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及其对策

2020-09-10张顺仙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分离焦虑幼儿对策

张顺仙

摘要:分离焦虑是幼儿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躁、不安、伤心痛哭、各种不良的情绪、情感、动作的综合性反应。幼儿从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不能很快地适应这种变化而产生哭闹、焦虑现象是很正常的。

关键词:幼儿;分离焦虑;新入园;对策。

一、分离焦虑的表现及危害

(一)分离焦虑的概念界定

分离焦虑是指个体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所产生的过度焦虑和发展性的不适,又称离别焦虑,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二)分离焦虑的表现

1.分离焦虑具体表现之宝宝的生理变化

主要表现在饮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有分离焦虑症的儿童常出现睡眠不好、做噩梦、讲梦话、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头昏乏力、心悸多汗等症状。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最初一周内还会出现感冒、腹泻等疾病。

2.分离焦虑具体表现之宝宝的情绪行为变化

主要表现为哭闹不止、独立孤坐、单独活动、情绪紧张、念叨回家、拒睡拒吃、随地大小便、跟人、依物、乱跑、侵犯等。

(三)分离焦虑的危害

儿童分离焦虑症危害一:儿童分离焦虑症会引起儿童生理上的应激反应。儿童分离焦虑症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饮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因此很多儿童进入幼儿园一周左右会生病。刚入园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严重者表现出头痛、腹痛、恶心等躯体症状,甚至会持续很长时间。

儿童分离焦虑症危害二:儿童分离焦虑症会引起儿童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分离焦虑是儿童离开亲人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分离焦虑对儿童心理上的危害更应该引起重视。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儿童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可见,儿童分离焦虑症对儿童心理上的危害是巨大的。

二、幼儿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

(一)对陌生环境的不安感和害怕

人格发展是和人与坏境相互作用,解决遇到的冲突或危机的能力相一致的。而人格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信任与不信任。人需要发展对周围环境的可预测感,这样就能够产生信任,不惧怕,这是发展自我认同需要完成的第一步。在亲人离开后,幼儿开始哭闹时,若他的照看者能很亲切地对待他,使他受到良好的照顾,感受到安全,他就會对照看者产生信任感,从而减少害怕与怀疑。

(二)对环境的不良评估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对这一环境若做出了不良的评估,则幼儿便会对此陌生环境感到不安全和害怕,这是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动因。那么这种动因是否会表现出来,则要看母亲是否离去。

(三)宝宝自身特点

儿童自身特点分为两种,一种是一些儿童天生很难照料,易烦躁、爱哭、不易抚慰、不喜欢密切的身体接触,拒绝养育者的亲近,形成稳定依恋时间较晚。而另一种是一些儿童天生喜欢拥抱、抚慰、爱笑、与母亲积极交往、容易得到母亲的欢心。依恋类型的差异主要由儿童气质决定。容易教养的儿童通常被归为安全型依恋,难教养的儿童被归为反抗型依恋,行动缓慢者被归为回避型依恋。

儿童拥有对环境的具体“调节权”。由于儿童积极把握环境,从而减少分离焦虑;并通过追随主抚养者和积极接近他人来控制与安全基础距离。但由于与母亲的暂时分开,当儿童不能使用自己的权利时,他们就会通过寻找可靠的安全基础来调节分离焦虑,从而达到降低对分离的焦虑。

三、消除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对策

(一)幼儿园方面

1.家访

新生入园前,幼儿园教师会对小班新生进行家访,老师会以访谈、调查表等形式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体质情况、家庭环境、家长期望、以及过往病史、食物过敏等特殊情况,进行家园双方的第一次沟通交流,相互熟悉。老师还会向家长发放一些科学育儿的宣传指导资料,帮助家长科学育儿。

