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探索
2020-09-10徐秀芳
徐秀芳
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部编小学语文教材重新确定了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落实了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阅读作为第三学段的重要学习内容,也是所有课程学习的基础。笔者通过自己的一线教学,对部编体系下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部编语文教材;核心素养;“三位一体”式阅读;群文阅读
语文的知识体系是一个从基础到提升、且各个知识能力相辅相成的结构,如果在教学中没有一套完备的系统和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提升陷于瓶颈。温儒敏教授在《“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一文中,做了详细的介绍。其中就提出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教读”、“自读”和“课外导读”,构成一体,这正是为了补足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笔者结合语文教学中的多年经验,尝试对部编新教材的阅读教学归纳了一点心得。
一、小学第三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笔者作为一名一直执教在教学前线的语文老师,面对新形势下的“部编本”语文教材的课程标准,感到责任重大。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到升学考试的指挥棒的牵制,逐渐失去了语文本应有的丰富多彩,忽略了大语文的贯穿性和熏陶作用。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阅读状况整体很不乐观,很多学生除了教科书和教辅,几乎不太阅读,不喜欢也不会阅读,也不清楚该如何选书。学生们语文素养的现实状况,令人堪忧。处于小初衔接阶段的学生,在阅读上,如果继续停留在“应试”阅读层面上,对以后中学的阅读能力、甚至一生的阅读习惯都会有重大影响。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形成学生“真阅读”的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新部编教材的重大转变是最新的“风向标”,要求我们一线语文老师认真学习研读,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统编教材的出现,叩问我们在教读方面,及时与初中新课标衔接,如何区分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在课内自读方面,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掌握自由阅读,巧妙地将教读课文中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迁移到自读课文中来。在课外阅读方面,如何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体系,使之成为教材的有效组成部分;真正让学生在面对考试的压力下,轻松“悦读”,享受“悦读”,充分汲取中外经典文化的营养,在文学的熏陶中提升语文能力。
二、新部编教材的“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
语文的核心素养一般定义为四个方面: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新教材的设计正是出于核心素养和知识教学的结合。基于这两个要点的结合,我们看到了老舍、朱自清、沈从文等景点篇目,兼顾经典性和时代性。虽然整体课文数量有所减少,但是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课外衍生阅读,在精读课文后面设置了自读课文。
教材编写的框架始终是依据不同年级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接受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小高阅读主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大体内容,通过逐步分析,深入理解内容,初步学会写作手法的赏析。七年级强调基础性,主要进行一般阅读能力的训练,侧重记叙类文章的阅读和欣赏;八年级强调实用性,主要进行游记、新闻等说明类文章的阅读;九年级强调思辨性,主要进行议论文类文章的阅读。
1.教读课文
以六下的教材为例,新教材体现了小初衔接和过渡的教学目的。第一单元是的课文选材于老舍、沈从文等名家作品,单元目标是学会分清主次,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单元的课文选材于国外经典名作,让学生在作品中体会如何塑造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如何展开故事情节,单元目标是通过归纳主要故事,学会写梗概,并总结人物性格特征。第三单元有两篇名作,一篇是朱自清的《匆匆》,一篇是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单元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品味好词佳句,学会如何将情感融入寫作,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第四单元的课文是与思政教育、革命传统相关联的阅读材料,正是符合新教材的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编写特点。第五单元的课文选材就提升了,带入了哲学、科技的阅读,教会学生层层推进、把握主要内容,特别要注重逻辑性。第六单元的主题是难忘的小学生活,则是对小学高段的阅读和写作的总结。整册教材明显加重了古文、诗词的比例,体现了新教材对传统知识的重视。
一系列课文材料,从感受汉语文字之美,到经典美文的欣赏,从记事文到散文,从回忆革命传统到初步接触赋予哲理性的现代文,紧紧扣住了新教材强调树德立人、接地气、守正创新、和时代性的要求。这样的教读课文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的特点。
2.课内自读课文
在每个单元里,都会有一篇打了※号的自读课文。这也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自读不是不教,让学生自学,也不是忽略,而是在教读课文的基础上,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运用同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动态设置课堂内容,然后通过课堂反馈来达到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个教学任务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引导者,或者在教学设计中,老师甚至可以参与其中。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逐渐拓展延伸,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自读课文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也是对学生掌握情况的检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读懂语言、欣赏语言、构建语言、运用语言。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就是要求语文学习以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为主,在丰富的学习情境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新教材的自读课文正是为这一目的而编写的。
3.课外拓展导读
虽然称之为“课外拓展”,只是与课内教学的区别称呼,实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学生们做好了出发前的准备,制定了前行的计划,就可以自己去远行了。学生在课堂内吸收了老师们精心教授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语文知识体系的框架,接着就可以看自己想看,写自己想写,说自己想说。
这个阶段也不能缺少教师的掌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们会怎么读,写出什么来,实际上把控的缰绳还是在老师手里,需要老师们的指导。书目的选择,阅读的阶段性成果展示,都需要老师们的指导;精读还是选读,也需要老师们的提前准备,和精心设计。
教师在“课外拓展导读”环节中,充当的是导演,搭台策划、随时关注动态,把控全场;同时,也尊重学生的思维,认可学生的创新,又要随时调整方向,做好舵手。
三、“群文阅读”的补充教学
群文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补充。在单位时间内,选择一定数量的经典美文让学生阅读,文章一般为同一主题。相比较于“单篇教学”、“单元教学”的阅读方式,群文阅读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多文本阅读,这样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的阅读数量、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完成阅读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写作心得,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可以检验学生群文阅读的效果。
这一教学方法,在拓展课程中越来越多地用到,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在新部编教材的教学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要求,“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和“群文阅读”作为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模式,若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定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做好小初语文教学的衔接。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2]郭育红.如何在小学语文高段培养学生的群文阅读意识[J].新课程,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