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

2020-09-10闫博文

新教育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有效性策略阅读初中语文

闫博文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而阅读这一部分在语文学习中也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语文不仅对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有积极作用,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虽然语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方法掌握的还是不够深刻,所以,本篇文章旨在对初中生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尽管学生对于阅读的接受能力与以往相比有所提高,但在阅读模式上往往只看重文章表面的一些写作结构、特点和中心思想,对于阅读鉴赏的内容只是进行简单理解,学生们并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思想探讨与见解交流。而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也只是重视表面知识的解答,不正视其内容理解的深入性,因此教学也只是一些表面的解答和理解,这种对于初中语文阅读程序化的教学方式,不但不会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还会让他们对语文阅读的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正因如此,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只有广大教师对初中语文教学有了有效策略,才能使学生们尽享阅读带给他们的乐趣。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备课的方式是我们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师在课前对所讲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在上课时直接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内容进行讲解,学生结合教师的课堂讲解对文章分析理解。受这种教学模式影响,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对文章进行详细的探究,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难以有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学直接导致的是学生不能对学习内容提起兴趣,长期下来,学生感觉语文阅读学的费劲,教师也会感觉教的辛苦。因此,目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十分缺乏有效性的。

1、教师们的备课准备不够充分

一堂语文阅读课的有效完整性都是从课前准备开始的。但是,现在许多初中学校的语文教师们在教授语文阅读这一门课程时都没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所以,在教授新课之前,他们常常没有制定很好的学习目标,也没有为学生们预先进行文章内容的指导,导致学生们对文章没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阅读文章时更没带有一定的目标,只是盲目、粗糙的对文章进行了大概的浏览。

2、对学生的指导比较少

上课时,有些教师们对学生语文阅读的指点较少。在授课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文章的内容讲解给学生,让学生们简单的记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手法和内容结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一些教师们没有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以致于学生们对文章没有更加深层的理解。

3、讲解时没有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教师在教授完语文阅读时,没有对学生们进行适当的课外延伸,学生常常只是对所学习的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看法,却并没有深入学习其基本内涵,对与之相关的知识却一概不知。这样一来,学生们就很难通过语文阅读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想像力,更会使他们对语文阅读失去热情。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现如今,如何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古语有云:“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伟大的物理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阅读兴趣的激发是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中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课堂准备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为学生们制定学习目标,二是在课前教师们应对学生们预习文章进行指导。一旦学生们有了学习目标,他们在阅读时就会有一个方向,不会盲目的浏览。制定学习目标不仅对学生们的学习产生了一个引导的作用,还可以使他们能够对文章有更好的认知和分析,更能品味出文章中所蕴涵的美好,使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有更大的提升。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课前预习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们可以在课前通过让学生们查阅相关资料、总结文章段意、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等方式,使他们在更深入的理解文章之前先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手法及方式,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来感受并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以便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学生们能够更深刻的体味文章所带来的美和精神思想。

众所周知,我们对任何事物所产生的兴趣都是在参与和学习中培养的,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我们从某一方面中获得了知识或体会到了乐趣得到了某些心理或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对这项活动产生了兴趣。良好的阅读兴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可以让学生去想像一下,当时的穷困潦倒的形象有没有可能于勒假扮的,如果是这样,下面的情节会怎样的发展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任务是当前我国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们爱上阅读、享受阅读,才能够使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更加有效。在教学《小石潭记》这篇古文时,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作者柳宗元的人生经历和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影,这样的话,能让学生更有效地进入文本,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了。

2、在学生学习时对其进行适当的点拨。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文章、体会作者的内心,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阅读的乐趣,并且提高对文章的鉴赏能力。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多多提问为什么、让他们推敲使用优美句子的用意等方式进行点拨。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对句子及文章的赏析能力,还可以通过文章中的字里行间对作者的思想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并根据教师的提问进一步揣摩文章的言外之意。例如在《故乡》里,对于杨二嫂这个人物的外貌和神态描写时所体察到的变化,让学生去揣摩其中的含义。

3、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教师在教授完每一篇文章时都应该对与文章相关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教师们可以通过从作者的指导思想、写作主题和相关作品上进行拓展延伸,并且可以介绍作者相关的一些作品。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作者及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还能够使他们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

对于初中生的语文阅读来说,是与小学阅读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初中的语文阅读,不仅要学生们知道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手法和内容结构等一些客观表面的知识,还应当从阅读中体味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与感受,从作者的内心出发,体会与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心情和蕴藏的哲理及观点看法。在一些小说和散文的教学过程中,尤其需要让学生去体会。因此,教师们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指导和促进他们思考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十分关键和重要的。

当前,加强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相当重要的。综上所述,是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对目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及其实施方式。我认为学校及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并通过对他们的学习进行加强指导等有效性的方式,使他们能够爱上语文阅读,享受从中所获得的乐趣。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从丰富的閱读中积累知识、开阔眼界、游览世界、陶冶情操。我相信,只要我国初中语文阅读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初中生一定会更加热爱语文阅读、享受语文阅读,他们也将会在语文阅读的海洋中尽情的畅游。

参考文献:

[1]陈斌.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探究阅读教学.读写算(教研版),2013年18期.

[2]李梅.在阅读中探究在探究中提高——浅谈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2年10期.

猜你喜欢

有效性策略阅读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