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和合理配置

2020-09-10崔康平田雪滢姚宏嘉

新教育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合理配置教学资源高校

崔康平 田雪滢 姚宏嘉

摘要:长期以来,各高校教学资源数量庞大、范围宽广、重复度高,且质量参差不齐、地域分配不均。在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带来了不少困扰。因此,合理分配教学资源,优化结构,意义深远,迫在眉睫。

关键词:高校;教学资源;整合优化;合理配置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大学教育对于个体未来的成长发展具有正值导向意义。各高校在发展的同时,积蓄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且涵盖面广,具有一定重复性,因此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会遇到很多问题。此外,由于各高校的基础设施条件不同,师资力量配置不同,教学软硬件配置不同,对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应以整合教学资源为目标,结合学科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资源进行优化,同时,不断完善学科教育教学方式,以期进一步合理配置。

一、教学资源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资源得到了迅速发展。尽管资源丰富,但是由于需求量大且管理水平较低,高校的教学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受到各方广泛关注[1]。随着经济条件、生活水平以及人口素质的提高,国民对于下一代的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普遍存在着师生比例失衡的问题。在校教师和教辅管理人员的数量偏少,部分高校在优化师资力量、引入优秀人才上给予的帮助程度不足,导致教学资源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匮乏现象。多校区办学起步较晚,欠缺多校区办学经验与理论指导。国外虽然有多校区办学历史,但由于办学大背景以及教学与管理方式的不同,对我国多校区办学的参考意义十分有限。其次,部分学校对优势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不够重视,习惯按照固有思维进行管理,把重心放在招生与办学规模上,忽略了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使现有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作用,以减少现有人力物力浪费的现状。教学规模的扩大并不直接等于教学质量与效益的提升,优化现有教学资源是提高高校办学质量的基础。如何将优化资源配置进行量化评估也是也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高校的规模和层次的不同,国家给予的资金支持也会有所差异,部分高校可能会出现经费短缺的情况,具体体现在项目或科研基金支持,教室、自习室、图书馆、实验室等空间资源和物力资源不足等方面。在大学教育中,理论课程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对于绝大多数专业而言,实践课程的开展同样重要。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培养实践创新意识, 提升专业技能、综合素质[2]。然而,当前众多高校在校大学生都缺乏实践场地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很大部分只有理论知识储备而没有实践经验。教学资源整合优化以及合理配置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教学资源整合优化以及合理配置的概念虽然提出较早,但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作意识浅薄

教学资源对于高校的发展非常重要,在提高师资力量,注重科研成果和研发等方面各高校都有较强的自主意识,而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以及近一步的合理配置方面的意识却相对薄弱,对高等教育发展与资源共享上的认识更是比较淡薄,从而使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收效甚微。尽管当下各高校在资源整合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在具体实施环节,由于对合作目标或理念认同感不一致等原因,资源优化和合理配置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从思想认识上意识到提升教育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性非常重要。

(二)优势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高校的发展,教育资源的配置需要有总体上的规划。要系统的有组织的分配,教育资源的整合是一个长期的相对的过程,随着教学任务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过程,是动态的,要用辯证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所以是长期的,而且是艰巨的。例如,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在合肥屯溪路与宣城两个校区都有招生,使得校区间教育资源的调配困难,造成了教师“两头跑”、学生实习也“两头跑”的尴尬局面。就图书馆实验室而言,文献资源与实验仪器分散在不同校区,制约了学科的发展,造成了教育资源重复建设的浪费。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包括合理配置,工作量非常庞大,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只是循规蹈矩按照以往的经验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缺乏对新模式新结构的探索,这直接导致了合理分配教学资源与优化教学资源结构等工作只停留在表层,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在高校的不同校区间,甚至不同高校之间合理分配优势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优势资源管理目标不明确

随着学科建设的深入,高校也逐渐认识到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的重要性,提出了优化配置教学资源提高试验设备仪器使用率的研究课题,但如何进行该项工作,还在摸索中。学科优势资源的管理目标不明确,使得高校在校区间教学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不能合理化的进行。所以如何科学的制定合理高效的资源配置方案是高校管理者们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二、改善高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对策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在以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移动互联已成为一种网络常态。互联网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库作为网络后台,可以存储量大而全面的教学资源,使得大量信息可以在互联网上得以整合,得到更加全面完整的教学资源。毋庸置疑,互联网资源集中了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并且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更新,对于整个教育模式与教学资源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4]。在实践操作中,以学科为单位,创建相应的教学实践基地,将教室、实践基地以及互联网三方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地将不同的教学资源整合起来。通过教学资源整合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专业资源网络平台,让更多学生享有名师名校的教学资源的同时可以打开不同专业间的联系点,使得学科交叉互融,共同发展成为可能,提升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能力。

(二)加强教学资源配置的整体规划和设计

从现阶段高校对教学资源分配情况、具体发展计划、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来看,只有明确高校本身办学实力和科研水平,以及不同校区的定位和特点,才能明确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目标。在教育资源进行分配前,需要对学校现有资源进行充分的调研,研究学科所在校区分布情况,以及各校区学员对教学资源需求情况进行统筹考虑,以达成“各行其道,各有其道”的和谐状态。制定高校教学资源发展规划对于高校教学资源整合优化和合理配置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可采取的方案包括:1.确定合适的教学规模,凝练不同的专业特色,有区别地进行教学资源的分配;2.加强高校学科建设,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根据高校对自身定位以及学科和教学资源分配特点,合理规划教学资源配置,有计划地向优势学科优势专业倾斜,扩大自身优势,以此来带动其它学科发展;3.制定人才政策,吸引优秀人才,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创新,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从而增加优秀教学资源的输出。

(三)完善教学资源管理机制

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资源管理机制有利于资源的整合、优化和合理配置。首先,将不同地区、不同校区的资源更加有序地集合起来,最大限度加大教学资源的共享率,提升资源配置效益。高校是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和配置主体,更应加强宏观指导和微观调整,充分发挥高校的的协调指导作用,在资源配置方面实现统筹管理。不同高校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应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加强对不同教学资源配置的指导、监控、调整和评估。各教学单位在高校的统一部署下,分工协作,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有效管理资源和不断创新资源,共同完成高校教学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的目标。

三、结语

合理分配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资源结构,有利于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建设,从而为祖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教学资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积累过程,会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而趋丰富,因此高校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合理配置过程是个动态发展过程,教育资源的配置需要有总体上的规划。教育资源的整合是一个长期的相对的过程,随着教学任务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系统的有组织的对高校资源合理分配的探索是长期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许磊.高校教育资源管理现状及研究[J].智库时代, 2019(29),153-153+169.

[2]秦拥军,朱丽玲,冉洁等.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8),64-65+70.

[3]刘金红.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2),89-90.

[4]沈宇峰. 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改革研究[J].智库时代. 2019(23),263-264.

[5]唐哲. 重庆多校区高校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对策研究——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例[D].2014.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6zy102)。

作者简介:崔康平(1969-),男,安徽人,博士,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水处理技术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合理配置教学资源高校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的均衡发展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论高职院校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合理配置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财务战略
浅谈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与合理配置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