗AECOPD常用方法之一,其主要通过构建人工气道,连接呼吸机,维持适宜通气量,明显改善CO2潴留与缺氧,引流痰液,维持呼吸肌充足休息,能有效防止感染与窒息,但病情稳定后持续通气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损伤气道,导致细菌移位、病情反复,部分患者可能发生呼吸机依赖反应,致使撤机失败,增加VAP风险,产生多重耐药菌。如果过早拔除气管插管,那么患者自主呼吸未完全恢复,此时肺部感染虽然已经得到控制,但仍然存在呼吸机疲劳,且痰液引流不畅、咳嗽能力差,容易发生痰栓、痰液淤积气道,加重感染症状,提高再次插管

率[3]。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是一种新型机械通气疗法,其切换点为肺部感染控制窗,可事先通过有创机械通气改善呼吸症状,再通过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给予呼吸系统双相压力支持,吸气末正压可增加肺泡通气量,缓解呼吸肌疲乏状态,减少呼吸做功,呼气末正压可对抗内源性呼吸末正压,开放气道,强化氧合,促使功能残气,避免肺泡限闭,加强弥散功能,同时可保留患者正常说话功能、吞咽功能与气道保护能力,有效咳嗽,患者接受度较高,不良反应较少,有助于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防止反复插管,保证患者生存质量[4]。

综上所述,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基层AECOPD患者抢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显著,不仅能缩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减轻机械通气对气道的不良影响,还可有效提高呼吸机撤离成功率,尽量减少VAP的发生,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基层AECOPD患者抢救治疗中。

参考文献

[1] 林秾威, 林福筹.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在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呼吸机撤机中的研究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7, 14(3): 59-62.

[2] 杨静, 赵珂, 何浩, 等.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策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撤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 2018, 39(5): 15-17.

[3] 王萍, 周亮, 刘辉, 等. 机械通气对AECOPD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影响的研究[J]. 宁夏医学杂志, 2018, 40(09): 94-96.

[4] 王飞飞, 朱晓萍, 张常晶, 等. 机械通气对AECOPD患者膈肌收缩功能的影响[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7, 29(11): 988-993.

猜你喜欢

插管呼吸机阻塞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临床观察
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呼吸操训练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如何提高ICU气管插管患者的安全性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效果探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可视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在急诊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