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2020-09-10谢美玲
谢美玲
摘要:伴随时代发展,教育目标也发生了转变,不仅需要有效传输知识,还需要提升学生知识理解能力、知识探究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对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有帮助。兴趣被激发,学习效果自然而然会提高。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进行了探讨,旨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四年级;数学
前言
现阶段数学教学开展得并不理想,根本原因是数学知识繁多、抽象,又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延续性,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如何将数学知识进行串联就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思维导图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为具体,还能将知识进行有效串联,帮助学生理清数学关系,从而构建数学体系。为此,本文从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入手,提出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希望给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性
以往数学课堂多以板书、幻灯片的方式来展示教学内容,而内容又多以文字为主,这种枯燥的方式会让学生心生抵触,从而让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会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学生面对形象的知识,热情度较高。借助五颜六色的线条抓住学生的眼球,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
另外,思维导图并没有固定样式,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编制,另一方面可以借用互联网中优秀教材。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在观看同一思维导图时,学生大脑想象的画面会有所不同。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并将想法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这对学生想象力、创新力的形成很有帮助。
此外,无论是学习思维导图,还是应用思维导图都很容易,只要思路清晰,就能很快的形成思维结构图。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将思维导图的创设方法告知学生,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开展数学学习,不仅增强了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有效将学生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构建一个整体。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思维就会养成。
二、小學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一)课前预习知识
由于数学存在延续性,需要学生在课前开展预习活动,从而促进学习效果。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将新知识在脑海中留下一个大概印象,从而为新知识的传授做好铺垫。
在讲述《三角形内角和》时,需要学生掌握三角形的概念、特点以及分类。只有学生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内角和的相关知识。受学具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可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律的方式不多,为此需要将微课融入教学当中,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内容,以供学生预习所用。
以故事的形式展开,故事内容为三种不同类型三角形讨论谁的内角和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故事存在的争议:A认为自己体积最大,所以内角和也最大。B认为自己拥有一个钝角,所以内角和最大。C认为自己体形最小,所以内角和最小。A和B认为自身内角和最大,而C认为自己内角和最小。利用思维导图引出内角和的概念,在对内角和定律进行验证。验证方法有两种,一是借助测量、二是利用拼凑,用思维导图将验证类别和验证步骤展示出来。前者利用量角仪来完成,测量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再将所有角的度数相加,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后者要求学生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用剪刀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后拼凑在一起。无论哪种验证方式,最终都会得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规律。
预习的结尾要求学生回顾所学,利用思维导图将三角形内角和进行归纳,并要求学生运用验证方法对多边形的内角和进行探究。通过思维导图与微课的方式帮助学生预习知识,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自身素养得到提升。同时,解放课堂思维的限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新颖的方式也能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在数学课堂上也会展现自信。
(二)课中自主学习
思维导图在数学课堂上应用,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突破数学的重难点。同时,尊重学生个人,让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从而促进班级学生共同成长。借助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进行串联,便于学生理解,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探讨多边形内角和定律时,不仅需要验证工具和方法,还需要学生动手。当前数学课堂上工具不足,学生动手能力差,还极易出现误操作,大大影响了教学效率。而思维导图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在预习关节,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开展知识的回顾。回顾顺序是概念、类型、特性。形象的图文演示,不仅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还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将思绪理清,在大脑中构建知识体系。此外,思维导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积极思考过程中逐渐将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掌握清楚。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考虑个体差异,精心挑选出博人眼球的材料,借助教材开展教学。
(三)课后总结学习
总结对于数学学习得不可缺少的环节,将思维导图融入课后总结当中,可帮助学生梳理已学知识,将学生引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在设计思维导图时,教师要以拓展学生眼界、提高学生思维来展开。
例如在认识三角形的课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三角形内角和规律的求证方法。由于个人存在差异,每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不同。因此,需要将三角形知识转变为思维导图,更加形象、系统地展示给学生。
图1 三角形知识的思维导图
三、总结
思维导图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要想有效利用思维导图,需要将思维导图融入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前,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一步步引导学生开启新知识的学习。在课中,利用思维导图增强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后,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找出数学知识的联系,从而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此外,教师将思维导图方法传授学生,从而开启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常丹.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01):146-147.
[2]朱燕.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153.
[3]杜鹏艳.数学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研究[J].成才之路,2017(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