(1)沟通——在家访的过程中,教师应向家长了解孩子的饮食习惯、睡眠时间、疾病史、过敏史、兴趣爱好及有无攻击性行为等问题,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同时,教师向家长全面介绍幼儿园的情况(如伙食、师资、教学设备、安全问题、玩具种类、接送孩子制度、班内老师情况等等)以及孩子初入园时可能出现的种种不适应的行为表现,并向家长提出相关的要求。

(2)玩耍——在孩子家里,教师除了与家长沟通,还可以留出一些时间与孩子玩耍,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共同游戏或参与游戏的形式,如:做一些简单的手指游戏,将幼儿园里一些简单的积塑玩具带去引导孩子玩等等。让孩子与教师有初步的接触,使教师在与孩子接触中对他们有初步的了解,收集并加以记录孩子的兴趣及个性等方面。

2.创设贴近“家”的环境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面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在环境创设上应与家长一起配合,创设温馨的”家"的氛围。如:在教室里可摆放幼儿与家人的合影;创设角色区“娃娃家”,给予幼儿家的感觉,让幼儿的不良情绪在“家”的氛围中得到缓解,从而减轻入园时的分离焦虑。

3.开展丰富的亲子体验活动

新生入园,家长的焦虑不低于幼儿,所以幼儿园应积极创造条件,邀请家长和幼儿来园参观幼儿园及本班教室的环境并开展一些适宜的小游戏,让幼儿潜移默化的熟悉环境,熟悉老师,熟悉同伴。在陌生的环境里,幼儿最容易失去安全感,而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则是形成安全感。

4.户外活动

为了帮助幼儿克服入园的不适应,使幼儿感到愉快和放松是很重要的。幼儿大都喜欢户外活动,而不喜欢被关在房间里。户外环境适合开展较多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在一般情况下,有较大的活动场地、自由广阔的空间,容易稳定人的情绪,使人放松。所以,对于新入园的幼儿,应尽可能多地组织他们进行户外活动,如户外散步,找小昆虫、玩沙、玩水等。

(二)家庭方面

1.鼓励——家长对孩子上幼儿园的行为表示肯定和赞赏。在和邻居朋友们玩耍时,故意大声表扬孩子认识的小朋友,并得出结论:“难怪呀,原来是上了幼儿园呀,我的宝宝如果上了幼儿园也会很棒的……”这样,孩子对幼儿园会有一种期待的心理。

2.睡眠——家长应详细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如:早上入园时间、上下午吃点心的时间、午餐时间、午睡时间等,然后在入园前的两三个月中逐步把孩子在家的作息习惯调整到与幼儿园一致。主要包括:早睡早起,每天午睡,独立入睡,

3.吃饭――家长在家里不给孩子喂饭,鼓励孩子自己吃。吃饭时间要固定,而且要求孩子一定要坐在餐桌旁吃饭,不能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边玩边吃,吃饭的时候不能随意走动。家长要鼓励孩子对各种不同的食物都愿意尝试,并适当吃一些较硬的或纤维较粗的食物。

4.表达――告诉自己的孩子:在口渴时会向成人要水喝,身体不舒服时会说出或用手指出具体的地方(例如:头痛、肚子痛等)。孩子如果尿湿了裤子,要及时告诉老师,让老师帮助换裤子。

5.接送――家长送孩子入园离开时,应自然地与孩子道别。对那些仍然有些担心的孩子,家长可以答应早点来接他(她)回家,并且要说到做到。家长来接孩子时,不要接了孩子马上就回家。幼儿园应允许家长陪幼儿在户外活动场地的活动器械上玩一会儿。当孩子玩得高兴时,家长要表示应该结束了,并答应他明天再来玩。这样,幼儿可能会“怀念”在幼儿园玩耍的情景。

总之,要尽快消除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心理状态,只有通过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参考文献:

[1]陈国湄.儿童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黄志敏.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个案研究与分析[J].学前课程研究,2007(07).

(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柯渡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分离焦虑幼儿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
帮助缓解幼儿依恋行为初探
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