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澜湄合作机制下广西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20-09-10温雪潘慧

新教育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温雪 潘慧

摘要:澜湄合作机制对广西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分析广西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改革目标与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关键词:澜湄合作;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一、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进入实质推进阶段,我国进入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2016年3月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三亚宣言——打造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正式确立澜湄合作机制。2018年1月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发布了《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和《金边宣言》,形成了“3+5+X”的合作新架构,合力打造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打造和澜湄合作机制确立的形势下,广西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也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广西,市场需要越来越多的熟悉国际贸易惯例,通晓国际企业的运作方式,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精通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具有全球视野、自主创业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中高层次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

目前,广西高校普遍不够重视澜湄合作机制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国际贸易人员的培训落后于澜湄合作机制对经济贸易发展的需求。一是高层次的国际业务人员严重缺乏,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科体系不够完备;二是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指导思想不明确。现有的国际贸易专业大多由国际商业和外语专业的老师转型而来,教学方式主要为国际商务型和外语型;三是由于缺乏复合型、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导致课程设置缺乏实用性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综合导致了广西目前不仅国际贸易人才质量偏低,而且数量有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广西财经学院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如何结合澜湄合作机制下经济发展新特点和“一带一路”推进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如何有效地配备我校教学资源、改革我校现有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合澜湄合作机制区域经济合作的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系列问题将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二、澜湄合作机制下广西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和特色,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重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争利用10年时间将广西财经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建设成为区内领先、国内有一定影响且特色明显的品牌专业。

(一)教育理念东盟化,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澜湄合作机制对广西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因此,广西各高等院校需要充分考虑与广西国际贸易合作紧密的东盟各国的市场需求、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差异,并积极探索新型的国际教育合作模式,如“3+1”、“3+2”、“2+2”等本科或硕士培养模式,通过与东盟尤其是澜湄国家更多加强合作,提高广西国际贸易业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泰国暹罗大学与广西财经学院的“3+1”合作项目推进顺利,部分学生在泰国读完本科后留在泰国大型跨国公司工作,也有部分学生选择在泰国继续深攻读硕士研究生。目前,广西财经学院也积极与东南亚其他国家加强合作,探索更多国际教育合作新模式。

(二)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

国家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国际化,澜湄合作机制下广西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逐步调整现有的课程体系,对接澜湄国家的教育体制,实现与澜湄国家在课程教学体系上的对接,需要逐步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提升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并探索具有区域特的教育方式,并避免与澜湄国家教育同质化。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时,除了常规課程外,还应增设与东南亚国家经济、政治、文化、语言、商务习惯等相关课程,让学生对东南亚尤其是澜湄各国有增加深入的了解。

(三)师资结构多元化

澜湄合作机制下广西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师资结构多元化是重要保障,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必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并动态跟踪“一带一路”和澜湄合作机制发展的前沿趋势和问题。这就需要派遣部分专任教师到澜湄各国进修、交流与访学,提升国际贸易专业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此外,引进澜湄国家高校教授来我校任教也有助于国际贸易专业师资结构多元化的提升,目前有三位泰国的教师来我校任教,有助于提升对东盟各国了解和认识,财经学院实施一年的教师泰国进修计划也在持续推进,有助于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国际化素质的提升。

(四)增加实践性课程设置

国外大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十分重视,然而广西高校普遍存在实践性不够的问题,在各大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实践性课程往往偏少。广西财经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应借鉴国外高校的做法,不仅涵盖校内实践,更应该重视校外实践,尤其是实习期间去澜湄国家的中国公司分支机构实践锻炼,增强在对东盟各国公司发展情况、商务习惯等的实地了解。此外,在校内还可以通过研讨会、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来进行模拟。

(五)专业学术交流常态化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与需要注重学术性,广西财经学院可以定期与澜湄国家举行专业的学术交流、论坛等,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鼓励教师通过合作研究、交换授课等方式提升教研融合能力,鼓励教师走出去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推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三、澜湄合作机制下广西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对策

