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视角下《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真假自体的博弈
2020-09-10聂晓
摘要:《无声告白》是美国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故事以莉迪亚的死亡为线索,在寻找起其死亡原因的过程中,逐步揭露出潜伏在这个看似和谐美满的混血家庭中的种种危机。本文从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克特精神分析理论中真假自体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莉迪亚在与父母相处时,真自体(True Self)与假自体(False Self)之间相互博弈的过程和结果,论证了莉迪亚死亡的必然性。通过文本细读笔者发现,莉迪亚的真自体最终未能战胜假自体。在以挑战独自横渡小湖作为重新开始做真实自我的仪式时,莉迪亚却溺水死亡。这略带戏剧性的结局则暗示了莉迪亚的真自体与父母之间隐形的冲突是导致莉迪亚死亡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真自体;假自体;博弈;死亡原因
一.前言
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无声告白》一经出版便斩获了诸如2014美国国家图书奖、2014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奖第一名等诸多奖项。小说通过寻找莉迪亚死亡原因这一情节主线为读者揭露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中女性价值、亲子关系、种族歧视、移民文化生存困境等多个主题。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该小说的解读角度繁多且新奇。有从“凝视”的理论视角解读该小说对于主题构建和种族问题的思考;也有从族裔问题、家庭教育、女性人生价值和自我意识等四个角度分析该小说的出版意义等等。在国外,关于该小说的文章大多是书评类。有书评指出伍绮诗的写作目的与其个人华裔移民身份密不可分;也有指出伍绮诗的作品与谭恩美等知名华裔作家的不同之处。笔者认为,作为小说主要人物的莉迪亚其真假自体之间的博弈贯穿了整部小说,因此本文从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克特的真假自体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莉迪亚在成长过程中真自体(True Self)与假自体(False Self)之间相互博弈的过程和结果,论证了莉迪亚死亡的必然性。通过文本细读笔者发现,莉迪亚的真自体最终未能战勝假自体。在以挑战独自横渡小湖作为重新开始做真实自我的仪式时,莉迪亚却溺水死亡。这略带戏剧性的结局则暗示了莉迪亚的真自体与父母之间隐形的冲突是导致莉迪亚死亡的根本原因。
二.莉迪亚虚假自体的形成
唐纳德·伍兹·温尼科特(Donald Woods Winnicott,1896-1971)是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杰出代表,是英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大师。他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结构包括真实自体(true self)和虚假自体(false self),两者都源自于婴儿早期与环境(主要指母亲)的相互作用。真实自体和虚假自体是个体内在的真实核心,并表现为不同的外在行为模式。母亲在儿童人格形成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说中伍绮诗花费了相当多的笔墨来描写莉迪亚与母亲玛丽琳之间的相处。作为全家最受宠爱的孩子,玛丽琳对莉迪亚人格形成的影响十分深刻。
