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家园共育中幼儿的感恩教育

2020-09-10赵霖

新教育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感恩教育家园共育幼儿

赵霖

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是其中的一项,作为基本的道德品质存在,感恩教育在人的成长阶段始终需要不断加以学习,以此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这也是素质教育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内容。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针对于幼儿成长开展感恩教育,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家园共育中使得幼儿学会爱与感恩。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家园共育中幼儿的感恩教育展开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在中国传承已久,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一个人所应当具备的优秀品质。有关于感恩教育,也是一个人在成长的各个阶段中需要加以重视的内容,幼儿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幼儿展开感恩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重要方法,家园共育是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举措之一,在学前阶段的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结合的完美体现,以此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成长的关键,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同样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幼儿在成长阶段所养成的各种习惯,都反映了家长的处事态度。作为幼儿的启蒙阶段,家庭教育不容忽视,同样需要家长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幼儿在充分信任以及依赖家长的前提之下,父母的言行举止、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身心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为此,需要家长能够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使得自身的言行举止都能够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1]。同时为人父母也需要不断反思自身,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从自身出发,在日常生活中用感恩的心感染幼儿,用爱来引导幼儿,使得幼儿能够用感恩的心对待一切事物。因而,家长应当注重于家庭成员之间融洽和谐关系的养成,让孩子能够生活在有爱的环境中,家庭成员之间需要互助互爱,彼此之间的交谈需要文明礼貌。家长也需要让幼儿能够知道父母的不易,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时,父母需要不断鼓励幼儿,使得幼儿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认可。家长需要向幼儿分享生活,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或者向孩子介绍父母工作的辛苦与不易,让孩子能够体恤父母,学会感恩。

幼儿往往成长在十分安逸的环境当中,从未经历过挫折,顺境成长之下,孩子在面临困难时往往难以应对挫折,甚至很容易被挫折所打败,从此一蹶不振,为此,父母需要引导孩子了解到其实失败并不可怕,一次的失败说明不了什么[2]。父母在孩子独立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给予孩子一些鼓励以及帮助,并且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在困境中让孩子学会感恩。

二、教师的感恩教育

幼儿成长阶段教师教育也占据较大的比重,幼儿每日和教师在一起的时间较长,在每一日的生活当中,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使得幼儿能够学会感恩。幼儿由于年龄尚小,对世界怀揣着美好的憧憬,童话故事是幼儿感知这个世界的主要渠道,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幼儿成长阶段的这一特征,将童话故事中的美好形象以及感人事迹呈现在幼儿眼前,幼儿在听故事的同时,也会受到优秀童话故事的影响,感受所刻画人物形象的魅力,从而受到感恩教育,让幼儿学会爱与被爱。在童话故事的阅读中帮助幼儿学会明辨是非善恶,一个好的童话故事也会影响孩子的医生,更会使得孩子学会感恩[1]。例如,《安徒生童话故事》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名字叫做“踩著面包走的女孩”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不懂得感恩,最后的下场也不足令人惋惜,学会感恩也是教师在引导幼儿读完童话故事后需要学会的一项品质。

三、用爱心培养幼儿知恩感恩

幼儿教育需要用爱来浇灌学生,教师本身需要充满爱,对幼儿教育事业充满热忱,以此才能够培养出内心有爱的学生。教师需要细心呵护幼儿,将爱融入进幼儿成长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师为此也需要学会引导幼儿,让孩子养成细心以及善于观察的品格,学会关心他人,不吝啬自己的爱,能够将爱传递给他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自己有限的能力中将爱给予他人,学会爱别人,这样在爱别人的同时也会收获到爱,像是一些在地震中丧失家庭、丧失父母的孩子,教师可以以此教育幼儿,给这些孤儿孩子送去温暖,将爱传递下去,用自己的满腔热血感染孤儿孩子,让他们能够被爱所包围,良好的教育使得幼儿学会如何去爱,在爱中学会感恩,以此实现感恩教育[4]。

四、进行幼儿感恩教育的评价,实现家园共育

对幼儿开展感恩教育,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与评价行为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及时规范幼儿成长的品质养成,并积极的对幼儿行为作出评价,多需要采用表扬以及鼓励的形式。在日常的感恩教育中,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规范幼儿的自身行为,小到团结其他小朋友,大到爱护公共物品,对听从父母、教师话并能够照做的幼儿提出表扬,肯定幼儿的行为,并使得其他幼儿能够受到积极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强化自身的感恩认知[5]。幼儿可能会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做事情缺少持久力,教师需要积极引导,使得幼儿能够为了获得教师更多的表扬而更加善于学习,将感恩教育融入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教师也需要能够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幼儿肯定,挖掘幼儿身上的潜能,多加表扬和善于启发,使得幼儿在此过程中也能够学会感恩。家园共育需要在进行幼儿感恩教育中重视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开展,实现二者的结合,家长与教师之间也需要相互配合,教师主要负责幼儿园教育,家长则需要负责家庭教育,感恩教育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以及认同,同时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针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情况不断加以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感恩教育的积极价值。

结束语:

在幼儿成长阶段,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忽视,同时也需要家庭教育能够不断配合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幼儿家长需要做好孩子成长阶段第一任导师的重任,在家庭教育中灌输幼儿的感恩意识,同时幼儿园教育也需要侧重感恩教育,将家园共育的优势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彬.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性[J]. 成功(教育), 2013(16):160-160.

[2]杨丽萍. 浅谈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发展[J]. 师道:教研, 2017(12):10-10.

[3]钟小小.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J]. 新课程.综合, 2010(1):82-82.

[4]管晓玲. 浅谈家园共育策略对幼儿教育发展的作用[J]. 教育实践与研究:幼教版(C), 2016(11):65-66.

[5]徐少华. 让感恩伴随孩子成长——谈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才智, 2018(6).

猜你喜欢

感恩教育家园共育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