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浅析

2020-09-10吕鑫鑫

新教育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探析道德与法治生活化

吕鑫鑫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正式起点,也是学生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阶段,如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任课教师,必须要探索出适合小学生道德与法制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习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日常生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探析;生活化

小学是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关键性阶段,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学生接受怎样的教育,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在新形势下,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小学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进行了新的认识,从基本学情出发,确定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小学生有着重要影响,对他们以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关乎他们成长过程的得与失。而在小学课堂里像《道德与法治》这类的课程形同虚设,更多的老师没有认识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之所在,这些课程只是在课表上而已。有的学校尽管老师上了这门课,但是如何上的呢,更多的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听老师讲,而老师缺乏专业性,是一些语文老师或者是数学老师或者是英语老师代,最终受害的是学生。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这类问题的出现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我们是否应该去反思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是否真正的落实到实处了?

二、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原因

以上问题的出现,首先是学校和老师的思想没有转变过来,一直以应试教育为主,不够重视品德的教育,同时缺乏专业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老师,在小学课堂里,即使像道德与法治这类课有老师上,那些老师也是专业教语数外的课的,他们对待这种课就是一种副科,不重要,他们认为所有的课都得为语数外让路。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道德与法治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老师讲课都脱离实际,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远离了实际生活,这就使得讲的只是枯燥无味。同时讲课的方式太过于古板,太过于传统死板。作为老师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有所改变,改变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思想,应该深入学习素质教育的内涵,推动落实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源头上为学生减负,同时学校应该加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专业建设,定期组织老师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小学道德與法治课教学方法探索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拥有童心、尊重学生。

教学呼唤拥有童心的教师,呼唤能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教师。拥有童心的教师能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把生活搬进校园,把课堂带到社会。例如,在教学“可爱的动物”时,笔者和学生一起在角色扮演中演一演、讲一讲、唱一唱、说一说,与学生玩成一片,既让学生了解了熟悉小动物的特点,又懂得了爱护小动物的时候也要保护自己,唤醒了学生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2、 多样化教学,让学生真实体验生活,养成良好品德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师应首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示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例如,在教学《亲亲热热一家人》时,从展示台“我来介绍我的家人”入手,先请孩子们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自己的家人,在课堂上准备好照片向小伙伴、老师介绍自己的家人,增进儿童与家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培养儿童对家的自豪感和对家人的情感,体味一家人的幸福。《道德与法治》课程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又走向儿童的生活,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幸福、校园的可爱、社区的美好,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生活习惯,学会生活和做人。

3、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生活,养成良好习惯

道德与法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关注学生当下的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观念,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奠定基础。如在执教《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找找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塑料制品”这一环节时,通过先让部分孩子根据课本引导,从生活走进课堂,从课堂走进生活,了解我们生活中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我们生活离不开塑料制品,但塑料制品的不恰当使用,不正确回收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伤害了地球母亲。在教学中穿插视频的观看,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我们课堂教学要把知情意行结合起来,让儿童学以致用,解决儿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儿童的生活,树立环保意识,做好环保宣传员。

4、体验教学法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关心,学习做人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需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太多,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打下基础。如在执教《请让我来帮助你》时,课本中几幅人们互相帮助的实例,体验故事中的人物主动伸手帮助他人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设身处地的为身处困难的人想想,从而让学生明白,爱是互相的,接受别人爱的同时,自己也要献出爱,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会更快乐,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品格。

5、开放性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创造生活,健康快乐成长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从儿童的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做人。所以,课堂的学习不能只局限在教室,而应该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挥作用,学以致用,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儿童的生活是通过其在生活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道德与法治课只有根植于儿童的生活的,才是有意义的教育。

6、环境布置——教学内容的体验点学生的信息大多来源于视觉渠道,良好的学习文化环境能够促进学生身心愉快的成长。因此,选择有代表性的画面布置校园环境进行环境熏陶,显得尤为必要。例如,在教学“分享真快乐”时,笔者将教室改造成“快乐共分享”。图书角有学生分享的图书,讲台前有学生分享的故事,座位旁有学生分享的美食,课桌间有学生分享的游戏。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更好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有效传播的效率,就要认真地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创新已有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对学习过程进行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要转变教学的观念,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去学习。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也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在新形势下,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小学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进行了新的认识,从基本学情出发,确定教学策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6):49.

[2]王翔.谈小学生德与法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17.

[3]王秋波.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2016(12).

猜你喜欢

探析道德与法治生活化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探析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