在温尼科特的主客体理论当中,自体是一种先天的潜能,在良好的环境下能够发展出区分“我”与“非我”的能力。婴儿自体的呈现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不同的环境会引发自体的不同表现,婴儿在有利的环境下能表现出真实的自体,而在不利的条件下则会表现出虚假的自体。当够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对婴儿的自发性动作作出积极的回应,能够及时满足婴儿的需要时,婴儿会产生全能幻想并获得满足,其自我开始获得力量,真实自体开始形成。相反,当不够好的母亲不能及时满足婴儿的需要而破坏其全能感,且要求婴儿顺从自己的要求时,婴儿的虚假自体便获得雏形。“玛丽琳并没有想到自己错过了女儿学会走路时迈出的最初几步,也没有意识到女儿已经长大了。内斯是在她眼皮底下摇摇晃晃学会了走路的,可她却不记得莉迪亚是什么时候学会站立的。”在莉迪亚婴儿时期,玛丽琳并非一个“足够好的母亲”。她忽略错过了莉迪亚成长中许多重要的节点。除此之外,在莉迪亚少年时期,玛丽琳对她的教育方式也极大地促进了莉迪亚虚假自体的形成。玛丽琳一直希望莉迪亚能像青少年时期的自己一样成绩优异、与众不同。因此,玛丽琳对她要求严格并且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辅导她的功课-“整整十年,那种羁绊丝毫没有放松的迹象”。然而对莉迪亚来说,她并不擅长这些课程,她拼尽全力学习这些课程都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是为了满足母亲对她的期待,不想让母亲失望。玛丽琳这个“不够好的母亲”没有注意到莉迪亚真正的需求更无法满足她的需求。相反,玛丽琳的离家出走给莉迪亚带来了失去母亲的恐慌感。她认为只有顺从母亲母亲才不会离开她。“…多年前的那个夏天,她曾经真的以为她母亲已经死了。那几周和那几个月在她心里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她也已经暗自承诺:她要实现母亲的全部心愿,无论它是什么,只要母亲留在她的身边。”因此在面对母亲时,莉迪亚总是面带微笑,总是热切地想要取悦玛丽琳。“当然,妈妈。我愿意,妈妈。”在顺应玛丽琳需求的过程中,莉迪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虚假自体。
在自体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婴儿起初与母亲(或其他主要照料者)的关系以及与后来的家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其心理的发展。在小说中,除了母亲玛丽琳之外,父亲詹姆斯对莉迪亚的虚假自体的形成也起到了很大的催化作用。作为移民华裔的后代,饱受异样眼光的詹姆斯希望莉迪亚能够像普通白人女孩一样能很好的融入白人社会,避免标新立异。他鼓励莉迪亚多和学校里的白人同学交朋友,每次看到莉迪亚在家里和同学打电话都很欣慰。每次给莉迪亚挑选礼物时,詹姆斯的选择标准永远是“大家”。他给莉迪亚买模特身上展示的衣服,因为 “这意味着大家都爱穿它们”;他送给女儿银项链作为生日礼物,因为“今年大家都戴银的”;詹姆斯始终从“大家”的视角来审视和要求莉迪亚。“甚至在莉迪亚生日的时候,詹姆斯送给她的礼物都是《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为了让父亲高兴,莉迪亚也选择用虚假自体掩盖了真自体。从来没有朋友的她总是在营造自己在学校很受欢迎的假象。她让父亲开车送她去和并不存在的朋友看电影,在父亲面前和假想的朋友打电话聊天……“然而内斯知道莉迪亚在学校里的样子,见过她是如何沉默地坐在餐厅里,而其他女孩都在闲聊,见过她们抄完了莉迪亚的作业,她是如何一言不发地把本子塞回书包。放学后,她都是独自一人登上校车,安静地坐在内斯旁边……莉迪亚从未真正拥有过朋友,她的父母却从不知道这个事实。”在莉迪亚死后,父母亲在寻找她死亡的过程中才逐渐认识到,他们从来就不曾真正了解自己的女儿。在父母眼里,莉迪亚是个受同学欢迎的漂亮女孩,她总会收到不同的聚会邀约。然而在菲克斯警官调查她所谓的朋友时,真相才浮出水面。真实的莉迪亚是个处于青春期的敏感不安而又安静孤僻的少女,她讨厌物理生物,讨厌爸爸和妈妈送她的生日礼物也缺少朋友。这和她表现出来的虚假自体大相径庭。她的假自体成为了她保护自我的一种防御机制。
三.莉迪亚真假自体间的博弈
温尼科特在讨论假自体的防御性本质时对假自体组织的健康状态做出了分类和说明。他指出在极端状态下假自体建立得如此实际以至于观察者很容易就认为假自体就是那个真实的人。虽然是全家最受宠爱的孩子,但父母并不曾给莉迪亚足够的注意力,也忽略了她内心真实的感受。在对莉迪亚无微不至的关爱里,他们都无形中给莉迪亚带来巨大的压力,不曾赋予她的全能感的感受。与此同时母亲的离家出走更是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刺激,催化了她假性自体的发展。在父母面前,她开始戴上面具生活。然而,在鲜活的关系里,在工作关系和友情中,假自体就开始衰败了。假自体的衰败在丽迪亚身上也逐渐显露出来。她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掌握生物、物理等学科的学习,更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十五岁半的莉迪亚刚开始放寒假,再过五个月,她就死了。那年十二月,她独自待在屋里打开书包,拽出一张物理试卷,卷子顶端用红笔写着‘55’”。“她的测验得分越来越低,看上去就像一张诡异的天气预报图表:九月份90,十月份85,十一月不到75,圣诞节前60左右。上一次考试,她得了62分,算是及格,但是差点不及格。
