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山区彝族在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初探

2020-09-10王慧萍

新教育论坛 2020年7期
关键词:彝族表达能力口语

王慧萍

玉溪市红塔区洛河彝族乡地处山区,是一个以彝族居住为主,有少数哈尼族及汉族居住的山区乡,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93%。作为红塔区第一家公办园的洛河彝族乡中心幼儿园,园内的大多数幼儿都来自本地农村,从小由祖辈带大,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又不注重自身语言的修养,所以就更谈不上对自己孩子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了。幼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受长辈、父母及本民族语言环境的影响,词汇量少,加上知识经验的欠缺、认识水平的局限,对词义的理解不是很准确,不能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普通话中常常带有部分本民族语言习惯,还有胆怯、害羞的心理,不善于表达,也不愿表达,导致口语表达能力较差,严重制约了幼儿今后全面、持续的发展。

幼儿期是人掌握语言的关键期,幼儿听觉和语言器官发展逐渐成熟,正确地发出全部语音的条件已具备。在关键期重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能充分发挥幼儿口语发展的优势。为了抓住这一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创设与语言发展相适宜的环境,提供语言发展的良好策略,促进山区彝族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洛河中心幼儿园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科研课题《 山区彝族在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通过三年的研究,我园探索、整理出适合山区彝族在园幼儿(小、中、大班)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内容、方法和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山区彝族在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归纳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说话时发音不够清晰、语法顺序颠倒、代词使用混乱、发单音节词比发多音节词要多、多数时候用词不规范、说话时语句不完整等现象;有个别幼儿虽然很想与别人交流,但是由于想的和说的内容不统一,语句不够清晰,在相互交流中产生一定的困难。因此,对山区彝族在园幼儿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促进山区彝族在园幼儿口语表达能发展的策略

(一)“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集中教学活动)

1、在教学活动中开展诗歌朗诵活动,提高幼儿语言的表现力。

在开展幼儿诗歌朗诵教学活动中,教师多数会采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用幼儿最喜爱的动画形式进行教学,为幼儿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如在《冬天的秘密》诗歌教学活动中,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孩子们几乎没有见过下雪的景象,教师通过电脑荧屏呈现诗歌中白雪皑皑的意境,美丽的自然风光引领着幼儿游览“冬天”,畅想“冬天”,孩子们在欣赏冬天美景的同时,也感受着美妙的诗句,很快便理解了诗歌内容。

2、通过故事活动,提高幼儿语言的理解能力。

听故事是孩子喜欢的活动之一,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最佳选择,对全面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十分有效。教师给幼儿讲故事,会有目的的让幼儿从故事中汲取语言材料,如,在大班故事教学活动《大象救兔子》中,教师问幼儿:“三只小兔在树林里玩心情是什么样的?”(很高兴)“从树林里窜出一只什么样的老虎?”(凶猛)“这只老虎是怎么对小兔子的?”(张着特别大的嘴巴,露出很尖很尖的牙齿,伸出最最锋利的爪子)“三只小兔子又是怎么跑的呢?”(飞快)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每一个词的意思。这些内容都非常丰富有趣,在智力和情感上满足了幼儿的需求,不知不觉中丰富了幼儿的词汇量。

3、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发展幼儿语言的连贯性。

在看图讲述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根据图片内容,连贯地、完整地讲述出图片上的或与图片主题有关的情节,以发展幼儿的想象、表达能力。如教师在组织大班看图讲述《橡木餐桌》以“刺猬一家在干什么?”为主题的活动时,教师让孩子们一一观察挂图,讲述图上的内容,然后请小朋友把几张图联系起来,编一个故事。孩子们在编故事时给图上的小朋友和老师起了名字,绘声绘色地编出了比较完整的故事内容。

(二)“非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一日活动)

老师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包括物质和心理环境,并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操作材料和工具,引发幼儿进行自主、自由的语言交流活动。

1、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养成倾听的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小、中、大班老师分别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学习规律,专门设计了一些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游戏内容,如:在角色游戏“百货店”中,老师扮演超市售货员,幼儿扮演顾客来买东西,师:“老师是售货员,你是谁呢?”幼儿:“我是顾客。”师:“油菜、青菜和卷心菜,还有好吃的大白菜,你要买就快来;说对了,我就卖给你。”教师有目的地示范“油”、“青”、“卷”、“大”的发音及口型;幼儿来买东西的时后要求听清楚说清楚如:“阿姨,我要买油菜。”“阿姨,我要买青菜。”“阿姨,我要买卷心菜。”“阿姨,我要买大白菜。”只有当幼儿听清楚老师说了什么,回答发音准确了,才卖给她东西。经过长期、反复的听觉刺激,增强了幼儿的倾听能力。

2、营造适合幼儿倾听的氛围,激发对倾听的兴趣。

利用每天三餐前的10分钟给幼儿安排了倾听活动及较安静的活动。活动融音乐、语言、文学为一体,让幼儿反复倾听生动、有趣的故事,并配上相应的图画。在活动中教师善于引导幼儿去发现,感受故事、歌曲中的美,让幼儿在美的感受中获得愉快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倾听能力也逐渐得到发展。

3、渗透一日活动的各环节。

幼儿受生活经验和自身发展的影响,词汇量较贫乏,再加上我们的孩子都是来自农村,与在城市里生活长大的孩子相比,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要弱一些,往往会出现想说但却又说不出来的情况。因此,教师常常利用日常生活各个环节来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并提升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如:在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中,幼儿做各种体育基本动作时,教师都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观察,然后说说他们在做什么?通过户外散步、游公园、赏花卉等机会,有目的的引导幼儿边欣赏观察边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4、家庭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入园后,我们在加强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同时,努力引导家长关注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家园共同配合,事半功倍的目的。要求家长除了规范自己交流时的语言外,还要配合幼儿园老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多引导幼儿讲述。一是孩子每天回家时抽时间让幼儿说说在幼儿园学的什么,讲讲班上发生的趣事,和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戏;二是家里来客人了,请孩子当接待员,如给客人端水、拿点心和水果,与客人讲讲在幼儿园开心的事和自己的所见所闻。

通过对小、中、大班所有幼儿进行研究前后的测评对比,我们发现幼儿在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普通话听说能力前与后的差异是明显的。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老师们开展科研的能力,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真正体现了在一日活动中教育孩子。教师们紧紧围繞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各种方法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也提高了教师对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高。让家长充分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影响和作用,家长能够以身作则,注意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并且懂得重视自身言语的示范作用,逐步提高与孩子言语交流的质量。

猜你喜欢

彝族表达能力口语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看影视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