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策略

2020-09-10刘会德

新教育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心育心理健康心理

刘会德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覆盖面广,生源多,学生心理特征复杂,心理健康状况多样。因此,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促进学校常规教育顺利进行的保证。现就此谈一谈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一些做法。

一、创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内涵

(一)建构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互相渗透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新课程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显然,学校的教育任务已从提高学生的卷面分数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把心理健康育贯穿在学校教学活动之中,加强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

(二)建构融合校园文化建设的文化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  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是学校师生精神面貌的总体现。要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形成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使一草一木、一墙板都能说话,都起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关爱的作用。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健康的、蓬勃向上的文化心理教育氛围之中,心灵自然荡涤,思想必然升华。

(三)建构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推动教学质量提升的教学心理教育机制

教学质量提升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出路,以科研促教学则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在学校发展的新战略中,打造心育研究新模式、以心理和健康教育科研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则成为我们提升办学品味的良策。心理教育科研的任务就是要研究让学生学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的学校心育新方法、新模式。

(四)建构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推动学校德育提升的德育心理教育机制

育人先育心,成才德在先。建构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推动学校德育提升的德育心理教育机制,已成为提高我校办学品位的良策。通過心理关爱,我们可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做到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四心俱备,形成一种“亲子教育”的优良育人环境,使学校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温馨的家。

二、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策略

(一)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和管理机制,形成“123”心育管理模式

实行校长负责、教育科研处负责实施的管理机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分布实施,拟定创建方案,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逐步形成“123”,即“一为主、两策应、三块阵地”的心育管理模式。“一为主、两策应”指以受过专业心理教育并有工作经验的心理教师为主,以各学科教师为辅,共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学校心育的良好氛围和立体工作网络。“三块阵地”指心灵周刊、心理健康宣传栏理方(包括心理专题广播、心育长廊)和心灵网络三大宣传质量主阵地,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

(二)创建“三点一面”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首先是创建学校内部的心理健康环境。一方面学校在校园环境的细处上下工夫,力求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绿化、美化。另一方面,学校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提倡及引导师生讲文明礼仪,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此外,学校力求在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上花大力气,通过良好的“四风”建设维系学校作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因素。

其次是创建家庭内部环境。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家长,譬如开办“你的孩子快乐吗”家长心理健康理讲座,组织家庭咨询会,举办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使学生在家庭中能获得父母及长辈的好评和尊重。

再次是创建区域内部环境。社区或村落民俗民风、社会风气也是都是陶冶学生心理重要因素。我们主动与社区联系,以上门宣传、请进来座谈、举行“三方研讨会”等形式进行沟通交流,向社区辐射科学文化、先进的伦理道德、心理科学,此外还协助社区搞好文明建设,利用社区文化服务于学校道德教育。努力探索三点成一面的心育辐射网络,开展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跋。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建设措施

1.“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

(1)“一个中心”即设立心理教师工作室。心理辅导教师要起到引领学校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由心理辅导教师指导班主任对学生及学生家长心理存在的疑难困惑进行专门的咨询与指导,促进我校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心理素质的提高。重大的学生、学生家长的心理问题由心理中心工作室合议指导。

(2)“三个基本点”分别为:

第一,积极培养心理健康教育骨干。由于目前心理学专业人才较少,因此要靠自己培养,这就有必要对教师进行计划的心理学培训,使更多的教师掌握心理学的知识,促进教育与管理方而的提高;使教师能运用心理学原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能解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心理问题,更能有效地对班级进行管理。为达到这个目标,学校实行了三个层面的培训策略:一是外派培养  二是鼓励教师自我学习。二是校本培训,我校组织教师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学习。

第二,以课题引领为动力,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以科研为先导,以学术引领为动力,建立教学、研究、科研一体的工作模式。同时蔹励教师积极撰写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第三,建设心理健康资料库。有正对性订购心理学期刊及书籍,是我校解决心理教育研究资料缺乏的问题。这有助于教师们了解心理学知识,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口常生活及教育教学中,促进师生的心理健康及科研的开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从新生入学开始便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这就为进行相关心理研究时,可节省时间、精力,且使科研更具有科学性。

2.开展“四一”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开展了“四个一”为载体的教育活动,即一箱(悄悄话信箱)、一室(心理咨询室)、一课(班级每周节心理辅导课)、一刊(心理辅导自办刊物)。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生的生活困扰大多基于本人的性袼、情绪、意志等心理方面原因,他们的性格是可塑的,心理问题是可治的。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专行门的心理学知识讲座,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学会自我调整,使其心理更健康。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开设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例如,适应教育、智力开发、人际交往、学习习惯、个性培养,理想、友谊观、自律、学习方法、人际交往、人生设计、自律、价值观、心理卫生等,取得很好的效果。

(2)设立心理辅导室。少年时期的学生,生理迅速发育与其心理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会使学生有来自各方面的困扰。因此有必要成立心理辅导室,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个别辅导,解决其心理问题,是促进其学习及人格的健康发展的有效办法。

(3)开设心理辅导网站。网络是现代化的交流沟通平台,在师生的生活中也日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校开通了“心灵心理咨询博客”,通过它宣传介绍相关的心理知识。同时也作为一个咨询平台,促进对学生的心理咨询活动。

3.“六种活动”,对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广大学生中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明白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氛围,全方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二是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活动之中。三是建立完善学生的心理档案。四是设立“心育长廊”,在教学楼班级外墙。天花板设立展板,名人名言挂件,让学生课余时间驻足浏览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外延工作。五是对家长开展心理教育知识讲座。六是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

猜你喜欢

心育心理健康心理
心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实践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山区学校心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云南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路径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小测试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