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分析
2020-09-10赵卫红
赵卫红
摘要:新课标对当前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充满兴趣的主动学习探究,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是一门自然学儿科,包含着很多与自然环境的动植物相关的知识,属于一种生命学科的教育,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学探索,要明确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如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生活化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充满兴趣的参与探究,培养建立生命观念,从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内涵,教学实践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明确提出了制定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教育发展方向,这已经成为当前各个阶段、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根本教学目标。而所谓的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通过对高中生物教材的学习,逐步形成与高中生物相关的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学习能力和品格。高中生物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是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动力。
1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四方面内容:社会责任、生命观念、理性思维以及科学探究。生命观念,指的是在高中阶段学生能够学习关于生物、生命的一些基本特征和信息,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复杂的特性,感受生命的伟大和精彩的一种学习情感;社会责任,指的是学生通过学习一些生物知识和生物理念,例如环保理念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的发展而服务,同时也能提升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理性思维,指的就是学生对生物概念或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推理、概括和比较的一种思维方式,学生能利用这种思维方式自己总结和探讨各种生物现象之间的规律,能正确的审视各种生物问题;科学探究,指的学生能针对各种生物现象进行观察、提问、设计与实施方案、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习惯和能力[1]。
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
2.1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思想重视
教育理念是教学实践行动的引导指南,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要改变落后的思想认识,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提高思想重视。要明确应试教育存在着哪些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弊端,要明确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能力,对学生未来生物学习和未来整体发展所起的积极意义和作用。生物是一门知识点细碎繁琐的学科,包含着大千世界中许多有趣生物现象,所以老师要利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概括知识点的能力,引导他们建立自己的系统知识网络,让他们学会从全局角度去认识和分析每一个生物现象[2]。
2.2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生物教学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并且主要围绕课本教材进行填鸭式教学,很少涉及课本外的内容和教学资源,使得学生只会记忆固定知识,参与热情不高。所以老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尽量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针对每一个知识点选择更加适宜的教学方式[3]。例如,对于“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生命历程”这类知识点,更适合于实验室教学方式,这类知识点单靠书本上给出的例图,学生是很难对细胞有自己的认知和看法,这不利于学生对这一本书的学习,所以老师不妨把这类课程放在实验室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和运动。通过这样直观的学习方式,既能快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点,锻炼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2.3开展生活化教学,做到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是为了让学生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未来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所以高中生物教学应该适当的回归于生活,老师可以创设一些生活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将生物理论知识和生活中发生的生物现象进行结合,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生物学习和实践,实现更好地生物生活化教学效果,做到让学生不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的学以致用。比如在教学“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这一节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明白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教师就可以设计疑问:“我们在进行一段长时间的跑步之后,会感觉到腿部肌肉酸痛,这是为什么呢?蕴含着什么样的科学原理?”这样的生活化问题就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这时教师再进行本节内容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两种细胞呼吸方式,明确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明确是细胞呼吸为物质转化提供了原料,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4结合生物学科特性,培养建立生命观念
生物这门学科包含着很多方面的生物概念,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对生命的全新认识。生物就是研究生命与自然内容的,这可以提高人们对生命健康的关注,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尤其是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爱护生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4]。比如在学习“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时,学生了解人体各种器官,分析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对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有了更多的认识,这都会唤起学生对生命健康的重视,有助于培养生命观念,建立起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结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从生物核心素养视角出发,高中生物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点,将知识与能力进行有机整合,充分体现生物这门学科的重要价值,引导学生热爱学习生物,关注世界万物的生命健康,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邱斌.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01):54-60.
[2]陈英水,陈欣.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个性化教学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7(01):24-26.
[3]王金,胡興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情境设计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33(10):45-48.
[4]祁小飞.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广西教育,2017(04):52.
(浙江省温州市东瓯中学 浙江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