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以化传天下
2020-09-10杨蕊萌
杨蕊萌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人们在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同时,重新认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在观看文化类节目的同时,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虽然通过聆听别人的一次演讲或观看一档文化类节目,人们不可能对其有透彻的了解,但是我认为,名人讲国学等文化综艺节目对普及传统文化是好事,它引发人们的关注,引导人们去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探究。
传统文化类节目给人创设一种文化情境,是文化传播的窗口。如果说《经典咏流传》是受欢迎的,那是因为它用旋律唱出了时代的心声,唱出了美景如画:我们透过《将进酒》可以感受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情气度,透过《山居秋暝》可以想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旖旎风光,透过《沁园春·长沙》可以领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红色情怀。如果说《中国诗词大会》是成功的,那是因为它领我们走进了一位又一位诗人的内心,感受他们或细腻或豪迈的情感:我们从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的伤春悲情,想了解她“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年少不知愁;我们从苏轼“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为国而忧,想知道他“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的豁达乐观;我们从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气豪情,想追寻他“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超然洒脱。
传统文化类节目承载着传播与交流的功能,是文化发展的驱动力。在个别中国人还在质疑自己所传承的文化是否有价值的时候,外国人已经对其赞不绝口了。《舌尖上的中国》令外国人垂涎欲滴,对我国厨艺欣羡不已,间接引发了汉语学习热潮。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经在全球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设立了1193个中小学孔子学堂,这些孔子学院、学堂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如今,文化的發展和融合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性。因此,以兴国为目的的我们需要以文化为“软枪杆”,在汲取外国文化精华的同时加强文化输出。
地域差异导致文化存异,无论是一国内还是国家之间,文化因差异而充满魅力。正如雅各布所说,“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眼里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各文化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可能像鱼儿与马一样,看起来没有任何交集;也可能像参天古木与缠绕其上的菟丝子,有着依附关系;还可能像原本相安无事的水和钠,在接触的一瞬间发生剧烈反应,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必然要随着人们的脚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比如鉴真东渡传播了中国文化,玄奘西行求得了佛法,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明朝对外界的了解……在文化融合和交流中,大到“一带一路”的引领,小到电视节目的传播,都是为了让人类优秀文明得到延续和弘扬。在文化战中,《较量无声》提到美国欲用思想文化同化我们的下一代,那么我们又何尝不能用我们的《论语》和历史剧去影响他们呢?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中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卓越辉煌,源远流长。
梁启超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在文化传播多元化的当下,见智者讲《论语》,有所触动,不免生出深入学习的想法;见所追历史剧而好奇于那个时代,于是搜集更多资料去认识和了解历史。社会上传统文化类节目的热播和盛行,为少年学习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扇窗。
(本文获第十四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辽宁赛区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