(一)完善课程建设

1.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课程建设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国际贸易专业应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扎扎实实推进专业建设,坚持标准,发挥效益,不断创新,保证质量,办出特色,按照新教学计划中确定的基本规格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要求,逐步建立起与“一带一路”建设和澜湄合作机制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

2.课程建设的目标任务

根据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现状,深入开展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理清知识结构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将“系列课程”和“重点课程”进行整体优化加强配套衔接;力争国际贸易专业主干课程达到学校优秀课程标准;努力将国际贸易专业主干课程中一门建设为省级优秀课程。

3.课程建设的力量组织

组织力量建设《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和《东南亚经济与贸易》等重点课程,加强《东南亚经济技术合作》系列课程的建设。组织更多本专业博士教师参与到相关课程的建设中,组织力量编写适合“一带一路”建设和澜湄合作机制的国际贸易专业教材。

4.课程建设的措施及课程设置的调整

为适应“一带一路”建设和澜湄合作机制发展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将现有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进行适当调整,新增一些以东南亚经济发展和国际商贸发展为方向的课程,根据培养目标需要调整教学计划、课时分配比例和课程组群,扩大专业选修课的学习范围。

(二)加强实验室建设

在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进行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大多认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以具备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方向,而开展国际贸易仿真模拟实习是提高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在对专业教师的问卷调查中也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各种实验室对提升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有较大帮助,对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建设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持支持态度。实验室下设“国际贸易务谈判模拟”、“国际结算模拟”、“进出口业务模拟”三个实验室,实验室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参与各种实践操作的机会。

(三)推进教学改革

1.积极探讨教学改革

相关专业的老师应当积极寻求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方法,例如在教学理论、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理念与思想这些方面加强研究,还可以积极与同行进行交流学习,将交流学习成果应用于课堂上。

2.制定教学改革措施

在整个推进教学改革的进程中,紧抓下面这些部分:①形成标准的教学过程:对于整个专业基础的理论课程,要使教学过程形成制度与标准。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在接受这些基础课程教育时不会产生太大的差距,能够拥有比较统一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首先就统一了教材大纲与考试形式、内容。②引入模拟仿真式教学,同时在课堂中加入更多的交互:大力完善以上所述的各专业实验室以及其他项目实验室的软、硬件设施,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实践效果。③引入试题库制度:试题库制度能够更加准确和高效地向老师反映出学生们学习的真实成果,同时帮助老师更好地对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做出评估。④定期进行师生辅导与讨论:具体教学过程中,负责教学任务的老师应当定期地辅导学生们的功课,并为他们进行答疑、组织讨论;另外,还应不定期地跟同学们进行交流,帮助他们处理学习过程中面对的问题。

3.推广教学手段改革

评估教学方式改革效果的主要指标包括:争取让至少70%的课程都能够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开教学;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占总课程数的10%以上;至少10%的课程拥有与之配套的模拟实践教学。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使广西财经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目标更快更好地实现,就必须要建立起有着较高教学能力,拥有朝气与活力且组织结构完善合理的师资力量。现阶段,国际贸易专业应以以下几方面为主要目标:首先,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对整个师资队伍的年龄以及职称进行阶梯化建设,即在现有的“个个进学科,人人有方向”的适当定位基础上,形成高职称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体系。其次,完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等级:确保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50%以上。再次,确定师资力量建设的重点在于培养优秀人才与相关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学校各种渠道的力量,采取各种方法尽力让学校的老师们可以出国研修,增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使老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最后,要加大对学历、素质与基础的重视程度,积极引入不同层次与类型的人才,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以及科研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

[1]樊兢.面向东盟的创新创业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的构建——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45-46.

[2]范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复合型创业人才的集结式培养模型探索[J].东南亚纵横,2011(8):29-31.

[3]尹冬梅.“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贸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策[J].商贸人才,2019(9):248-250.

[4]尤影.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开封大学学报,2019(3):67-70.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改工程项目“澜湄合作机制下国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8JGZ138)、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改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背景下广西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19YTHJG08)。

作者简介:温雪(1987—),女,四川巴中人,博士,廣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潘慧(1961—),广西柳州人,博士,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风险控制的实践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