温尼科特认为,假自体主要关心的是,寻找环境条件来使得真自体将来成为它自己变得有可能。如果没有办法发现那样的环境条件,那么假自体就必须要重新组织出一种新的防御来抵抗对真自体的剥削,而且如果对这种防御的有效性有所怀疑的话,那么临床结果就会出现自杀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的自杀行为是对整个自体的摧毁,以此来避免真自体的堙灭。当自杀行为成为了剩下的唯一能抵抗真自体背叛的防御时,那么事情就演变成了全部假自体在组织自杀行为。当然,这也会涉及假自体自身的灭亡。
但是同时也排除了假自体继续存在的必要性,因为假自体的功能就是保护真自体不被侵犯和凌辱。在小说中我们也能看到莉迪亚身上出现的一些自杀倾向和行为。莉迪亚的第一次自杀倾向出现在哥哥内斯因为嫉妒父母对莉迪亚的疼爱而将在湖边玩耍的莉迪亚推下水时。“不仅如此,当他碰到她的那一刻,他便意识到自己错怪了她。当他的手拍在她肩膀上的时候,当水面在她头顶闭合的时候,莉迪亚感到极大的解脱,她在呛咳中满足地叹息着,从容地挣扎着,她迫切地体会到,自己和内斯的感受是一致的,那些倾斜挤压在她身上的东西,她也不想要,它们太沉重了。”在这场“意外”事故中,莉迪亚并没有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反而她感受到了解脱。这种求死心理正是莉迪亚真自体对假自体剥削的反击。在死亡前夕,莉迪亚开始醒悟。她决心以自己最真实的样子去生活。站在曾经落水的码头她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并许下了重新开始的承诺。“她会告诉她的母亲,够了。就算她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远当不成医生,那也没关系。她还会告诉母亲,还不算太晚。一切都不晚。她要把项链和书还给父亲,她再也不会把只有拨号音的听筒扣在耳朵上,她再也不会假装成另一个人了。从现在开始,她要做她想做的事情。”她决心自己一个人撑着小船横渡湖面游向码头,但不会游泳的她最终沉入湖底。在这场博弈中,莉迪亚的真自体最终还是没能战胜假自体,因此最后整个自体因为死亡被摧毁。
四.结论
从莉迪亚真假自体的形成、博弈到最终死亡的结果来看,莉迪亚的死亡有着必然性。非促进性环境、并非足够好的母亲和父亲都在无形中培育了莉迪亚的顺从性虚假自体使得其真实自体被其掩盖和隐藏。随着莉迪亞个人人格的成长,其真实需求和真实自体呼之欲出,这种不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必然走向崩塌导致其死亡。莉迪亚的死亡结局提醒我们,单方面的假自体无法真正参与亲密家庭关系,真假自体必须作为一个平衡的整体在个体身上共存,并最终在成长的良性互动关系即促进性环境中培育出真正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郗浩丽:温尼科特的儿童精神分析学评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92-97.
[2]郗浩丽:儿童精神分析学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101-106.
[3]伍绮诗:《无声告白》[M],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
[4]谢争艳:成长嬗变之歌的凤凰双重奏——从温尼科特的视角解读《儿子与情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4.04.101-105.
[5]郗浩丽:虚假自体障碍导致抑郁三例.校园心理.2018.16.03.231-233.
[6]王礼军:真、假自体对“孔融让梨”的新诠释及其教育启示.基础教育.2015.12.05.22-27.
[7]黄辉辉:时间·人格·自我图式——《无声告白》与创伤认知叙事新范式.外语研究.2019.36.02.89-95.
[8][英]唐纳德·温尼科特:《成熟过程与促进性环境·情绪发展理论的研究》,唐婷婷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9]郗浩丽: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温尼科特研究 [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聂晓(1993-),女,汉族,湖北省黄冈市人,学生,研究生在读,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