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分离三要素原则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2020-09-10龙诏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分离三要素原则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对象,结合手术差异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的手术方式治療,治疗组则是按照腹腔镜手术分离三要素原则进行治疗,治疗后对具体的结果分析和总结。结果:治疗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低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治疗组的发生几率5.7%,对照组发生几率是20%。治疗组的35例患者中,2例患者中转开腹,开腹几率是5.7%,对照组中8例患者中转开腹,开腹几率是22.8%。结论: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分离三要素原则实施治疗,可以避免损伤,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实施和借鉴。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分离三要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4-00-0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治疗方式,开展应用的时间比较长,在治疗中收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现象,针对手术的特殊性,在临床后续治疗中必须注意的是明确临床治疗的要求,只有严格按照手术基本流程实施,才能促进整体进步。腹腔镜手术分离三要素原则治疗可行性比较高,能规避风险,在治疗中需要注意的是明确各个原则的要求,只有按照临床术式的要求进行治疗,才能促进患者的恢复。为了分析腹腔镜手术分离三要素原则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选择7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对象,结合手术差异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治疗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总结效果。详细的数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7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7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对象,结合手术差异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的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组则是按照腹腔镜手术分离三要素原则进行治疗。对照组男女分别是20例和15例,年龄区间是25~68岁,平均年龄(45.58±0.28)岁。治疗组的男女分别是21例和14例,年龄区间是26~67岁,平均年龄(46.58±0.47)岁。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分析和对比。
1.2方法 (1)对照组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术式进行治疗,(2)治疗组按照腹腔镜手术分离三要素进行治疗,如下:①依解剖标志辨明结构的原则。在操作中必须显露出胆囊,进行分离处理,向右上方牵拉处理,主刀牵引胆囊壶腹部显示胆囊后三角,根据肝门横沟、Rouviere沟或右肝蒂入肝处、胆囊壶腹等解剖标志确认胆囊三角所在位置。②锐性分离和钝性分离结合的原则。在Rouviere沟或者右肝蒂入肝前方紧靠胆囊壶腹部切开处理,显露胆囊前三角,沿着胆囊管进行钝性分离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分离胆囊三角内疏松结缔组织,显示出胆囊三角的具体状态。辨别胆囊管和胆囊三角内的胆囊动脉情况,注意的是变异胆囊管,需要慎重处理。③循外科平面解剖显露的原则。在操作中采取的是超声刀或者电凝钩进行锐-钝性分离处理,沿着胆囊浆肌层内外层之间这一外科间隙进行剥离处理,能减少出血的现象,避免出现损伤。如胆囊三角不显露,可以利用其它解剖标志如胆囊淋巴结外侧分离胆囊壶腹及胆囊管可以避免胆管和肝动脉损伤。
1.3指标分析 (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3)两组患者的中转开腹情况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实施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_x±s)表正态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比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意义。
2 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 治疗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低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的数据分析如表1。
2.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治疗组的并发症例数2例,发生几率5.7%,对照组的发生例数7例,发生几率是20%,数据分析如表2。
2.3两组患者的中转开腹情况分析 治疗组的35例患者中,2例患者中转开腹,开腹几率是5.7%,对照组中8例患者中转开腹,开腹几率是22.8%,数据分析可知治疗组的中转开腹几率低,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治疗中,考虑到临床治疗的具体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按照临床的治疗流程实时[1]。任何腹腔镜手术都离不开解剖标志辨明结构,循外科平面解剖显露以及锐-钝性分离相结合的腹腔镜手术分离三要素原则,在临床研究中避免胆管损伤,在胆囊三角区域比较清楚的前提下,按照胆囊壶腹这个标志进行操作,紧邻胆囊壶腹部切开胆囊后三角腹膜,切开胆囊前三角腹膜,沿着这一切开面向胆囊管汇入肝总管方向切开胆囊三角表面腹膜[2].在钝性分离处理中,可以清楚的显示胆囊三角和其中的胆囊动脉情况。胆囊可能存在急性炎症,在操作中胆囊淋巴外侧解剖胆囊管能避免胆管出现损伤的现象[3]。肿大淋巴结石胆囊三角的终点,避免了损伤现象。利用胆囊肿大淋巴结可以找到胆囊三角。如果实施直接用电凝钩从胆囊淋巴结远端开始解剖,显示出胆囊三角,不接触和处理胆囊动脉,能最大程度降低出血和胆囊损伤的风险。在临床操作中,利用重大胆囊淋巴结这个标志,按照胆囊淋巴结外侧和胆囊壶腹之间进行分离处理,逐渐扩大胆囊三角周围的软组织,在操作中清除的显示胆囊三角和内在结构。在临床手术中要求操作人员对手术类型掌握,按照无菌操作的流程实施,合理进行操作之后能最大程度规避损伤[4-5]。本次研究说明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取腹腔镜手术分离三要素原则实施,整体上优势突出,减少损伤,出血量少。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分离三要素原则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后续治疗中可行性比较高,并发症少,值得实施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曹锐, 张继红, 黄春龙, 等. 腹腔镜手术分离三要素原则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 2019, 40(14): 2079-2082.
[2] 孙春雷, 陈平康, 许希中. 腹腔镜手术分离创面涂布玻璃酸钠预防腹腔内粘连疗效分析[J].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08): 137-137.
[3] 杨岗, 赵中华, 梁秋实.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1): 52-53.
[4] 张爱民, 张聪.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23): 71-72.
[5] 牟亚刚. 右半结肠癌腹腔镜完整系膜切除的外科平面构成和手术路径及手术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7, 29(9): 740-742.
作者简介:龙诏(1975.01-),男,穿青族,贵州织金人,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