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探索
2020-09-10刘理达
刘理达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给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而且也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转化和课程教育模式的创新性发展。但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内在优势,搭建新的教学平台,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和有机互动,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一、“互联网+”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互联网凭借其开放性、渗透性、交互性等特征,逐步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相结合。人们的生活工作已然与网络联结为一体,社会生产的开展运行与变革创新也愈来愈依靠互联网技术。“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突出的时代特征,也预示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新阶段的到来。
(一)教育环境具有互联网精神的开放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制于空间、设施等限制,对知识的传播是相对系统和概括的,授课时长也非常有限。而“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新兴形式,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O2O”(Online to Office)模式相似,推动了教育领域线上与线下教育的深度融合。首先,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为学生输送大量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充实了此类教育的内容和获取渠道。其次,利用高新技术搭建教学平台,例如使用多媒体工具,使教学过程更方便快捷、教学内容更层次分明,广大学生随之视野开阔,学习空间得到拓展。此外,通过添加音频、影视、纪录片或文本图像等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关注,促使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投入更多的热情。上述特性帮助学生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以实现其对思想政治理论更深入的理解,也支撑了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变革,达成高校的育人目标。
(二)教育方式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创新性
互联网思维产生于“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技术革命,“持续创新”正是这种思维的重要特征。第一,创新教学观念。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打破传统“教育者中心论”的教学理念,逐步形成“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型教学观念。第二,创新教学手段。在线答疑、课程论坛等,促使学生通过网络对尚未了解透彻的学习内容提出疑问,在与他人的交流讨论过程中解除疑惑,也从另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自我教育能力。第三,创新教学模式。由于网络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地规避原有课堂授课中师生、同学之间当面交流的紧张感,有利于他们就某一论题轻松自由地阐述自身看法,促使师生在互相沟通切磋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三)教育素材具有大数据的跨界整合性
相比于传统教学,网络对于国家、社会、生活、时事热点等资料的动态捕捉显然更具效率,可在最短时间内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题材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此外,鉴于青年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敏感程度较高,高校可以协助他们自主利用网络中的有效资源主动完成信息的跨界整合工作,实现自我学习。
二、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互联网技术严重冲击了大学生的价值观
互联网技术提供了广阔的网络空间,在这种虚拟的空间中大学生会获取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很容易对尚未形成完全判断能力和判别能力的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严重的冲击,从而使学生无法正确理性的看待世界。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受到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严重挑战,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部分大学生存在不规范网络行为
在互联网管理方面,我国目前还未全面构建起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因此不能有效的约束很多互联网参与主体的网络行为,导致很多网民的网络行为不规范。一部分大学生以为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没有人能够对自己进行约束,自己也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从而在网络上对他人进行谩骂攻击或者造谣诽谤,又或者发表一些其他的不当言论。
(三)互联网技术挑战教师的话语权
在“互联网 +”的大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这一方面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但是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标准。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思想比较开放,授课语言幽默有趣的思想政治教师更受学生们的欢迎。与此同时,对于自己不太了解的知識,很多学生已经不满于教师的讲解,常常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的资料,以此来验证教师言论的正确性,这严重冲击了传统教师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对策
(一)有效结合互联网科技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
“互联网 +”背景下,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开展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授课教师务必要重视把互联网科技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较为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实际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微信以及 QQ 等当代学生常用的移动社交软件展开教学,由于学生偏爱使用这类社交软件获取信息、发布动态,其中不乏有思想不端正、价值取向扭曲的信息,基于此,授课教师以这类设计软件进行教学,可以利用微博订阅以及微信公众号推文等方式及时给学生转载发布正确的舆论观点,更靠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思想政治教学,更容易帮助学生分清是非观念。
(二)思想政治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的态度去说服他人,用真情去感染他人,用事实去说服他人,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突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剖析,真正解决社会问题。创新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公开课与讲座等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通过“线上 + 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在创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面对挑战,积极打造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模式,还要兼顾安全性与教育性。针对互联网热点问题与焦点问题,增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教育重点不仅要从大局出发,还要重视细节教育,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公开课的作用,积极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通过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教学模式、互联网模式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互动教育中提高学习效率。
(三)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
如今,高校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努力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但我国固定化、单向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校间进行共建合作的桎梏,资源共享、创新研究、高校内涵式发展实现难度较大。但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上的战略共建合作,可以在相互的交流协作过程中,使各个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都能够享受到最丰富、最先进、最优质的资源,与此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个人能力的发展。高校之间还可以实施战略合作方案,组织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共同组建创新发展型的教师科研团队。这不仅可以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又能够为各个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和不断发展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 段焱.“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9(18)
[2] 戈化聪.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实施路径[J].高教学刊. 2019(08)
[3] 刘玥,蒙秋燕.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多维转变路径探析[J].中国报业. 2018(08)
[4] 刘天伟.“互联网+”模式下新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探索[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9(08)
[5] 杨雪菲.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08)
[6] 韩怡旭.“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路径探索[J].智库时代. 2019(20)