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措施研究

2020-09-10李迪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7期
关键词:亮点写作重点

李迪

摘要:写作文是学生们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离开情感的写作,就如同是“无源之水”,而离开写作作文教学方法训练的作文教学,则是“无本之木”。如何写好一篇作文,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基于此,笔者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措施研究作为选题,站在宏观层面,从写作教学入手,提出若干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建议,以期能提升小学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重点;亮点

一、营造课堂氛围——以“趣”促写

在语文或作文课上多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和展示平台。结合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现状,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点燃学生心中的激情,让学生有急于表达内心想法的愿望,教师相机引导,才能让学生碰撞出心灵火花。学生的话匣子一下被打开。我们要想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教师的“童心”必须是打开学生大门的一把钥匙。一旦摸准学生的心意,学生就会真心实意地与你交流。此时学生说话往往表达十分流利,见解十分鲜明。让学生有表达的愿望和兴趣,才能产生写的愿望,这就为习作准备了最好时机。

例如,在一节作文课上,教师为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文题:树上有十只鸟,打死了一只,还有几只?教师让学生按照这个情境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若立意新颖,可以大大加分。借助这个又老又俗的智力题,教师重在要求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出不同的画面,可能会出现的不同情境,以确立出不同的作文主题。同学们兴趣盎然,纷纷打开想象的闸门,思考,讨论,交流。学生认为树上依旧有十只鸟。想象的情景是:枪声一响,一只小鸟被打死了。其他的鸟全惊飞了,但很快地,小鸟们又落回树枝上,对着那被打死的小鸟不停地哀鸣着,全然不顾危险可能再次来临。文章立意为:体现亲情的可贵。如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想象的天地中尽情地翱翔,文章新颖的立意也在想象中创造出来了,这样不仅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善用生活素材——言之有物

此外,更要培养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这要求教师的习作教学要变得生活化,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比如,在一次上阅读课时,教师正在激情讲述课文,学生们正在专心听讲。忽然一只小鸟从窗户飞入教室,拍打着翅膀,在教室上空盘旋,还不时发出叫声。学生的注意力瞬间就被这“不速之客”吸引了,教室里瞬间沸腾了,现场失控了。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情况当成现成的写作契机。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有的同学说:“它听到我们琅琅的读书声,被吸引过来了,有可能是来看我们是怎么学习的,学习得是否专心?”有的同学说:“小鸟呀,自有自在,可以翱翔在蓝天下,也可以飞在校园里,甚至也可以飞到教室里。我只能坐在这沉闷的教室里听无聊的课,要是我也能像你那么自由,该多好呀!”学生们滔滔不绝。于是,教师捕捉生成,顺势利导,在课堂上布置随堂作为,把刚才发生的所见所想进行写作。学生的激情得到了宣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一篇篇令人拍案叫好的想象作文也应运而生了——《小鸟逃生记》、《教室里的小鸟》等。可见,教师要善于抓住生活的每一个片段,善用生活素材,让作文内容言之有物,更是亮点之一。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以“读”促写

小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与学生的阅读经历、词句储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应该引导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勤阅读、广泛阅读,通过阅读扩充知识、学习词句。作为教师,首先应为学生介绍读物,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阅读经验不足,教师要根据同学们的阅读水平和思维特点推荐合适的书籍,并通过引导来时学生们养成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一般来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写作读物推荐,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课外读物,如一二三年级可推荐《365夜童话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及《四大名著》等就十分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但应注意尽量选择注音本及简装版以适应学生的阅读。此外,教师还可结合平时学习的作家作品,根据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扩展阅读,了解相关文学作品。其次教师还要做好阅读计划的制定,有了计划,学生的阅读自然有路可寻。

四、重视作文讲评——以评激趣

教师带领学生们充分地体会到作文中所蕴含的“美”,文字之美、情感之美以及心灵之美。只有启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让他们的情感意识在作文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他们才会将生活之中的这些“美”,内化为自己情感当中的一部分,进而,表露在笔端,这这一过程之中,教师们的“评讲”活动就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针对不同情感类型的作文,教师们亦应根据这个,来选择不同的欣赏视角。不同阶段年龄的学生,对于不同层次的作文有着不同的感知角度,因此教师们在评讲过程之中,对于不同种类的“词”、“字”、“句”也应有所区分,根据学生们的感知状况,来给他们的作文课堂上填补不同层面的知识,从而使学生们在作文课堂上对于这些“好词”、“好句”获得最大限度的吸收。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小学生们乐于接受这些优美的“好词”、“好句”,还有利于在此基础之上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爱上作文,爱上作文课堂。教师们在作文课堂上,适当的分析和评论,使学生们充分理解文章精华所在的一个基础,重而让小学生们从这些有没的作文段落之中,感受到什么叫做具体的作文“美”。把文字之美、情感之美应用在写作中,传递文学温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措施研究作为选题,从宏观层面对学生写作教学進行相关探析。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树立以生为本、巧用生活素材、生活观念,更要考虑学生的习作学习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习作教学方案,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习作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俏梅.务工人员进城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外作业布置及评价研究[J].学周刊,2020(23):133-134.

[2]徐珍.漫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23):141-142.

[3]唐宏.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J].学周刊,2020(22):107-108.

(广东省阳春市合水镇军迳分校 广东阳春 5296000)

猜你喜欢

亮点写作重点
存在感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单品推荐“抓住重点,改头换面”
所谓“重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